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唐猫传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章 硕人(第1页)

月将唐猫的孤独照映在地上,留下长长的遗憾。

一道孤影,两个行人。唐猫在后,面无表情,低头看路,目神略略恍惚。前者面容较唐猫更为年轻,走路步步生风,笑容和煦,看起来如沐春风,好得意的一个少年郎。

“你的志向是什么来着?是要做先天下之忧而的范文正公,还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丞相啊。不对不对,您这般风流的人物定是要学以梅为妻鹤作子的和靖先生,还是白衣卿相笑王侯的柳三变对吧?”少年郎问得漫不经心,声音听起来轻飘飘的,飘渺若虚,似乎是从很远的地方传过来。

“忘了。”唐猫仅仅两个字里,就藏着不少的憋闷。

少年郎好像听出来唐猫语气中的不甘,稍加思索问道:“你生在末世,却也享受繁华。是处州大族最受宠爱的小儿子。你父亲养病还乡前官至四品,四品官莫说是在处州,就算在京城也是能说得上话的。你很怀念那段日子吧?”

“有个好爹明面罩着,成日与几个相熟的纨绔,在城中招猫逗狗。那时候手上一直很有分寸,从未闹过出格的事,家里头我奉承老的,吓唬小的,一直没人挑我的刺。以至于在家里人口中居然还挺像样。”唐猫一边苦笑,一边摇头。

“真是神仙也羡慕的好日子。”俊美的少年郎踩着沿池塘边嵌入的大石块,望着湖中一尾红鲤被肥壮的癞蛤蟆抱住,摆脱不掉。

唐猫听后,便再不作声,他还记得那时的自己虽然看起来过的顺风顺水,可他并不开心。唐猫出生在临安府,那座当时真正意义上全世界最富饶的城市,四岁那年被祖母带回老家,而唐猫的母亲在其离开半年后,也被带回老家,而与唐猫回来不同的是唐猫是活着进的家门,而唐猫母亲则是被人抬回来的。因为母亲离开的太早,所以在他的记忆里对母亲的印象十分模糊。再后来父亲丁忧返乡,因为不想管家中琐事,就不顾礼法地领着几个漂亮的妾室到乡下庄子躲清闲去了。自己同母的几个姐姐都在京城成的婚,他一个也没见过。唯一的亲哥多年在外游学,逢年过节遇上还得做自我介绍讲一声:“我是你弟弟,亲的那个。”

唐猫在一个守寡多年的伯母的照护下长大,时常还要被诸位父亲的姨娘们,庶兄庶姐们殷情关照。唐猫那时便明白,他们都是些带笑脸面具的骗子,不过在这些人日复一日的熏陶下,唐猫溜须拍马、装腔作势的本事显然青出于蓝。慢慢的他在那个充斥利益与算计的古老家族里如鱼得水。

后来,伯母死于伤寒。大概在伯母死后半年后,一直在庄子守孝的父亲因为纵欲无度,享年四十有八。而当父亲离世,当家的兄长又做起甩手掌柜,带上老婆游山玩水去了,家里人对他的态度直线下降,虽然早就清楚那些家伙是什么货色,但前后带来的落差感,还是让他心烦意燥,他变本加厉地声色犬马,却依旧得不到满足。

没过几年崖山战败后,神州陆沉。锦衣俊马的他面对成群结队的灾民,一个极可怕的想法浮上心头,他指着自己家的方向道:“那里粮食多。”

受到好心人的点拨的灾民们乌泱乌泱闯进处州城中最气派的那扇朱红大门里,坐地吃起了大户。

当时的官府害怕灾民哗变,不敢阻拦。一门的小妾庶子那里见过这种场面,自然任其劫掠。家丁见主人家如此窝囊,结果直接加入灾民一起吃大户,毕竟不用干活就有饭吃何乐而不为呢。很快在家丁的协助下,

灾民从抢粮,发展到抢劫,等到他们临走前还不忘放把火,在大风的加持下直接把整条街巷烧了个干净。

三天之后,唐猫才从乡下庄子回来时,看着已经被烧作白地的家宅,不过当时的他倒是没有多难过,只是不知道自己是该投奔自己那个亲戚好。

唐猫想到这里,又低下了头。少年见状郎试探问道“:没有了锦衣玉食的日子,会更称心些儿?”

唐猫至今还记得那年自家大嫂的哥哥唐豹是顺路来自家妹子的,结果意外见到沦为废墟的家宅和正坐在废墟上发呆的自己。

在唐豹知道自家妹子早就和唐猫兄长去临安后,便带着唐猫一同入了蜀,回到了一个隐秘的小门派,而主掌门派的老太爷仅一眼就相中了当时还稚嫩的唐猫,于是收他做义子。那年他十二岁,也正是从那时起他才开始叫唐猫的。

虽然在人屋檐下,但日子过得还不错。

吃饭、睡觉、采药、炼毒、试药、搏杀。日复日,年复年。生活虽然充满危险,却难得简单自在。

少年郎就像能看透唐猫一切想法,眉头紧皱,怒道:“过得舒心,那为什么还要离开!”

“大概也就过了三年,我几乎已经完全融入这个小门派的时候,那个姓李名衡,字仲獬的家伙一人一剑闯山门。”唐猫字里行间,自生出几分快意来。

唐猫还记得那也是在一个明月夜。

当时李衡剑未出鞘就连挑门中五位好手,最后唐老太爷亲自出马,动手前质问李衡道:“我门与阁下无冤无仇,阁下闯山到底意欲何为?”

李衡却摆出一副无奈的样子,道:“老先生不要误会,我是来寻我朋友家中幼弟的,结果上山时那几位连问都不问就动手了,晚辈也是逼不得已才动得手。”

“那人叫什么名字?”唐老太爷收起梨花针。

唐猫万万没想到李衡会说出自己的名字。而唐猫也是后来才知道李衡在做官前与自己兄长曾在一起读书多年。

闹到最后,唐老太爷在见到唐猫兄长的亲笔书信后,决定让唐猫自己选是留下,还是和李衡下山。

时至今日唐猫还记得唐老太爷给自己选择时,看向自己的那双混浊的眼睛。

少年郎厉声质问道:“你究竟是怎么想的,就和那个叫李衡的人走了?”

唐猫轻闭双眼,李衡当时的话再次出现在耳边。

“小狸奴,你如果真的想隐于山林,我自然也不好强行把你带走,不过我想听你一句实话,你是真的想终老山中?外面那么大,难道你不想随我去外面看看天下英雄竞逐鹿?”

李衡看唐猫表情上有些动摇,于是抛出最后一问道:“封狼居胥、饮马瀚海、燕然勒石。狸奴小哥你就真就不想彪炳千古、光宗耀祖吗?”

说是荣誉也好,**也罢。凡是人没有不渴望那种被人仰视,就像高坐云端的感觉。

“所以江湖和话本里的一样吗?”就像知道一切的少年郎语气愈发冰冷,眼睛居然肉眼可见的生出一丝皱纹。

“不都一样,但我见证了李衡与蜀中老剑神楚虬髯斗剑,到现在我依旧认为天底下能称得上名剑的只有在楚虬髯在手中的戏蛟龙与殿帅的使的那柄三尺一。”

“我听说那个李衡出身显赫,其先祖配享庙庭,列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那个家伙少年时因斩蛟射虎成名,咸淳五年就做到殿前司都指挥使,人称殿帅。是因为看不惯贾似道专权,才就辞官行走江湖。”少年郎一下子就老了许多,声音也逐渐低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