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沐荣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四章 蜚语(第1页)

自重生以来,荣筝一改以前的脾性,规规矩矩的过日子。没想到到最后却凭着马氏的一张嘴,让她在那些官太太的眼中已经留下了不好的影响,名声受了损。

不管那些官太太能信几分马氏所说,不过讲究的人家是不会和这样的小姐说亲了。荣筝和前世一样,陷入了窘迫的境地。

严太妃向王妃抱怨道:“荣家那位太太怎么一点大家风范也没有,就听得她聒噪,说些继女的不是,像个市井里粗鄙的妇人。这个荣太太到底的什么人?”

王妃如何晓得马氏的出身,还是世子妃在跟前道:“她是荣家的继室,听说娘家是行商的,她是家里的庶女。”

“怪道不得,这样的人家能养出什么好女儿。不过这个荣三小姐和她继母不和睦也是真。两人打擂台打到外面来了。这个继母对这个继女有气,不管那个荣家太太说的是真是假,但有一点是假不了的,这个荣三小姐为人轻狂,不孝父母,倒是坐实了。”

王妃说:“听说还没说亲。又是丧母长女,看来以后更难了。”

严太妃想了想方道:“纹儿和她亲厚,说给纹儿,叫她以后远着些这样的人。没有教养的小姐能好到哪里去?以后别让荣家的人登门了!请了这样的人来赴宴,我们当主人的脸上又有什么光彩。”

王妃和世子妃都应了个是。好在宝纹没在这里听见这些闲言碎语。

这里说些酒席上的事,外面突然报“大爷来了!”

严太妃还有些诧异和王妃道:“除夕那天都没回来,今天怎么来呢?”

王妃一脸的漠然不说话,世子妃则为王妃马是瞻。

不多时沐瑄走了进来。他规规矩矩的上前行了礼。

严太妃不喜道:“今天怎么肯回来?”

沐瑄恭顺道:“也该回来给老人家请安了。”

“难怪你父王会火,你只说说你办的什么事。前些年就不说了,今年从庙里搬出来了还是这样!到底眼里没有家人!”

沐瑄静静的听着长辈的数落一声不吭。

王妃坐着喝了会儿茶,便起身道:“我那里还有事,就先回去了。”

还没等严太妃开口,沐瑄抢先一步道:“王妃请略等等,我有话要说。王妃不妨也听听。”

王妃无比的诧异,她和这个继子之间还能有什么话好说的,又听得太妃道“你就坐下来听听大郎要说什么吧。”

沐瑄有位置也不坐,身姿笔直的站在屋中。听得他言语清脆道:“听三弟说府里的各位在操心我的终身大事,给各位添麻烦了。趁着这事还没有定下来,我有两点要求要表明。一,成家后我不住府里,就当正式分了家。府里的一应大小事与我关系不大。二。不管娶谁,这门亲事需得我点头答应。”

严太妃一听,倒不是什么为难的事笑道:“两点都依你。至于怎么分家,还得问你父王的意思。再有你也姓沐,是宗亲,怎么就说府里的事与你一点关系也没有呢?你是我们这一支的嫡长子,可别忘了。”

沐瑄有些生硬的说道:“我不是世子,将来要守护这个家的世子,不是我。”

严太妃拿沐瑄无可奈何,只好又对王妃道:“此事需加紧。大郎这里都要二十四了,别人像他这么大孩子都几个了。”

王妃应了个是。她不是很情愿兜拦此事,显得兴致不高。

沐瑄又说:“将来姐姐的事还要靠你们帮衬。”

严太妃笑道:“看看那两位老人家是什么意思,我是没什么要紧的。不过再醮肯定不能比初婚,祖制在那里摆着的。”

这次谈论还算和平。严太妃又留沐瑄在府里用饭,沐瑄却拒绝了。他这样的疏远到底还是让严太妃不高兴。

“分出去住也好,省的我天天看着他这张冰块脸。大郎的事我全部交给你们婆媳了。对了,以前不是说顾家的孩子吗?我觉得倒也不错!”

世子妃忙道:“我们家那双妹子都已经定亲了。”

严太妃有些惋惜道:“那只好寻别的人家了。”

却说荣筝回到府里,连去马氏房里坐一会儿都不肯。

跟去的如意颇为荣筝感到不平,嘟哝道:“这个太太好没意思。坏了我们小姐的名声对她有什么好处。小姐也别软弱,正好您手上还握着对她不利的东西。不好了,我们抖落出来,看谁不要脸面!正好老爷这阵子还在府里。要是老爷又去任上了,我看小姐该怎么办!”

荣筝说:“她这是把我往绝路上引,这样也好。反正我就卯定了不嫁人,她拿我也没办法。”

如意气不过,忙又宽慰:“小姐,您生气归生气。这样的话可是不能说的。”

“为何?有母亲的陪嫁傍身,我只要好好的经营,将来也饿不死我。不嫁人也能过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