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越荒年,我靠银行系统躺赢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做凉皮(第1页)

吃完饭,林红秀尝试做凉皮。

准备了一斤面粉,少许的盐,将二者加入桶中,用温水调制,揉至成面团,醒发一会。

老太太也在一旁帮忙,说是觉得林红秀败家,但又在心里觉得,自己的儿媳妇是个有能耐的。

李柱、李留几人则在一旁观摩。

林红秀让李盈盈准备一大桶清水,将面团放入水中,并让李柱、李留一块帮忙开始“洗面团”。

这个时候老太太眉头紧凑:“柱子娘,这是在干什么?”

林红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一下,但老太太显然觉得难以置信。

“你看着吧娘,一会你知道了。”实践出真理,现在说再多,不如一见。

对于洗面这个过程,需要把水洗的浑稠阶段,就要用细细的滤网把面糊过滤出,但古代没有滤网,所以林红秀用之前家里和面的布代替。

一般这个过程需要操作五至六次,才能把一个完整的面团洗的只剩面筋。

细干净锅,把面糊倒入盆中,然后就是等待面糊沉底,一般这个时间段大概在三四个小时左右。

但古代没有计时器,好在沉淀的时间越长,后期做出来的凉皮越劲道好吃。

所以只要尽量等长一点时间,于是乎从天亮等到了太阳下山。

期间林红秀跟几人说了一下凉皮的具体做法。

毕竟如果以后凉皮生意好了,生产也得跟的上。做凉皮不是什么力气活,就是长期手浸泡在水里,还要揉搓。

一家人都需要参与,也能事半功倍。

等锅里的面糊沉淀之后,就是倒去表面的清水,然后用筷子搅匀面糊沉底物,这样能让蒸出来的凉皮更加分布均匀,透亮。

接下来就是蒸的环节了,对于这步而言,在现代通常可以买到蒸煮凉皮的器具,而现在条件恶劣,只能用卖来的那个小锅代替。

先将水加热,在沸水蒸几分钟后取出放凉,凝固成型即可。

步骤很是简单,实际操作起来,才知道有多难。

由于铁锅的受热比较慢,且是凹凸状的,导致中间的凉皮较厚,不易熟。

经过反复几次实验之后,还是无济于事,林红秀只能忍痛去除中间的部分。

当然这其中只有林红秀一个人焦头烂额,而其他人都满心期待的等待凉皮成型,好在其他部分不负期待。

“娘,这好薄呀。”凝固成型的凉皮,林红秀都放到了一旁的盘子里,李留一直在一旁端详。

看到做成的凉皮和自己平时吃的差不多,林红秀踌躇满志,期待明天的开张。

“还没完那,这不光薄还十分清爽好吃。”林红秀边说着,边用刀切分。

由于中间是空的,为了凉皮的长度够长,只能沿着圆边切分,最后切出来一个又一个圆。

将凉皮弄好以后,林红秀又将面筋蒸熟,切分。

古代没有黄瓜做配件,只能用萝卜代替。

做凉皮的精髓来了,那就是调料汁,林红秀在现代也从来没有研究过,只顾着干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