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小农的田园生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部分(第3页)

如意换了一身棉质的大红袄裙,外面披了白色兔毛做的披风,把送给曾家老两口的衣服鞋子和给侄子那些晚辈的礼物包上,为了以防多出一些小盆友,她还拿上几个装了十文钱的荷包。

铁柱把分好的饭菜装进菜篮里,这些是给老宅的人吃,让他们知道自己婆娘的好厨艺。

一家五口人赶着牛车去了曾家老宅,一进去,有不少近亲在等着了。

“哟,今天路结冰了,耽搁了二弟和三弟你们的时间,还好,我们这些亲戚都是大度的,没吃饭早早在这里等着三弟妹今天认亲。”曾大嫂子一看到就怪里怪气的说。

明知道路上没结冰,睁眼说瞎话,看似是为如意几个的到来找合理借口,实际是下眼药水。这不她这么一说,那些亲戚的脸色马上黑了,对如意的眼色多是不满不屑。

“爹娘,大哥,大嫂,不好意思,正准备出门,盼盼有点不舒服,因此耽搁了。来,这个是三弟妹如意,铁柱,如意,来上前给爹娘,大哥大嫂敬茶。”

子惠当然不会任由曾大嫂子借题发挥,赶紧道歉后让两个新人给长辈敬茶。

“爹(爹),请喝茶。”铁柱和如意跪在垫子上后,端起茶说道。

“嗯,以后两人要好好过日子,早日剩下大胖孙子。”曾老头子一向没什么主见,也不会怎么刁难人,喝了一口,说了话后,放了一个红包在茶盘。这是给如意的见面礼。如意把自己给公公做的衣服鞋子递上,曾大嫂子接过后,就让那些亲戚看她的针线活和绣活怎么样。

一番敬茶下来后,如意收获了两个红包,一个镀银的簪子和指环,曾老太婆自灾年受了脚伤后,身体一直都不怎么好,现在说话说不清,经常流口水,看样子是中风。她喝了茶,嘴里说的容易听不懂,反而那个大嫂在翻译似的说:

“虽然这针线活差了些,不过既然做了我曾家媳妇,你就要恪守妇规,多孝敬公公婆婆,尊重大哥大嫂,事事以长辈为先。”

农家只要婆娘会针线活,至于多好,一般都不会多挑剔,毕竟再好也能跟专业的绣娘她们比。如意对于她的这番话左耳进右耳出,改自家出的银子就出,其他的他们没办法管,都已经分家了,说长辈意思还不是以她为先,傻子才会顺从。

看到如意送给她的孩子是镀银的项圈,她有些不高兴,也不想想她给如意的见面礼还不是镀银的戒指,算起来这个戒指还没一格项圈贵的。

中间她还特意介绍了那个照顾曾老婆子的娘家侄女,意思是让如意给见面礼,如意也没小气,给了两个荷包,让她多尽心照顾好婆婆。

好不容易认完亲,说了一些心口不一的话后,如意五个人总算可以回家了。一上牛车,如意就放松下来,铁柱偷偷的握着她的手,怕她刚才受气了,安慰她。

7574 及笄

婚后两个多月过去了;如意被铁柱养的比刚嫁过来丰满好多;皮肤更是白皙无暇。他特意托了王家的商队去草原交易的时候买回一头奶牛;请了一个人专门教会子惠和如意挤奶;每天让她们和盼盼喝一两碗加热后放蜂蜜喝;要不就做成牛奶粥或鸡蛋羹一起吃。

幸好如意的肉长在该长的地方,该凹的地方还是那么苗条;整个人想一枚成熟等着人享用的水蜜桃。不然如意要想办法减肥,深受现代审美观影响的她,不喜欢圆润太过丰满的身材。

这段时间铁柱晚上对如意的虎摸动作越来越大;时常到最后忍着去冲冷水澡。他每天在数着及笄的日子还有多少天,郁闷的时候;忍不住抱着如意委屈道:

“好如意,快点长大吧。哥哥我在忍下去就要出毛病了;以后你要守活寡怎么办。”

如意一听到这句话就呵呵的笑,难免会心疼他忍得那么辛苦,用五姑娘帮他解决。这让铁柱得寸进尺,要求越来越多,如意放不开就不同意,逼着他去冲冷水解决欲、火。

明天就是三月十九,如意及笄的日子,铁柱总算等到了,晚上一个劲的抱着如意高兴的搂搂抱抱亲亲,偏偏嘴里还说着让她早点睡,明天要行及笄礼,会很累的,他心疼。

如意好无语,他在一边捣乱,让自己怎么睡着,又不是植物人没知觉,感受不到他的热量和搂抱。

及笄礼,俗称上头、梳头。一般村里人要给及笄的女儿准备一套棉布中衣,一套礼服(襦裙或曲裾都可以);一支精美的长簪子(就是笄),铁柱让嫂子子惠还准备了别的精美发饰,银钗、步摇,还有耳环戒指等;一面铜镜;一盆百花水(铜盆里浸满鲜花的水);一套胭脂水粉,一根长长的红线。

第二天巳时,赵子丰刘氏,子惠和铁柱立于东面台阶位等候亲朋好友;如静托着托盘站在西面台阶下;亲戚好友立于场地外等候;沐浴后的如意换好采衣采履,安坐在东房内等候,赞礼者林氏喊“及笄礼,请就坐。”

大家进入客厅按照主宾的顺序坐下后,赵子丰站起来说:“今天,小女如意行成人笄礼,感谢各位宾朋佳客的到来!下面,小女如意成人笄礼正式开始!请她入场拜见各位宾朋!”

赞者如佳先走出来,以盥洗手,于西阶就位;如意走出来,至场地中,面向南,向观礼宾客行揖礼。然后面向西正跪坐在笄者席上。如佳为其梳头,然后把梳子放到席子南边。

经一番宾盥,初加,一拜,至三加和三拜后,如意跪在赵子丰和刘氏面前,由他们对其进行教诲。等刘氏说完“事亲以孝,接下以慈。和柔正顺,恭俭谦仪。“后,认知聆听的如意答:“儿虽不敏,敢不祗承!”。对他们行拜礼。

然后如意再分别向在场的所有参礼者行揖礼以示感谢,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