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精变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二章 解惑(第2页)

净空小跑着追上来,扯着我的袍袖追问:“不对呀,我记得不是说它孙女儿被烧了吗?那坟里埋的是什么?还有,还有,我看你念咒的时候,那个老婆婆的眼睛开始的时候是直直地死盯着坟,然后眼神就往上移,好象看到了什么东西一样,最后就笑了,挺高兴的样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坟里是没有什么尸骨,但是有一些它生前的毛,被它祖母扎在了柴棒上,写上了生辰八字,聚了些零散的魂魄。我猜想,它祖母赶到时,魂魄已经所剩无几,能让它做法聚了这些实属不易,可见其道行不浅。不过,由于所聚魂魄不全,死者即不能安息,也不能生,痛苦不堪,因此它祖母才会想到让我做法度一下,让她解脱。”

“哦,是这样啊。”净空恍然大悟,但马上又追问:“那,那个扳指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认你呢?”

我真真是服了这位仁兄,“这我哪知道?!我还不知道问谁呢!”

我跺着脚,唬了一张脸大吼,净空立马闭嘴,狗腿似的跟着我。

有人陪着,时间过得就是快,不知不觉间走了很多路。远远的已经能够看到城门上的旌旗迎风招展,城门上大大的书了两个字“y县很久没回来了,还真是近乡情怯,心里有点小紧张。

三年间有跟方丈下过山,但那时的心境跟现在的完全不同。净空则是上山之后就没下来过,我看他的神情既兴奋又有些无措,便摆出东道主的架势,把手一挥,“走,我带你上我家去。”

有个落脚地儿就象有个根据地一样,总能让人心里安定,有所依靠。

净空听我这么一说,就欣喜地“嗯”了一声,跟着我进了城门。

从城门到我家,需要穿过闹市区。y县虽说不大,但街面上平日里人来人往还是很热闹的。而此时,日上三竿,正是一天之中人最多的时候。看着熙熙攘攘的行人,还真有点目不暇接的感觉呢。

大街上有很多小商贩摆摊贩卖,各式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时不时地还会传来几声吆喝。净空的眼睛都快不够用了,一会看看这个,一会看看那个,看什么都觉得新鲜。

我趁他不备,上去就敲了下他的头,“师兄,看来你的修行不够啊。”

他反驳我道:“你修行得够?我看你的哈拉子都快流出来了。”

可不是,这街面上卖什么不好,偏偏有很多卖小吃的摊子。有卖糖人的,有卖面和馄饨的,也有卖炊饼、馒头和包子的,看着就让人流口水,更别说闻味了。真想一头扎进去,从头吃到尾,吃个遍。

事是这么个事,但嘴上绝不示弱。我小脖一梗,调侃他道:“哼,说我?我的至少咽下去了,你也不看看你自己的口水早都流出来了!”

结果,他还真下意识的抹了一下嘴,反应过来后就笑着扑过来抓我,要往我身上抹。我赶紧一本正经地制止他,“净空,注意出家人的仪态!”

他忙松开了抓着我胳膊的手,收敛了笑容,整理一下僧袍,清了清嗓子,摆出方丈的腔调道:“善哉,善哉,净心,你不要顽皮,还是快些前面带路吧。”

我双手合十,微躬施礼,拖长了声音答曰:“是,师兄。”

说完我们两人瞄了眼路人,都偷摸地笑了起来。然后,拿出出家人的样子,仪态端正的在人群中穿行。

这里街道的两旁都是林立的店铺,很多是几十年的老店,信誉非常好。我家的医馆就曾开在前面不远的地方。不知道现在那里变成了什么样?是否还有人在那里悬壶济世?

想及于此,我的心忽然沉静了下来,身边的热闹一下子都变得没有了吸引力,我的脚步也变得急切起来。

净空不明就里,见我没了嘻闹的意思,面色凝重,只是一味地快步向前,便也不说一句话连跑带颠儿地跟着,只是目光中透着关切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