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抗战之逐日军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七章 诱敌(第1页)

当然现在有机会加入眼前的这支队伍也不错,邓子山相信,就凭和抗日大队今天这表现,日后肯定能够混出名堂来的。

现在投靠他们,说不定自己以后还能成为一个赫赫有名的抗日英雄。双方是郎有情妾有意,收编起来的自然是毫无问题了。

收编了邓子山部后,李汉的分队人数又增加了,而且还翻了倍。现在看来拿下围场的决定是正确的,又增加了一些和鬼子对抗的筹码。

每攻下一座县城就等于是获得了一个小宝库,围场这边又给李汉提供了不少的弹药,重机枪枪也多了四挺,迫击炮、掷弹筒林林总总加起来也有十多个。

加上之前在丰宁缴获的武器弹药和抗日大队自己的家当,总之接下来和鬼子打仗是不用为武器弹药的事情愁了,可以放开来和鬼子大干一场。

此外大洋又多了二十多万,当然大部分都是日本商人无偿捐献的。自从日军占领热河以后,除了直接民国夺取大量的现金、古玩字画之外,日本的商人也迅的布满了热河省的每一个角落。

有着军队的撑腰,他们基本上什么都做,粮食、油坊、布庄、酒店都有插手,整个人的市场都被日本商人控制了,然后从中牟取暴利。

如果把鬼子从热河强取豪夺到的财富比作是一座大山,李汉从鬼子手中夺取的这点大洋连一颗小树都算不上。

更何况日本还占领了东北三省,东三省可比热河富裕的多,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个奉天城的总资产就比得上四五个热河省。

可想而知,日本侵吞了多少属于我们的财富,更可气的的是他们利用从我们国家获取的财富,展军备,扩充军队,然后继续侵略中国。

大家不是老说‘叔叔能忍,婶婶不能忍’嘛!所以对于日本人下狠手,李汉从来不会心慈手软。

除了大洋之外,还缴获了几千块日元,李汉估计这些应该都是鬼子的军饷,只是还没来得及下去,就成了自己的战利品。

可以说只要李汉抗住鬼子山下义男大队的这次攻击,接下里部队的展就会进入快车道了,当然即使挡不住,有了这些钱,用不了多久也能够东山再起。

汇合三个中队的人员之后,李汉清点了一下人数,惊奇的现历经了两场战斗之后,自己部队的人数不减反增,已经从战前的两千人不到增加到两千四百多人。

这就是本土作战的优势,人员可以随时随地的补充。

哪像小鬼子,士兵死一个就少一个,想要补充,就要等待日本本土的补充兵到来,即便以日军的海军强大实力,来回所要消耗的时间也要一两个月。

原来的计划是在围场和鬼子决战,现在围场已经变成自己的地盘了,再在这里打就违背了自己的初衷了,再说围场的县城城墙也修建的不咋地,光是听这个县城的名字就知道了。

鬼子的部队又携带了炮兵,死守城门和鬼子决战,等于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李汉的脑子还没有坏掉,怎么会选择这条不归路。

有了决定之后,李汉也不在犹豫,带着大队的主力去迎击日军了。

当然这次鬼子不仅人数多,而且轻重武器齐全,和他们在阵地上野战,对于李汉的部队来说压力还是很大。

他的计划就是把鬼子引到自己设计好的阵地,打小鬼子的伏击。当然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鬼子又不是傻子,你在哪里设伏,人家就往哪里钻。

而且从承德到围场的基本上是一马平川,对于机械化程度高的日军来说更为有利。要是随便选一个地点伏击鬼子,那和打阵地战没什么区别。

李汉的计划是,自己带着大部队在选好的伏击阵地做土木作业,然后派出一个中队的兵力去伏击鬼子。

依着鬼子的脾气,被人伏击了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就算主力不会跟着伏击部队走,也肯定是要分兵的。

如果鬼子一直都不肯分兵的话,那李汉就把全大队的士兵都带上,跟在鬼子后面打他们。

“我去打伏击!”

伏击任务当仁不让的被三中队的王大柱抢到了手,林有志和高建虽然心有不服,可是他们手谁让他们没有一支骑兵呢。

当然除了三个中队之外,刚刚投诚的伪军也有几百人,但是显然邓子山的话语权还不高,在这个场合下只有听没有说的份。

况且就算他愿意去,李汉也不放心,倒不是李汉担心邓子山会叛变。而是这些人的战斗力他也是亲眼目睹过的,让他们去伏击鬼子那和让他们送死没什么区别。

不说其他两个中队长暗自下决心以,此战过后,就重点展骑兵部队。很快,领了任务的王大柱带着三中队数百人向鬼子的必经之路杀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