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极乐昏君的欲望游戏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章 暴君的代言人商纣2(第1页)

为了使周围的各附属国都慑服商朝,纣王把姬昌、九侯、鄂侯3位诸侯领召进京城,让这3个人分管全国各地的诸侯。┡』』Δ文学迷Ww%W.WenXUEMi.COM这3个人的官衔叫“方伯”。国内如果有哪个诸侯造反,就由管辖的“方伯”领兵去镇压。3位“方伯”带着家属住进京城不久,有一次,纣王到九侯家去玩,见九侯的女儿长得漂亮,就暗示九侯把女儿送进宫给纣王作妃子。九侯不敢不答应,只好把女儿送进宫。可是九侯的女儿早就知道纣王是个昏君,进宫后对纣王总是爱理不理的,整天面带愁容。有一次,纣王下令,一定要她笑,不然就把她杀了。她对纣王说:“把我杀了吧,我在你身边比死还痛苦。”纣王一气之下,就将她杀了。九侯得到女儿死亡的消息,放声大哭。不料,这件事被纣王安插在九侯身边的宠臣费仲知道了,立即向纣王告密。纣王召九侯、鄂侯和姬昌3位“方伯”进朝。姬昌预感到这次召见凶多吉少,便推说有病,不能上朝。九侯、鄂侯和众大臣都上朝了,金殿上的气氛十分紧张,都觉得大祸临头了。

纣王对九侯说:“你的女儿是我杀死的,你哭,这岂不是对我不满吗?”九侯分辩说:“大王,我死了女儿哭几声,这是人之常情啊……”纣王说:“你知道人之常情,难道你就忘了君臣之礼吗?看来你目无君主,来人,把他推下去斩了!”鄂侯听了,立刻跪下,替九侯求情:“大王,九侯哭女儿,确实是人之常情,求大王看在老臣的分上,免九侯一死……”纣王不但不听鄂侯的话,反而咆哮着说:“反了,全反了。你竟然敢替叛逆者求情,拉下去一并斩了!”纣王杀了九侯和鄂侯,又把他们的尸体切成“肉脯”,剁成“肉酱”,叫人送给西伯姬昌吃。西伯姬昌当着宫廷来人的面,把“肉脯”和“肉酱”吃了,对来人说:“臣姬昌叩谢大王的赏赐。九侯和鄂侯反叛大王,罪有应得……”宫廷里的人走后,西伯姬昌为两位老朋友的惨死而痛哭,同时又为自己避免了灾难而幸庆。从此,姬昌天天装病在家,足不出户。他知道,就是这样也无法避免九侯和鄂侯的命运,于是暗中派人回到自己的周国,叫儿子姬和大臣阂夭设法营救。果然不出姬昌所料,不久,纣王就对姬昌下起了毒手,只是没有立即将姬昌杀害,而是将他抓起来投进监狱。西伯姬昌的儿子姬听到父亲入狱的消息,立刻倾国内之所有,买了好马、宝石和玉器,又选了许多美人,派周国的大臣阂夭,敬献给纣王,并向纣王表达了忠心。纣王收下礼品,接受了阂夭的请求,将西伯姬昌从牢里放出来。姬昌出狱后,当天就跟阂夭一起回周国去了。

西伯姬昌回到周国后,立即抓紧训练军队,展农牧业,国家很快就强大起来,周国的邻国也都纷纷归顺了周国。周国日见强大,已经有力量与商朝分庭抗礼了。就在这时候,商国东部的一些部族,见商朝的国力已经衰弱,便不断侵犯商朝,挑起事端,进行小规模的战争。商朝西有强大的周国威胁,东有一些部族侵犯,处于东西夹击的危险之中。纣王为了稳定国内形势,他调集了国内所有兵力,对东部一些部族动进攻。纣王原先跟西部的周国讲定,在商朝动东部战争时周国一定要采取中立,按兵不动。谁知纣王在东部征战时,周国立刻向商朝动进攻,使商朝两面受敌。这时候,西伯姬昌已经去世,他儿子姬捧着父亲的牌位,打着替父报仇的旗号,挥兵向东挺进。纣王的叔叔比干感到形势危急,冒死请求纣王赶快调回东部战场的兵力,回师守住黄河,不让周国的大兵过河。纣王勉强接受了比于的建议,把东部战场的一部分兵力往回调。商朝的守兵还没有到达黄河东岸,西岸的周国就撤兵了,并且派使臣对纣王说:“向黄河进军只是一次演习,希望纣王不必介意。”

这时,东部战场因为抽回一部分兵力,所以东部的形势又显得吃紧。纣王立即命令回师防守黄河的大兵调转头,放弃守黄河,继续增援东部战场。比干对纣王说:“使不得啊,大王!周国撤军是迷惑我们,只要我们的守河大兵一回头,他们就会立即抢渡黄河,这一来商朝就灭亡了。”纣王生气了,怒斥道:“你上次说周国要渡黄河,我就听你话派兵守河。现在周国的兵已经回去,黄河两岸平安无事,你还不让我增援东部战场,难道存心要我在东部战场败退?你安的是什么心?”比干说:“我跟随大王这么多年,难道我是什么心大王还不知道吗?”比干的这句话把纣王激怒了,他说:“我确实不知道你是什么心。既然你是忠臣,那就让我看看你的心吧!”纣王一声令下,卫士将比干按倒在地,用利刀剖开他的胸膛,取出一颗鲜血淋淋的心。

纣王杀死比干不久,西伯姬昌的儿子周武王就率领大兵抢渡过黄河,直向商朝的都城步步逼近。纣王要想把东部战场上的兵调回来保卫都城,但已经来不及了,情急之下,他只好把战俘拼凑起来,又从监狱里将犯人放出来,临时编队,去与周国的军队交战。这群乌合之众,本来就没有战斗力,他们本来就痛恨纣王,在这关键时刻,谁会去替他卖命?战斗时他们纷纷倒戈,转过身来,与押送他们的皇宫卫队厮杀,反而成了周国部队的先锋。这一仗打下来,商朝的军队全面瓦解,一败涂地。纣王知道自己覆灭的命运已经不可避免,他就跪到贮存珠宝的鹿台上,点起一把大火,想让自己的生命与自己的财富同归于尽。最后,大火只是结束了这个暴君的生命,贮存鹿台的珠宝和玉器却保存下来了。领兵攻进朝歌的周武王,成了这批财富的新主人。

据说孔子的学生子贡就曾怀疑过。认为是有人故意把天下的罪恶都加在他的头上。近代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在考察了商纣王的七十多条罪恶生的次序之后,现他的罪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加越多。也就是说,是后人???造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大打了折扣。那么,为什么要有意丑化商纣王呢?

原因之一是他的政敌别有用心的宣传。

如此奢侈腐化,暴虐荒淫,镇压反叛,剪除异己,这是一切帝王的共性,并非商纣王独有。这些劣迹为什么表现在商纣王身上就那样骇人听闻,令人指?应该说,是他的政敌在搞丑化和宣传。“胜者王侯败者贼”,灭掉商纣王的西周帝王们,后来的御用文人们,怎样说他都不为过,那就根据政治需要随便编排吧。

原因之二是把罪恶之源引到女人身上。

妲己本来是纣王剿灭苏部落的战利品,也是纣王的玩物。可是,武王伐纣后一千年的《列女传》把劣迹都归于妲己一人,这就是“女祸亡国论”。其实,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本性凶残的帝王我行我素,独断专行,并不受女人所左右,怎么一旦亡国灭身,就把女人当成替罪羊了呢?于是,夏桀有妹喜,商纣有妲己,周幽有褒姒,唐明皇有杨贵妃,仿佛没有了这些女性,他们就会“天子圣明”了。因此,在商纣王的故事里掺和着妲己,既是小说家的调味品,也是封建文人为昏君开脱、愚弄人民的阴暗心理的表露。

原因之三是抹杀商纣王的历史功绩。

有些书中记载,商纣王博闻广见,思维敏捷、身材高大、膂力过人。他的才智足以对复杂的事情迅作出准确的判断,他的气力足以偷梁换柱、徒手杀虎。他一手抓九条牛的尾巴,往后一拉,九条牛只有向后倒退。他曾经攻克东夷,把疆土开拓到我国东南一带,开了长江流域。

当时的东夷常向商朝动进攻,掳去大量百姓做奴隶,对商朝是个威胁。纣王的父亲乙就和东夷大战一场,但没有取得胜利。纣王登基之后,铸造大量武器,亲率大军出征东夷。东夷各部联合起来进行抵抗,担当不住纣王的攻势。

纣王一方的箭镞是青铜制造的,精巧而锋利、射程远、杀伤力大。两军对阵时,东夷的军队一批批倒了下去,被纣王指挥的商军一阵冲杀,层层包围,大部分做了俘虏。据说,商军如秋风扫落叶一样,一直打到长江下游,降服了大多数东夷部落,俘虏了成千上万的东夷人,取得大胜。从此以后,中原和东南一带的交通得到开,中部和东南部的关系密切了。中原地区的文化逐渐传播到了东南地区,使当地人民利用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展了生产。实事求是的说,这个历史贡献,应该记到纣王身上。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商纣王到底什么样呢?还是留待史学家们去考证评说吧!

无论是商汤、周武,还是夏桀、商纣,都是奴隶主阶级的代表。无所谓好,无所谓坏。歌颂汤、武,咒骂桀、纣,不可能是站在普通劳动者的立场。《论语》里就有: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可见,吹捧商汤、周武的孔子,也告诉他的学生不是那么回事。既然如此,为什么历史上还有那么多对夏桀、商纣的攻击呢?

商汤为了推脱自己通过狗咬狗的战争夺取政权的责任,终于找了个给夏桀脸上摸黑的办法;周武在处于同样困难境地的时候,终于也想到用这种方法对待商纣。因为那个时候没有文字详细记录的历史,简短的正史和口头的舆论都被新政权控制了,所以后人就听不到别的声音。秦朝的时候,书籍还主要是竹简,数量很少,比较容易控制。所以汉武帝下了大力气之后,同样实现了把秦始皇变成政治牺牲品。然而到了汉朝之后,再这样做已经没有可能,人们就对夏桀、商纣、秦始皇的事情难以理解了。

和商汤、周武相比,夏桀和商纣差不到哪里去,甚至还有更好的地方。然而,胜者王侯败者寇,他们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夏桀和殷纣都是能力卓越才干群的帝王,本应该成为造福天下普济苍生的英雄人物,没想到在成为帝王之后竟成为天下的公害,为人民也为他自己带来巨大的灾难。这说明中国的帝王从一开始就拥有不加限制的广大权力,只有无限的权力才具有如此猛然的毒性,使一个英雄人物沦为禽兽不如的恶魔。俱得注意的是:夏桀和殷纣的所作所为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二人的结局也大同小异。两人都过不了美人关,并最终在美人的怀抱里跌得国破家亡。

夏桀和殷纣都属于那种能力人,自视过高,听不进不同意见,本应成为明君可最终成为暴君的帝王。他们的过人智慧创立了极权**制度,并最终成为这种制度的牺牲品。中国最早的暴君竟然是这种类型,不能不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