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极乐昏君的欲望游戏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6章 卖国求荣石敬瑭(第1页)

唐清泰三年(公元936年)十一月,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在晋阳外柳林设坛,正式册封义子石敬瑭为皇帝,国号大晋,改元天福。文学迷WwΔW.WenXUEMi.COM石敬瑭为了感谢耶律德光对自己的大恩大德,也正式将幽州(今北京市)、檀州(今北京密云)、顺州(今北京顺义)、蓟州(今河北蓟县)、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涿州(今河北涿县)、新州(今河北涿鹿)、妫州(今河北怀来)、儒州(今北京延庆)、武州(今河北宣化)、云州(今山西大同)、应州(今山西应县)、朔州(今山西朔县)、寰州(今山西朔县西北)、蔚州(今山西灵丘)共计十六州,并许诺每年向契丹父皇帝纳贡三十万匹帛。

虽然二十三年后(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北伐契丹,夺回三州 ,但天不假英年,柴荣病故,致使中原错失收复北方故土的最佳机会。宋朝虽然统一南方,但因为失去燕云地区的战略屏障,在对契丹的对抗中极为被动,最终被女真攻入中原,酿成历史惨剧。

耶律德光在召书中明确表示“朕永与为父子之邦,保山河之誓。”就是说天可枯、石可烂,我耶律德光和你石敬瑭的父子关系永不变。但政治结盟时许下的天花乱坠般的承诺远远赶不上形势的瞬息变化,所有的承诺都是靠不住的,唯一靠得住的只有强大的实力,其他都是假的。

李从珂派遣晋州刺史张敬达为帅,督军讨伐石敬瑭,张敬达会合张彦琪、杨光远、高行周等部合围太原。虽说石敬瑭能力不逊于李从珂,但毕竟双方实力相差悬殊。太原虽说是个大城,但奈何不了唐军人数太多,好几次都差点被唐军攻破。石敬瑭派桑维翰火去找耶律德光,请求兵支援。

石敬瑭虽然称帝,但他现在也只有河东这一块地面。协同张敬达围攻太原的唐卢龙节度使赵德钧想火中取粟,做起了中原皇帝的白日梦,他让儿子赵延寿去见耶律德光,希望耶律德光能改变主意,改立赵德钧为中原皇帝。

赵德钧并承诺事成之后约为兄弟,还让他的干儿子石敬瑭做河东节度使。耶律德光一听便哂笑,这个条件对他来说毫无吸引力,但是耶律德光考虑自己孤军深入,此时拒绝赵德钧,万一赵德钧狗急跳墙,抄了自己的后路,要吃大亏,就先口头答应了。

石敬瑭得知消息后,如同五雷轰顶,忙派桑维翰去见义父。桑维翰也早练就了铁齿铜牙厚脸皮,跪地哀求耶律德光不要听信赵家父子的甜言蜜语,这爷俩都不是好东西。耶律德光说了句大实话:“我知道我们之间的约定,但是现在形势对我不利,我先要考虑到我的利益。”

桑维翰又是连哭带磕头,好容易才让耶律德光回意转意,拒绝了赵德钧。石敬瑭自以为义父是自己的大靠山,哪知道美丽的承诺言犹在耳,义父就要翻脸不认人。这对有“无私之行、不言之信”的石敬瑭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讽刺!

耶律德光盘算了一下,觉得帮助石敬瑭更符合自己的利益,便帮助石敬瑭重创了晋安乡的唐军张敬达部,部将杨光远劝他投降契丹,不失富贵。张敬达宁死不降,结果被杨光远杀死,投降契丹。

赵德钧不久也被契丹军打败,做了俘虏,被押往契丹。晋阳周边的唐军被消灭了,石敬瑭下一步的目标自然是洛阳城中的李从珂。石敬瑭和他的耶律干爹率联军南下,虽然耶律德光对自己并非真心实意,但现在能帮他夺取天下的也只有耶律德光。而且大家都知道不过是互相利用而已,有些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出来就没意思了。

可契丹军将领并不想参与中原内战,劝耶律德光回国,耶律德光觉得自己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剩下的事情让石敬瑭自己去解决。便在潞州让一部分主力先回国,自己呆在潞州休息一段时间,并让大将迪离毕带着五千骑兵跟随石敬瑭入洛。

行前,这对宝贝父子喝了场酒,耶律德光举酒告诉石敬瑭:“你老爹我不远千里来帮你建国,现在大事告成,只欠李从珂一死,这是你的分内事,我就不参和了。等你入洛阳,我就回去。”二人手拉着手,相望泪眼,欲说还休,粘了半天才分开。耶律德光半是感慨半是警告地说:“以后子子孙孙,各勿相忘此誓!”石敬瑭心里很不舒服,但表面文章还得继续做下去,哭拜而别。

这时的唐军将领看到李从珂要完蛋了,没人愿意陪李从珂去死,多向晋军投降。当晋军来到河阳(今河南孟县),河阳节度使苌从简也“弃暗投明”了。河阳是洛阳的河北(黄河北岸)门户,河阳一失,洛阳城中大乱。

石敬瑭多了一个心眼,派契丹骑兵去驻守渑池,防止李从珂西奔凤翔。李从珂也本打算西投河阳,准备东山再起,可该死的石敬瑭却绝自己的后路。李从珂走投无路,但又绝对不能让石敬瑭活捉,否则难免受辱。想来想去,只有死路一条。

唐清泰三年(公元936年)十一月底,李从珂召集太后曹氏、皇后刘氏、皇子李重美等人登玄武楼准备****,而王德妃却带着许王李从益藏了起来。刘皇后心毒,想放火先烧了洛阳城,让石敬瑭没地方住。李重美叹道:“如果烧城,日后石敬瑭必然要大兴劳役重建新城,到时受罪的还是百姓。不如留下来吧,也算是给大唐子民最后一点交待吧。”众人号哭,引火上身,夜色沉寂中,只见宫中火势冲天,百姓知道皇帝****了,无不叹息。

薛居正评价李从珂:“末帝负神武之才,有人君之量。”不过客观来说,李从珂的军事能力不比石敬瑭差,手段也够狠,但战略眼光则不如石敬瑭,当初真要听从吕琦的奇计,也绝不至于落到这般惨地。

就在李从珂自尽的当天夜里,晋军攻下洛阳,后唐灭亡,历经四帝,共十三年。大晋皇帝石敬瑭高高兴兴的进入洛阳,做起了名副其实的“皇帝”。

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的二月,在潞州休养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看到干儿子美梦成真,便起驾回国。

同月,石敬瑭攻入洛阳,后唐亡。后晋天福二年(937年),后晋迁都汴梁,翌年(938年),升汴梁为东京开封府。时后晋新得天下,藩镇多未服从,兵火甚多,府库空虚,民间贫穷,但契丹仍贪求无厌。为解决财政危机、巩固政权,石敬瑭采纳了桑维翰的建议,推诚弃怨,以抚藩镇;训卒缮兵,以修武备;务农桑,以实仓库;通商贾,以事货财;卑辞厚礼,以事契丹。

石敬瑭对于契丹百依百顺,非常谨慎,每次书信皆用表,以此表示君臣有别,称太宗为“父皇帝”,自称“臣”,为“儿皇帝”。每当契丹使臣至,便拜受诏敕,除岁输3o万布帛外,每逢吉凶庆吊之事便不时赠送好奇之物,以致赠送玩好奇异的车队相继以道。

石敬瑭虽推诚以抚藩镇,但藩镇仍不服,尤耻臣于契丹。大同节度使判官吴峦,闭城不受契丹命。应州指挥使郭崇威,挺身南归。后普天福二年(937),天雄节度使范廷光反于魏州,石敬瑭令东都巡检张从宾讨伐,但张从宾与之同反。继而渭州也生兵变。是年,契丹改国号“辽”。侍卫将军杨光远自恃重兵,干预朝政,屡有抗奏。石敬瑭常屈意服从之。后晋天福四年(94o),杨光远擅杀范廷光,石敬瑭因畏惧杨光远,以致不敢法问。

后晋天福六年(942年),成德节度使安重荣上表指斥石敬瑭父事契丹,困耗中原,并表示与契丹决一死战。石敬瑭兵斩安重荣,并将其头送与契丹。

石敬瑭回去之后,更是小心防范,妻子有次回去参加李从珂的生日宴会,想早点回来,李从珂却醉醺醺地对他说:“这么着急回去,是不是要和石郎造反呀?”妻子回来告诉了石敬瑭,这使石敬瑭更加相信李从珂对他疑心很重,因为酒后人常说些平时不想说的话。从此石敬瑭就开始为以后做充分的准备。一方面在都的来客面前装出一副病态,说自己没有精力治理地方政??,以此来麻痹李从珂;另一方面,他几次以契丹侵扰边境为名,向李从珂要大批军粮,说是囤积以防敌入侵,实际是为以后打算。李从珂被他蒙在鼓里,屡次上当,但石敬瑭的部下却看了出来,在朝廷派人慰劳将士时,有的人就高呼万岁,想拥立石敬瑭做皇帝以功邀赏。石敬瑭害怕事情泄露,就将领头的将士共三十六人杀死。

为防止以后有变,弄得措手不及,石敬瑭决定试探李从珂,就上书假装辞去马步兵总管的职务,让他到别的地方任节度使,如果李从珂同意就证明怀疑自己,如果安抚让他留任说明李从珂对他没有加害之心。但李从珂却听从了大臣薛文通的主意,薛文通说:“河东调动也要反,不调动也会反,时间不会太长,不如先下手为强。”李从珂就下令派石敬瑭去他处任节度使,这下刺激得石敬瑭慌不择路地勾结做了儿皇帝,从此留下百世骂名,成了臭名昭著的卖国皇帝。

石敬瑭先装病不走,然后又要求李从珂让位给李嗣源的亲生儿子李从益,说李从珂是养子,不应该继承皇位。李从珂就下令罢免石敬瑭的所有官职,然后派兵讨伐,命张敬达领兵攻打太原。

石敬瑭早有计划,见兵临城下,自己又力量不足,就按计划向契丹的耶律德光求救,许诺了卖国条件:割让十六州给契丹,每年进贡大批财物,以儿国自称。刘知远(即后汉高祖)认为条件太屈辱,没有必要许诺这么多,但石敬瑭在桑维瀚的支持下一意孤行。

正愁没机会南下的耶律德光喜出望外,立即领兵来救石敬瑭,最后大败了后唐军队。让石敬瑭做了皇帝,建号大晋,石敬瑭就是后晋高祖。石敬瑭则将十六州,即现在河北和山西北部的大片领土割让给了契丹。十六州是:幽(今北京市)、蓟(今天津蓟县)、瀛(今河北河间)、莫(今河北任丘)、涿(今河北涿县)、檀(今北京密云)、顺(今北京顺义)、新(今河北涿鹿)、妫(音归)(原属北京怀来,今已被官厅水库所淹)、儒(今北京延庆)、武(今河北宣化)、蔚(今山西灵丘)、云(今山西大同)、应(今山西应县)、寰(今山西朔县东马邑镇)、朔(今山西朔县)。石敬瑭称比他小十岁的耶律德光为父皇帝,再每年进奉帛三十万匹。被后人所谴责的主要是割让土地,不仅使中原失去大片领土,而且使契丹轻易占领了长城一带的显要地区,此后,契丹便可以长驱直入直到黄河,中间没有了抵抗的天然屏障,为中原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对于这个儿皇帝,历史上还是有人认为他是天意使他登上了帝位。这方面很普通的就是用一些离奇的传言附会他。石敬瑭原是后唐明宗的女婿,在宫中人们称他为石郎,在李从珂进攻洛阳时,石敬瑭也从太原领兵赶去,据说当时京城夜里有很多狼乱窜,不少跑进了皇宫里,李从厚便让人射狼。因为“射”与“石”音相近,“狼”又与“郎”同音,因此用这件事影射石敬瑭。还有一件事说在后梁初年,潞州(今山西长治)有百姓伐树,树倒后竟自己分成了两半。里面有六个字:天十四载石进。朱温将树藏到库中,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等到石敬瑭当了皇帝,就有人出来说,从后唐李存勖建国到石敬瑭称帝正好十四个年头,“天”指的是李存勖在天右二十年继位。而“石进”指的是石敬瑭建立后晋,“进”和“晋”同音。还有人说,在后唐末帝李从珂老家镇州(今河北正定)祖居旧屋的旁边有座寺庙,庙里的一尊石像无故摇动起来。以此来影射石敬瑭要动摇后唐的江山社稷。在封建社会,神灵和迷信盛行,有的是百姓用巧合的事附会,有的却是当权者或者皇帝本人授意他人故意编造的。不管怎样附会,石敬瑭的恶名在历史上很难抹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