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先秦:我穿越成了老甘龙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二章 昭阳请战(第1页)

这第一战,就让司马错有些沮丧。

一旁的木卓也是看的目瞪口呆。

他对于秦军的战斗力,是再清楚不过了。司马错也是他这一生中,很少佩服的几个人之一。

他一个人就敢一路逐北,不但越过了狼居胥山,甚至还抵达了瀚海周边。

可就是这样,虽然没落败,但是也是落在了下风。

甘龙则是开口安慰道。

“这并不是你们的问题。”

甘龙想了想,继续解释道。

“一个民族和一个民族之间的差距是有的,一个人的身体素质与否,很大程度上在于他的营养摄入。例如这些波斯和希腊战士,他们青少年时期,就饮用牛奶羊奶,牛羊肉更是不少。”

“而反观我们秦国人吃的都是什么,没有营养的粗粮,至于说奶品,更是少之又少。牛虽然不少,但是需要用于耕种,秦国更是有律法不能宰杀耕牛。一个人的价值,往往不如一头耕牛。”

甘龙的话虽然残酷,但的确是事实。

木卓也是深有体会。

他之所以能够频频袭扰秦国,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秦国的百姓基本没什么抵抗。

手中没有兵器,力气又不大,身材瘦小,那就如同待宰的羔羊。

这也是为什么,匈奴骑兵往往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部落和部落之间又没有配合,却往往可以经过数年训练的秦军士卒打上个旗鼓相当。

纵观整个华夏,除了贵族世家吃的好,孩子长大也是人高马大的,绝大部分平常人,却都是如此。

司马错就是平民出身,更是深有体会。

“是啊,我七岁之前,都不知道饱是什么感觉。七岁之后,勉强给人打下手,才勉强饱腹度日,却也经常是有一顿没一顿。”

“所以说,想要改变一个民族的基因,让他从身体上强大起来,就需要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准。”

话虽然如此,但所有人都知道这条路的艰辛。

华夏一千余万人口,至少有半数都徘徊在温饱边缘。绝大多数人,很可能一年都吃不上一口肉。

终年杂粮野草充饥,身体素质怎么可能强。

“放心吧,虽然这条路漫长且艰辛,但是五十年,不,三十年内,华夏定然焕然一新。”

西征之前,甘龙已经在国内大面积普及玉米,土豆,地瓜等经过系统改良,产量极大提升的农作物。

只有这些基础的农作物数量上来了,百姓们不愁吃了,从而才能想更好的生活追求。

这是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我信老太师。”

司马错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