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越海传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章阅经史重识乾坤研武典自创法门(第1页)

子时,徐横溢侧卧在床,头压右手,右手捂右耳,身略蜷,左手微弯搭于左膝之上,左膝微弯,搭于右腿腿肚之上,这等睡姿,一看之下,只觉平常无异,但若细品,又觉极有章法,这正是道教睡修法门,《蛰龙睡丹功》。

徐横溢自到此习武堂,便和众人同吃同睡,子午时吐纳习惯,便颇受影响,白天尚好敷衍,别人问起,便说在感悟灵气,研习《伏虎灵感法》,但若是子夜,其静坐吐纳,则太过显眼,于家之时,只有父母二人,也好搪塞,但这屋中,人数众多,若是被问起,却是不好回答,毕竟人多口杂,他自不希望这一习惯被人发现,惹人注目,便一直思考应对之法。

一日,他自修炼完毕,回到住处,那李铁棍正在酣睡,只见这小胖子衣衫不整,侧着身,圆滚的肚皮裸露在外,这一幕,本为平常,徐横溢却心有所感,似曾相识,他忽的想道,“是了,我道怎这般眼熟,前世曾得观一副古画,其中刻画,和铁棍此刻模样,相似个七七八八,正是道家一门睡卧修炼的法门《蛰龙睡丹功》,此功看似酣睡,实则修炼,相传是华山隐士陈抟所创,不若我便也试试”,徐横溢自觉这脑力比前世好了颇多,如此久远之事,竟也可回忆出诸多细节。

既是有了感想,徐横溢便细一琢磨,那功法口诀也是浮现脑海,“心息相依,大定真空,心息相忘,神气合一,恍然而睡,大定前奏……”,他便卧倒于铁棍身旁,依照图画中人物睡姿,睡了下去,遵照口诀之法,心神合一,慢慢吐纳灵气,但觉这灵气入体,全身游走,似比打坐之时,更为有效,一个时辰下来,灵气便已在整个脉络,游走了几个来回,徐横溢缓缓睁眼,只觉全身无比通畅,他暗喜,“果真有效,日后,这子夜修炼之事,算是有了着落,也不怕被人发觉,只是,我这般乱练,也不知可行否,虽觉“智”与“力”都进境飞速,但终是东一头,西一头,不成个体系,古代脉络理论和道家修炼法门颇为博大精深,还要得空,整理一番才好”。

前几日,徐横溢从书院借了颇多书籍回来,除吃饭修炼,便是整日埋头书海,其中三本,颇得其重视,分别为《地理录》,《神怪笔谈》,《武典》。

《地理录》乃是一本地理杂谈,据其记载,这方天地,名曰,镜花灵境,共有一十二州,每州皆含一灵字,分别为东灵,西灵,南灵,北灵,少灵,聚灵,幽灵,明灵,祈灵,宾灵,太灵,玄灵,至于各州之名和地界划分的缘由,确早已不为人知,书中也没甚记载。

镜花灵境,乃是块完整陆地,虽是内有江河胡泊不计其数,但也算陆路畅通,未有阻碍,大陆外围被一片茫茫大海所围,有不少先天高人,欲寻那海之尽头,故而杨帆出海,却无一人得偿所愿,曾有出海几十载而归者,却是从未到过彼岸,其余出海之人,便再未能归,至于是葬身大海,还是已经冲破桎梏,越海而去,便不为人知,镜花灵境之人,皆是崇尚武学之道,大陆灵气充沛,而灵气又是温养万物之物,习武之人提升境界,感悟天地也全凭灵气所助。

所谓灵气汇集,聚而成脉,灵脉便是应运而生,灵脉之流,各州皆有,但又属聚灵州所含灵脉最为之多,少灵州最为之少,若得灵脉,便可从中开采灵石,灵石之内,更是饱含灵气,灵石优劣与否,乃由灵气含量而定,共分九品,品级越高,价值越高,五品以上之灵石,更是蕴有五行之气于内,

灵石,乃是习武之人,获取灵气的不二之选,习武修炼至后期,天地间灵气,已无法满足突破境界之所需,必要靠灵石内的灵气辅助,方可继续修炼,提升进境,故而,灵石亦为镜花灵境之重要货币,如徐横溢这般的三口农家,一月五两一品灵石便足够花销,灵石之贵重,可见一斑。

再说这《神怪笔谈》,着实是一本奇异之书,徐横溢观之,颇为骇然,起初,徐横溢只觉此书,乃是一本描述怪力乱神,山精鬼怪的故事书,未曾想,其中煞有介事的介绍了各类妖兽鬼魅,且其中记载,颇为详尽,非但有各类妖兽之长相特点,产地习性,更还配有一则具体到年代名讳的真人轶事,其中所涉及之人,不乏成名的武林前辈,他方知,这分明是一本纪实书籍,徐横溢乃是科学唯物主义者,自是一时难以接受其真实性。

“我真叫个钻牛角尖,我尚能投胎转世至这镜花灵境,出些个妖魔鬼怪,神灵凶兽又有甚奇怪,只道我娘,常嫌我贪玩晚归,便已山妖鬼魅唬我,我道母亲是随便说说,未曾想,却是真有其事,也是我命好,但凡去山上打坐修炼,皆是正午十分,没遇过甚妖魔鬼怪,但日后行走江湖,便是要小心,多亏这本《神怪笔谈》,否则岂不是要吃暗亏”,徐横溢心道。

《地理录》和《神怪笔谈》算是让徐横溢开了眼界,打破了不少常识,虽说其中有些个内容,徐横溢此刻尚难接受,但也是抛之脑后,“既已对镜花灵境了解颇多,便还是要细想进境之事”,他心道,抛下两本杂书,徐横溢便又翻看起《武典》,只见开篇写到,“一者始也,其内混沌,谓之鸿蒙。分之为阴阳,聚四方上下为宇,凝古往今来为宙,衍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态,定乾坤日月,化万千星辰,生无数生灵”,徐横溢感叹,“这《武典》,不愧是镜花灵境第一文学圣地,太灵州文昌院所著,开篇气势磅礴,且和《道德经》开篇,有异曲同工之妙,契合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理,如此说来,镜花灵境必是和我前世,颇有关联,愿我能从中有所感悟,理顺修炼进境一事”。

见《武典》颇为实用,徐横溢自是仔细阅读,对于《武典》中描绘山川地理,风土人情的杂谈,徐横溢皆是走马观花,草草读过,但若涉及修炼进境之描述,徐横溢则反复琢磨,“如武典所言,修炼之序,皆应靠灵气渗透全身,由内而外,方有所成,若由外而内修炼,则炼不达筋骨,停于皮肉,再难有所进境,我依靠呼吸吐纳灵气入体之法,也是由内而外,吸入的灵气更多,延脉络游走,同时可达脏腑骨骼,润养筋肉皮肤,于理,呼吸吐纳本应是最佳之道,若是顺利,更可将后天五小境界,同时修成才对,何故《武典》之内未有提及,且《武典》之中,未见脉络穴位之描述,习武之人怎可不知脉络穴位之事,难不成,是镜花灵境之人,尚未发掘脉络之事,说来也是,脉络无形无质,时至今日,前世之中,尚有人对于脉络一事不置可否,莫说这镜花灵境了,若非有意引导灵气,顺脉络游走,光凭呼吸吐纳,也难将灵气引致体内,滋养全身,这呼吸吐纳之法,非是懂脉络之人而不可练”。

钻研《武典》将近一月,自是颇多心得体会,徐横溢又将前世所学与其融合,已知其吐纳修炼之法,并未有甚不妥,便是后天境界,皆可照此方式修炼,自是要比灵气渗入之法快上许多,且据《武典》记载,灵气非但可用以淬炼身体,更可驾驭阴阳五行之力,灵气其内,本就蕴含阴阳五行之力,诸多武学传承,皆可御使此股阴阳五行之力,使所练之武功,更为刚猛玄妙,这等事,徐横溢自是初次了解,只是此刻,手头未有这类武功典籍,也只可等日后慢慢发掘。

徐横溢虽是解了颇多疑惑,但有一事,他尚未想通,他思忖,“纵然镜花灵境之人,不识脉络穴位之事,无法通过脉络引导灵气润养全身,但若将灵气引导至脏腑,如肺部和胃部还是没甚难得,如无意外,也是比从皮肤渗入灵气,来的更快,但无人用此法修炼,甚是奇怪”,关于此事,徐横溢自是要请教王教头,至于《伏虎灵感法》,其中所传,也不过是“心神合一,清心静欲”一类的坐禅方法,让人自然感悟灵气之流,倒是没甚特别法门,徐横溢草草翻看了一遍,便弃之于不顾。

六月二十三,逢王教头于武院传武解惑,徐横溢一早,便至了武院,进了大门,见王教头坐于苍松之下,石桌之前,正自闭目养神,石桌之上摆有茶壶茶杯,杯中茶香四起,徐横溢闻得茶香,不觉神情陶醉,镜花灵境万物受灵气温养,便是茶叶,也是要比前世香浓提神许多,只是闻闻,便可提神醒脑。

“教头大人……”,徐横溢微微躬身,行礼道。

王教头微睁双目,看了一眼徐横溢,开口说道,“嗯,你来的倒早,可是有甚疑惑要问”。

“正是”,徐横溢道。

“我于你没甚印象,看来,你自到这习武堂后,乃是初次寻我,莫不是偷奸耍滑之辈,眼见明日月考在即,想从我这套些个话去,你是何人”,这王教头微眯双目,斜视徐横溢,问道。

“回教头,在下徐横溢,非是如教头所想那般,在下只是多日修炼,参研《武典》和《伏虎感应法》,已能感应到灵气之所在,只是不知,何故所有典籍之上,皆为灵气渗入之法,若引灵气入脏腑,岂不是更易吸纳,有助修炼,在下不解,还望教头指点一二”,徐横溢道。

闻得徐横溢之言,王教头神色稍缓,点头说道,“如此说来,你确是有认真修炼,竟还自去书院,借了《武典》研究,也是个有心之人,且能举一反三,不错,不错”,王教头赞许道,“至于为何不引灵气入脏腑,皆是因人身承受灵气之能有限,若是引灵气入脏腑,脏腑只可吸收些许灵气,那不能被吸收的灵气,便会无法排出,驻留于体内,你可知灵石便是灵气汇集所至,体内若汇集过多灵气,便会有诸多凶险,轻者,筋骨僵硬,血肉凝滞,一生残疾,重者,更会爆体而亡,灰飞烟灭,故此,无人敢如此练得”。

“如此说来,镜花灵境之人便是真的不知脉络一事,我自一岁起,便全靠脉络之序,吐纳灵气,也未觉不妥,反倒进境神速,他们修炼,虽也是由内向外,但究其本质,却与我不同,我便是内外双修,也是未尝不可,反会进步神速,也亏得我知晓脉络和道家修炼法门,这引灵气入体一事,竟如此凶险,细细想来,真叫个后怕”,虽说徐横溢问明了其中缘由,但王教头这番言辞,也是叫他后怕,心中暗道莽撞。

王教头见徐横溢半天未有回应,便道,“我所言,可是明了”。

“若有灵气导引之法,此法可行否”,徐横溢问道。

“哈哈哈哈”,王教头闻言大笑,“倒是聪明,引导之法,也非是无人尝试,但时至今日,也无人练成,不少尝试之人,也难得个善终,若是还想引气入脏腑,那便只可等你入了先天之境,方可为之,那时,身体已是钢筋铁骨,汞血铜身,自可不必担心爆体而亡之事,不过,言先天之事,为时尚早,且本教头距那先天之境也还遥远,自不可妄言于你”。

“多谢教头指点,在下心中所惑,已然明了”,徐横溢拱手,谈话间,已有许多武童到了武院,来寻王教头,徐横溢自觉疑惑已解,便回住处去了。

而后五日,徐横溢便尝试内外双修之法,果不出其所料,这内外同修之法,可谓事半功倍,外练皮肉,内淬筋骨,徐横溢颇为欣喜,“这也算得我徐横溢一份创举,开了这镜花灵境之先河,虽说是借鉴了前世学识,但也算得上自创,这套法门便要起个响亮名字,日后做了一代宗师,也好叫它世代相传,不若,便叫它《内外双修**》”,徐横溢左思右想,但觉不妥,“不可,不可,这等名字,太过直白,且非正经,传将出去,甚是丢脸,非叫人当成那采阴补阳的邪术,且要换过”,徐横溢思来想去,一时也没个主意,忽灵机一动,心道,“嗨,我这般修炼,正是取了道家小周天循环之法,不若,便唤作《灵道吐息功》”,徐横溢自觉此名,颇有文采深意,志得意满,便又自修炼起来。

真个是:

蛰龙睡功睡蛰龙,莫道少年非英雄。

世间未有吐纳法,灵境初现灵道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