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极乐昏君的欲望游戏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章 并立五后的北周宣帝(第1页)

我国古代帝王,后宫嫔妃数可达数千或数万都不稀奇,但作为皇帝嫡妻的皇后只能一个。┡文学迷WwW.WenXUEMi.COM若想再立除非皇后故去或被废黜。可是北周宣帝宇文赟却同时立有五后,堪称空前绝后。宇文赟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长子,自幼不学无术,行为乖张。及长嗜酒好色,不务正业。14岁那年被立为皇太子,成为父皇接班人。

北朝到了北周武帝宇文邕(宣帝父亲)时代,此人神武过人,沉毅有智,莫测高深。同时,还崇尚节俭,并亲掌万机,平灭北齐高氏。破齐以后,又降服突厥,进攻南朝,从当时周朝的气势来看,一两年时间内,天下统一很快就要成为事实。

然而,天妒英才,宇文邕北伐路上忽遇暴疾,死在兵车之上,终年才三十六岁。遗诏,太子宇文赟袭统大宝。

宇文赟即位不到二十岁,史书上所称的“周天元”周宣帝,袭位两年多时间,把武帝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大好河山折腾得烟雾四罩,民不聊生,言所难言!

周武帝活着的时候,对几个儿子约束很严,尤其是对好酒好色的太子宇文赟……

史称:“宣帝初立,即逞奢欲。”周武帝的巨大棺材还摆放于宫中,未及入殓,宇文赟脸上不仅丝毫没有死了亲爹的愁容,还自抚着脚上的杖痕,大声对着武帝的棺材叫骂:“死得太晚了!”

一转身,这位新皇帝马上把武帝的嫔妃宫女叫到面前,排队阅视,模样俊俏的都一一纳为自己的后宫。封建时代,伦常严谨,即使周武帝的嫔妃比宇文赟的还要年轻,辈分上讲仍是母辈,太妃级的人物,这位新皇帝全然不顾这些帝王礼仪,拥着那些年轻的后妈们共入花闱,春风遍度。

此外,他当皇帝后下的第一道行政命今就是破格提升他当太子时一直为他出谋划策的吏部下大夫郑译为开府仪同大将军、内史中大夫,委以朝政。(正是这位郑译,两年后宇文赟一死就投靠杨坚,矫诏宣杨坚入朝辅政,帮助杨坚篡周立下功。)

宇文赟帝座刚刚坐稳,马上就诛杀了他的叔父、功高德茂的齐王宇文宪。

宇文赟当太子时周围有硕儒指导,读书很多,对汉族的典籍很有研究。按理说这位青年皇帝天资不低,但偏偏只知断文取义,只尚浮皮表面的东西。他上台后不久就大会群臣,规定大家都按古制穿上汉魏衣冠,峨冠云带,博领大袖,飘然欲仙,好看是好看,但实用性肯定不如他父亲周武帝在世时的窄紧胡服实用。战国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在乱世之中占了不少先机,宇文赟一反其道,采用汉魏朝仪,华而不实。当然,他身死以后,那位老丈人杨坚建立隋朝,由“胡”变“汉”的过程倒为他本人先完成了大半。

刚继位时,宇文赟又认为周武帝的《刑书要制》里刑罚太残酷,便下旨废除。为了收买人心,又大赦囚犯,一时间盗贼们纷纷从牢里跑出来,为患乡里。见到国家量刑减轻,周围人也纷纷“以身试法”,社会一片混乱。南北朝时期四分五裂,群雄环立,所谓“乱世用重典”,周武帝的刑法应该是必要的。宇文赟年轻小伙子不懂事,按书本治国,不知变通,不谙时事,一时间搞得自己下不来台。加之他本人又“奢淫多过失”,为了慑服臣下,又颁布新法《刑经圣制》,上演祭天告地行新法的把戏,刑罚比周武帝时更重,臣下人民小有过失,马上就会被砍头且灭家。

古人父母死后,起码要居丧三年,不能听音乐,不可嬉笑,还要穿朴素无装饰的衣服。宇文赟全然不顾这些丧仪。他天天在殿前观看歌舞表演,其宠臣郑译又把被周国灭掉的北齐末帝高纬的歌舞班子重新组织起来,招致殿前,号称“鱼龙百戏”,包括舞龙,侏儒搞笑,说相声,山车攻战,巨象游巡,拔河表演,杀马,剥驴皮等等奇异怪端,日以继夜,忙个不停。又在后宫聚集无数美女,增置了无数千奇百怪的嫔妃位号,连周国写起居注的史官也记录不下那么多名号;宇文赟沉湎酒色,整月地在宫内嬉乐,大臣奏事都由宦官处置,乱七八糟。

继位不到一年,为了过一过当“太上皇”的瘾,才二十一岁的宇文赟传位给七岁的儿子宇文衍,自称“天元皇帝”,所居住的宫殿称“天台”。他又戴上有二十四毓的冠冕,车服旗鼓比古代帝王都多加一倍,对旧礼古仪随意变更,对臣下讲话时也不称“朕”,自称“天”,妄自尊大,吃饭时用典籍中记载的樽、彝、珪、瓒等古怪的东西装载饮食。他自己还戴个高高的“通天冠”,加上金蝉做的饰物,斜佩夸张的大授带,可以说是古代帝王中喜欢奇装异服的佼佼者了。大臣见他之前,都被要求斋戒三日,清身一日,浑身上下里里外外干干净净才能上殿。

周天元宇文赟还爱捶打臣下,而且打人也有“定制”,以一百二十杖为度,称为“天杖”,后来又翻倍,加至二百四,即使被宠幸的皇后、妃、嫔等众多美女也不能幸免,且喜怒无常,想打谁就打谁。

虽然小皇帝荒唐,周朝的国力和战斗力并不弱。众大臣齐心合力,攻下敌国南朝陈国的寿阳、黄城、广陵等地,江北之地尽皆入周。为了庆祝胜利,宇文赟在富丽堂皇的正武殿大集百官,又让宫人、内外命妇集体参加仪式,大张伎乐。为了搞笑开心,又弄了一帮“胡人”大冬天光着膀子在庭院里四处游走,装作要饭花子乞寒衣,皇帝自己和众大臣及宫人齐操家伙,用冷水乱浇乱泼,看见那些“胡人”被冰凉的冷水激得四处乱跳乱叫,众人齐声大笑不已。

玩完这些后,他又忽然巡幸洛阳。而且,皇帝本人亲自驾着驿马,日行三百里,风驰电掣。(当时的这个度,大概能相当于今日开车时3oo公里。)倒霉的是他的四个皇后,皆被命令紧随他之后并驾齐驱,文武侍卫都心惊胆战,稍有不如意就会遭受谴斥,并会挨皇帝自定的以一百二十为一回的“天杖”。一路之上,人马顿仆,旌旗散乱,很像是大败退慌忙逃命的景象。

估计是游戏过度,纵酒荒淫,加上寒热不适,宇文赟回宫后不久就重病不起,几天后撒手西归,亡年二十二岁。

清代思想家王夫之在回顾这段历史事实时,认为周朝武帝宇文邕的政绩虽洋溢于史册,但其穷兵黩武已使民心背离。加之天元皇帝两年多穷奢极欲,两代君王皆忘记以德治国,致使老少两位皇帝尸骨未寒而宗社已移。细细思之,结果似乎也都在情理之中。

周武帝为太子精心挑选太子妃,选来选去,选中了杨坚的女儿。杨坚出于汉魏以来最著名的门阀士族“弘农杨氏”,先祖杨震曾任东汉太尉。杨家历任朝廷高官,杨坚父亲杨忠是北周开国元勋,被鲜卑统治者赐姓普六茹氏,位至柱国、大司空,封隋国公。杨坚的妻子是鲜卑大贵族、柱国大将军独孤信的七女儿,而独孤信的长女又是周明帝的皇后。现在,杨坚的女儿又被选为太子妃,皇室与杨家可谓亲上加亲。除了显赫的政治地位外,杨坚还具有其他明显的优势:他的女儿杨丽华品貌出众、性情柔顺、气质高雅,是理想的太子妃人选。

宇文赟被立为太子的第二年就与比他小两岁的杨丽华举行了盛大的婚礼。新婚燕尔,杨妃的美貌对宇文赟还有一定吸引力,两人卿卿我我,度过了一段甜蜜时光。但时隔不久,宇文赟的新鲜劲过去后依然寻花问柳、移情别恋。那太子妃年龄虽小但特别懂事,心中虽苦得很,表面上却恬静淡然,从不干涉过问宇文赟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宇文赟就更加无所顾忌地为所欲为。

在太子宫里有个专门为太子管理衣服的侍女名叫朱满月,本是江南人,虽然比宇文赟年长十几岁,但颇有几分姿色,身材小巧玲珑,透着江南女子特有的灵气和妩媚。她虽是被籍没入北周东宫的,地位卑微,可在侍奉太子生活中学得不少经验、长了不少见识。她见太子荒淫好色,便刻意打扮、常在太子面前晃来晃去,以引起太子注意。这招果然生效,太子还真注意上了她,虽然她远不及太子妃杨丽华端庄秀丽,但也别具风骚,有一种成熟女性的美,又大胆泼辣,不似杨丽华那样一副大家闺秀的架子,所以宇文赟对她的兴趣远远过了杨丽华,常与她一起玩乐,由她陪寝。可惜朱满月受宠的日子也不长,宇文赟很快就把她丢在脑后了。但她也算幸运的是她生下了一个儿子,此子乃宇文赟长子,起名为衍后改名为宇文阐。宣政元年(578)六月,周武帝病故,那个劣性不改、一直让他放心不下的太子宇文赟继承帝位成为北周皇帝即周宣帝。当了皇帝的宇文赟全然不把国家长治久安放在心上,而是更加纵情声色。周武帝尸骨未寒,他便将武帝后宫宫人不论年龄大小模样丑俊就一律收入他的后宫中。

第二年(579)二月,宇文赟突然心血来潮,下诏传位于太子宇文阐,改元大象(先偷笑一下,居然还有这样的年号)。宇文阐只有7岁,国家朝政大权仍然由太上皇宇文赟掌管。他自称天元皇帝,杨丽华为天元皇后。

宇文赟当了太上皇,行为更加怪诞。他自比上帝,住处称为“天台”,对臣下自称为“天”,改“制”为“天制”,改“敕”为“天敕”。大臣到天台去朝见他,必须事先吃斋三天、净身一天,还严禁人们使用“天、高、上、大”之类的词,凡有与以上字相同的一律改正。姓高者改姓为姜,高祖改称长祖。除宫人外,天下妇女一律不准涂脂抹粉。

为了满足他的****,又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大选美女,以充实后宫。全国民女,包括仪同以上官员的女儿,在未经宫廷挑选之前一律不准婚嫁。就这样,一大批妙龄少女被选入后宫,成了宇文赟的玩物。

这次选妃被选中的美女中,有两个特别令宇文赟满意,一个是大将军陈山提的第八女陈月仪,另一个是仪同元晟的第二女元乐尚,皆为15岁。两人都很受宣帝宠爱。六月入宫后陈月仪就被封为德妃,元乐尚则被封为贵妃。

朱满月因为是宇文阐的生身母亲,虽然已不再受宠又非良家出身,宇文赟还是于四月下诏封她为天元帝后。

大象元年七月,宇文赟又下诏,朱满月改称天皇后,陈月仪为天左皇后,元乐尚为天右皇后。他所宠爱的两个妃子同时被立为皇后。这样,加上原有的天元皇后杨丽华,他同时拥有了四位皇后。

十二月,周宣帝率四位皇后以及文武侍卫数百人,骑马从长安赶往洛阳。他兴致勃勃顶着寒风亲自驾驭驿马疾行,又令四位皇后与他并驾齐驱,若稍有前或落后,便会招致他一顿臭骂和鞭挞。可怜四位皇后皆细皮嫩肉,哪里吃得如此苦头,此时也只得咬紧牙关,紧紧跟随。文武侍从们也是跌跌撞撞,连滚带爬跟着他玩命地跑。到洛阳没几天,他又下令驰回长安,四皇后与侍从们都叫苦连天,不堪忍受,他却其乐无穷。

宇文赟游戏无度,经常早出晚归,有时去天兴宫,有时去道会苑。各种散乐杂戏歌舞伎皆是所好。他的另一乐趣是率领后宫嫔妃们观看由京城少年男扮女装的表演。他还常召内外命妇、百官入宫与他和宫人同乐。

宇文赟性情猜忌暴躁,公卿大臣稍有差错,便遭痛打。每次打人都是12o杖还美其名曰“天杖”。宫人和他所宠幸的嫔妃们也难免杖背之责,弄得人心惶惶、不得安宁。一次,天元大皇后杨丽华得罪了他,他立即大雷霆,冲着杨丽华咆哮起来,哪知杨丽华毫不惧怕,不卑不亢、从容不迫,宇文赟气昏了头竟喝令她自裁。

消息迅即传出宫外,杨丽华的母亲独孤氏闻讯火赶进宫去,像捣蒜般一个劲磕头,为女儿求情。宇文赟却理也不理,直到独孤氏的头都磕破了,鲜血直流,他才傲慢地了话,饶恕了杨丽华。

由于纵欲过度,宇文赟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大象二年五月,宇文赟突疾病,不久就因病势沉重而于当月一命呜呼,时年22岁。宇文赟结束了他短暂而荒唐的一生后,天元大皇后杨丽华便被静帝尊为皇太后。她的父亲杨坚受遗诏辅政,进而操纵朝政,后又篡周而立隋朝。杨丽华对父亲的行为非常不满,终日郁郁寡欢。为让她摆脱昔日阴影,开皇六年杨坚封她为乐平公主,母亲也劝她改嫁,开始新生活。然而杨丽华不为所动,矢志终身不嫁。大业五年杨丽华跟??弟弟、隋炀帝杨广到张掖,途中死于河西,享年49岁。后来隋炀帝将她的遗体运回,附葬于周宣帝宇文赟的葬地定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