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小护士奇遇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82章又见到了穆冬松2(第1页)

穆冬松回答道:“是啊,是啊。你八月十五回家的时候。我还认为我们这是见到最后一面。没想到弟弟遇到‘老神仙’。求得‘灵丹妙药’。让我们兄弟还能见上这一面。”

穆林惊奇地问道:“哦,你都服用什么药?”

穆冬松道:“这都是我弟弟从北京回家的时候带过来的。后来就是邮递过来了。我也不知道是什么药。就按照他说的方法服用了。”

穆林和穆冬松正说着,这时门帘一掀从外面走进来一个人。穆林抬头一看进来的人正是穆冬松的弟弟穆冬青。穆冬青进到房间一看,穆林也在这里,先是一愣。回过神来便叫道:“哎呀,这不是穆林吗?我们俩有多年没见了。”

穆林忙走上前去握住穆冬青的手说道:“我自从大学毕业后就没有见到你。”

这时,穆冬青拉着穆林的手快,一同坐在长凳子上。说道:“嗯,是的。好象从那年开始我就出外打工。先是到省城里干了几年泥瓦匠。看不行,那泥瓦匠又累又脏,还拿不到多少钱。后来我经朋友介绍去了北京打工。到了我去过鞋厂、当过送水工等等。那真是人间酸甜苦辣我都尝了遍。有时我一个大男人,独自跑到没人的地方放声大哭。几次想死都没有敢气。最后,才来到现在这家水泥厂。这家水泥厂在北京西北角一个小山沟里。比俺们家还偏僻,山沟里连一户人家也没有。要是伤风感冒了,还没要跑十来里路外村卫生室看病。去一趟北京要做上好几个小时车才能到。

可是这家水泥厂,别看位置偏僻可是生意特别红火。我在干活又不怎么累。再说了再累也没有我干泥瓦匠时累。而且在这里干活不但工资高,而且收入很稳定。所以,我就那个水泥厂一直干到今。由于,我在这家水泥厂干了好几年。而且我干活从不偷懒,后来厂长把提拔成车间主任。我当了车间主任干的活就更轻松了。工资也提高了许多。

还有最重要一点,我自从当上了车间主任,接触的人自然也就多了起来。朋友也就多了,这次我哥有病,也朋友给我介绍到那位‘老神仙’那里的。”

穆林听了穆冬青说到“老神仙”三个字,马上来了兴趣。忙问道:“快说说,你是怎么遇到这位‘老神仙’的?”

穆冬青接着说道:“这事说来话长。我听说我哥患上不治之症。我便去北京最有名肿瘤医院。我半夜里就去排队挂号,排队了十来个小时的排队,这才挂上‘专家号’。挂了号又要排队等叫号,才能进去看病。等排到我,我进去,把我哥检查单拿给眼前这样所谓的‘专家’看。‘专家’看了检查单,便问我:‘这是你本人吗?’我摇了摇回答道:‘这是我哥的检查单。’‘专家’说本人过来才能。我说:‘我们离这里太远了。我哥一时过不来。你就看着检查单给我哥,开点药吧。’没想到这位‘专家’听了直摇头道:‘不能,这不能。’我一听就火了。我站起来对着他大叫道:‘你是什么狗屁专家。人不来你就不能开药了。我才夜就过来排队,排了十来小时,到现在我还早饭都不吃呢。’这位‘专家’看我发火了便说:‘你吃没吃早饭,管我什么事。我说不就不行。’他说完又看看检查单,对我说:‘你哥这癌症,都到晚期了。你就是跑到世界各地也看不好你哥病的。’我听了眼泪差一点掉了下来,这时在这里再吵也没有什么用。于是一把抓起我哥检查单就走出这家北京著名医院。”

穆林听了感慨道:“什么‘专家’简直就是庸医。怎么对病人家属这样说话呢?连最起码作医生道德也没有。我听说越往大医院,医生的态度越恶劣。”

穆冬青听了,点头道:“嗯,我也是这么听人家说的。再说我从那北京最有名治肿瘤最好医院出来。便心灰意冷,我当时想我哥这病看样子是没法治了。北京最有名医院里的医生都这样说了。我那时就象游魂一样回到了水泥厂。刚到厂里就有几位当地朋友拉我去吃饭。我那时那还有心意喝酒,我在酒桌上提起我哥的事,便泗涕滂沱。趴在酒桌上通哭起来。这时,有一位五十来岁的老朋友,走过来拍了拍我肩对我说:‘小穆啊,你也别太难过。我认得一位‘老神仙’。今年也有一百多岁了。是位祖传的老中医。他意外得到‘仙方’。能治百病。什么癌症了、偏瘫了。什么疑难杂症到他手里都能治好。他和我们家是世交。我带你去好了。’”

穆林不由得感慨道:“哦,那可真是绝处逢生。冬松哥好人有好报。”

穆冬青道:“这真是苍天长眼,我哥命不该死。我这位老朋友姓甄。大家都叫他老甄。这位老甄对我说:‘那位‘老神仙’诊所离这里不远。也只有二十来里路程。你喝过酒,吃过饭,坐我们的车过去。我带你去找他。晚上还能在他家吃饭。”

穆林道:“哦,你的朋友对你这样热心。你可是遇到大好人了。”

穆冬青笑了笑道:“那都是我平常爱帮助朋友。都是用心换来的。你平常对人家好,人家都记在心上的。当你遇到什么难事,人家自然也会主动站出来帮助你的。在这时候我才真正体验到这个道理。于是,我那天中午我陪着这位老甄多喝几盅白酒,喝了个半醉。喝过酒休息一个钟头。我便坐上他们来拉水泥的大卡车。跟着他们去了他们的村里。遇到那位人称‘老神仙’老中医先生的诊所就在老甄家的邻村。我和老甄走了二十分钟的路便到了‘老神仙’家了。‘老神仙’家就是诊所,诊所就是他的家。只是‘老神仙’的家,比其他的村民家,多出两三间房子。‘老神仙’的家在村子很显眼,远远就能看到‘老神仙’家的大大得院子。老甄对我说:‘这位‘老神仙’也姓甄。你进门别叫他‘老神仙’。他听会不高兴得。你就叫他甄大爷就行了。’老甄交待我一番,便带着我走了‘老神仙’家。我一进到‘老神仙’家院子里一看,‘老神仙’院子栽满了药草。后房墙上也都挂满了中草药。我刚进院子,没看到‘老神仙’,先看到了‘老神仙’的小儿子。他小儿子也有六七十了,看上去也只象四十来岁一样。‘老神仙’的小儿,好象认识我。忙走过来拉住我的手问道:‘这不是水泥厂的小穆吗?今天是那阵风把你吹来了的?’我仔细看了看他,好象在哪见过他。这时‘老神仙’的小儿子,看我一时认不出他,便说道:‘小穆啊,你忘了吗?去年我们家盖这新房子。我开手扶推拉机去买水泥。那时正是水泥紧张的时候。我排不上队,眼看就天快黑了。还是你帮我弄了一车水泥。我一直没有机会去谢谢你呢。’我这才想起来这件事来。真是你无意中帮助别人,说不定那天人家说会报答你。这不我运气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