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沐荣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一章 团聚(第1页)

有了上次的经历后,荣筝把两样重要的东西重新找地方放了,吩咐屋里不许离人,除了近身的几个不许别人进她的卧房。

马氏心下着急可暂时拿她没有办法。荣筝依旧每天按时晨昏定省,不过和马氏维护着表面上的和睦,私底下两人已经没有任何交心的话可以说了。

这样诡异的气氛一直到了腊月二十四小年这一天。

荣江不在家,少个主心骨。马氏让管事媳妇帮着列了请年酒的单子,又让去三房那边询问,他们什么时候摆年酒,怕时间冲突。

过了一会子,丫鬟回来禀道:“三太太说定了正月初四。”

马氏道:“那我们就正月初三吧。我们大一房不可能排在他们之后。到时候席面不够的话还是让清风楼送两桌来。”

跟前的管事媳妇说:“这大正月的,怕清风楼打烊。”

马氏道:“清风楼打烊的话,不还有会仙楼?”

管事媳妇心想会仙楼的席面贵啊,太太您又不是个出手阔绰的人,到时候缺银子的话上哪里去找?

关于过年这些事还用不着荣筝来操心,她如今只想着自己手上的东西。庄上送来的米、面、干果、鸡鸭鹅鱼之物。她分成了几分,其中大的一分让送去了外祖家。

这天下午酉初,便听得红螺来报:“小姐,老爷回来了。”

荣筝听说父亲回来了,倒也欢喜,看了看屋里堆着的东西说道:“你们看着收拾一下,三房那边的派个人送去。剩下的这一份就拿到上房去吧。”

她多加了一件大红斗篷便往上房而去。

荣江刚刚倒家,风尘仆仆的。

马氏伺候着他更了衣,刚上了热茶,夫妻俩坐着闲话家常。廊下的丫鬟就说:“老爷、太太!三小姐过来了!”

荣江微笑道:“倒有两个月没有见到筝姐儿了。”

那马氏的神情却有些古怪,心中暗想,她倒是消息灵通,才到家就忙不迭的过来。她这会儿来是要做什么?迫不及待的要告自己的状?立马来拆台呢?马氏想到自己也有一天会惧怕继女的事。不免觉得可笑可怜。说来说去都是周嬷嬷不会办事。她无意中横了周嬷嬷一眼。周嬷嬷心里也忐忑,忙垂了头。

马氏正是不安的时候,就见荣筝已经进来了。刚进了屋,丫鬟便替她解了斗篷。露出里面一身玫瑰紫的袄裙来。荣筝上前给荣江行了礼。

荣江见荣筝倒还好,含笑着点头说:“你来了,坐吧。”

荣筝坐了下来,便笑问道:“爹爹要回来怎么不提前说一声,我们还以为您今年这里不回来了。”

荣江道:“同知倒没有知县的公务繁杂。这里有十几天的休沐。我一人在安阳待着也不自在,还不如回来看看你们,好在离家也不是太远。”

荣筝又笑吟吟的问道:“汴梁十七就开始下雪了,到二十一才渐渐晴好。爹爹在路上没有遇着大雪阻路吧?”

荣江说:“倒还算顺利。”

荣笙也过来了,规规矩矩的行了礼。荣江见了小女儿便不禁的想起卉秋,马氏听说便让人去请她过来。荣江却道:“得了,今天冷。她怀着身孕来回的走吹了风怎么好,一会儿我去看她吧。”

马氏心想,那个卉秋不过是个通房而已,倒好大的脸面。

正好仆妇送了庄上的东西过来。荣筝起身笑道:“这是今年两个庄子上送的年疏,正好爹爹也回来了,正好添了年货。”

三个仆妇搬了好几趟才把那些东西全部搬进来。荣江倒是想起了一事,笑道:“我还记得筝姐儿让人给我米的事来,听说是芦塘那边产的。当初你说要种稻子,我还以为你是闹着玩的,没想到真的成功了。我尝着那米倒比别处的都糯还回甜。”

荣筝忙道:“不仅有米,白庄头今年弄了片堰塘,养了些鱼虾,我说后面可以自己养点螃蟹。自家地里出的岂不比外面的还要好?”

荣江也赞许说:“你倒是花了点心思,很好。明年我可就等着吃自家地里的螃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