足迹
京华风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3部分(第2页)

几十年没有回家了,父母早已经去世。她回去主要是和亲属见面,顺便打听一下一直杳无音讯的哥哥。他知道哥哥在伪满洲国军队里当营长,可是一直没有哥哥的音信。哥哥是她唯一的亲人,是死是活自己必须搞清楚。家中亲属说,好几年了她的哥哥没有和亲属有联系,因此根本不知道他哥哥的下落。韩雪有些伤感,即便哥哥在伪满洲国军队里当兵,可是毕竟是自己的亲人。

一辆军用吉普车灰淘淘停在奉天司令部门前,鲁二虎下车三步并作两步走进司令部。“报告!独立兵团司令官鲁二虎前来报到!请训示!”“哈哈!来的好快呀!”彭德怀说完上前握手。参谋长傅作义笑说:“鲁司令官,这下子心满意足了吧!”说完亲自倒了一杯茶水。

彭德怀望着鲁二虎,心中百感交集。且不说他是穆亚平的心腹,单单说他在东北和日军战斗十几年,就足以让人敬佩。关于令日军胆寒、生畏的那支地下别动队,那些数不胜数的传奇战斗故事,那些经典的战斗部署,都是出自此人之手。

尤其是鲁二虎在兵出东北战役中,为保证战役的最后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绩,而且有目共睹。彭德怀说:“鲁司令官,把入朝作战最艰巨的任务交给你们,是对你们最大的信任,有什么困难吗?”“彭总!没有困难,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参谋长傅作义说:“为了增加你部的攻击力量,一支新组建的火箭炮团到达了奉天。我们决定这支火箭炮团加入你部,稍后有关火箭炮团的详细资料交给你,你熟悉一下。”彭德怀接说:“根据我们的总体部署,初步拟定,8月中旬务必攻占新义州。进攻的惨烈程度空前绝后,甚至会非常残酷,朝鲜半岛关系到日本本土的安危,日军会不计代价的防守,因此你要有思想准备。”

鲁二虎表情严肃点点头。彭德怀拿起点话说:“给我接重庆指挥部!”电话接通后,彭德怀把话筒递给二虎说:“穆副总司令亲自与你谈话!”鲁二虎接过电话,手明显有些颤抖。“,我很好!穆先生你也好吧!”鲁二虎眼里沁满了泪水。

“,你放心吧,二虎绝不给你丢脸。”二虎放下电话,心情仍然激动。彭德怀和傅作义心里清楚,二虎和穆亚平的感情有多深,他们默默等待,见二虎的心情平静后傅作义说:“鲁司令官,我们理解你的心情,下面我们研究一下作战部署。”

正赶上雨季,鲁二虎和火箭炮团前往丹东,按照行程耽搁了一天时间。彭德怀为了加强鲁二虎部的作战指挥力量,把自己非常喜爱的司令部作战参谋处长解方,推荐给鲁二虎,并担任兵团副总参谋长。解方当年在贺龙部385旅担任参谋长,穆亚平告诫彭德怀注意此人,后来组建第1方面军,彭德怀把解方征调到司令部。

解方是吉林人,原名解沛然。解沛然年少在奉天城读中学时,和张学良的弟弟张学銘同学。俩人关系要好,后来张学銘相邀同去日本留学,解方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后他在张学良身边担任东北军参谋处的情报工作。

后来解方成为**党员,秘密潜伏在东北军内部。西安事变后,解方回到延安,后来成为贺龙部385旅参谋长。解方在总部期间有小诸葛的美誉,军事才华出众,这是彭德怀推荐给鲁二虎的原因。再加上解方毕业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因此他对日军的情况非常熟悉。

连续下雨,道路泥泞,吉普车在颠簸。鲁二虎望着其貌不扬、脸色黧黑的参谋长问:“解参谋长,听说你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科班出身,彭总很欣赏你。”解方谦虚说:“鲁司令官,说起来惭愧,与司令官相比根本提不起来。”

“此话怎讲?”二虎迷惑。解方说:“穆副总司令创办的牡丹峰军校,乃至后来的五原军校,那才是最好的军校。在总部期间我潜心研究了穆副总司令的军事理论,很多东西非常超前,事实充分验证了穆副总司令的伟大军事构想,我敢说现在世界上我们的军事理论要远远领先其他军事强国,这是我得出的结论。”

二虎叹了一口气说:“当时形势紧迫,我没有在军校系统的学习理论,这是我最遗憾的地方。现在指挥大兵团作战,我没有经验有些力不从心,解参谋长我就仰仗你了!”解方笑说:“司令官谦虚了,你在东北大地神出鬼没打击日军,令日本人胆寒。尤其是你得到穆副总司令的熏陶,那是军校无法学到的东西!”

二虎不以为然说:“我在东北的一切,完全是穆副总司令的杰作。现在细想起来,真是感慨万千。他的高瞻远足、洞察一切、料事如神的举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甚至很多细节的东西都想到了。事实充分证明,所有的一切都按照他的构想实现了,而我所做的一切,就是不折不扣的完成任务而已!”

“是呀!穆副总司令作为军事家、商业奇才、最杰出的政治精英,毕将永远摘入史册,在这样的统帅领导下,是我们的造化和福气,此生无憾!”解方唏嘘不止。听话听音,二虎通过暂短的交谈,迅速对解方有了好感。

二虎试探问:“解参谋长,没有想到你对穆副总司令的军事理论有研究,我深感佩服。多年来我养成了依赖性,那就是言听计从。现在指挥大兵团作战,我心里确实没底,我想听听你的高见,希望参谋长坦诚相告!”

第六百七十五章 战前帷幄

解方看到二虎没有一点架子,非常真诚的态度,内心有些感动。解方想到日后与这位主管相处肯定融洽,对于来自对方的询问,他略微沉吟一下说:“入朝攻坚作战,战斗惨烈程度、困难程度也许难以想象,日军经过连续失败必然要做垂死挣扎。关键是日军在失败当中吸取了教训,这一点我们必须正视!”

“你指那一方面,请详细说明?”二虎问。解方接说:“从日军的防守情况考虑,我们面临日军的正面防守。据我所知,日本人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经过连续进攻、防御失败,他们会总结经验,一定会采用相应的对策!”

见二虎聚精会神聆听解方接说:“首先说我方进攻方面,出现了很多新的情况,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半岛南北长、东西狭窄,因此我们正面用兵只能采取连续攻坚作战,大范围、远距离穿插、包围无法实施。尤其是半岛北部是山区,形成天然的防御屏障。日军不仅构筑了永久性工事,而且布署了重兵,所以我们的进攻手段只能选择单一攻坚作战。”

鲁二虎点头赞同。解方接说:“我们分析一下日军的防守体系。日军连续吃败仗,究其原因是日军的战线拉的太长,处处都是要点拙荆见肘,而我们采用重兵突击,日军无法兼顾所致。兵出东北是出其不意,京津决战是斩首,造成日军指挥机关失灵,造成日军整体混乱所致。另外,兵出东北、京津决战我部利用装甲部队、空降部队、特种部队实施远距离、大范围、快速出击造成日军混乱。入朝作战,日军肯定做了严密的防范,因此很多战术无法实施。”

解方思维清晰继续说:“日军鉴戒我方防守体系,同样采用大纵深防守体系,而且日军针对我军作战特点会精心准备,日军肯定要组织大量反击部队发动反击,并和我反复争夺阵地。另外为了遏制我进攻,肯定要布防大量地雷,增加我军进攻难度。说到日军的战斗力,同样不可忽视,我们必须要考虑到日军是背水一战。”

解方接说:“根据我们掌握的军事情报,日军最精锐的野战师团,虽然在大陆被大量歼灭。可是日军南方占领军,将近15个师团几乎完整的撤回朝鲜。东北境内大约10个师团撤回朝鲜。估计日军在朝鲜起码拥有能征善战的部队,大约60万人。可想而知,我们的进攻难度有多大。鲁司令官,我不是危言耸听!”

鲁二虎是第一次聆听如此细致的分析,沉默良久二虎问:“解参谋长!朝鲜北部是山区,我们为什么不考虑登陆作战?”解方说:“朝鲜西部如果选择登陆作战,只能选择腰部。可是西海岸腰部,没有一处适合登陆作战,经过我们分析朝鲜腰部海岸线非常复杂,根本无法实施登陆作战,这方面已经达成共识。因此我们进攻的重点,只能是蚂蚁啃骨头,由北向南,一个山头一个山头推进了。司令官我们可能面临三种情况,你要有思想准备!”

“那三种情况?”鲁二虎吃惊。解方说:“其一,付出代价,达到战役目的。其二,付出代价,没有达成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