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烽火博物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35阴险狡诈(第1页)

“这不可能!”

杨云川彻底懵了。

加水变色,这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事。

现代的材料科学发达,某些瓷器还有会根据温度的变化,在表面出现不同图案。

但在古代,这就非同寻常了。

虽然也有各种传闻,考证下来几乎都是夸大其词。

这时候,林超又问道:

“杨大师,晚唐的时期,有日寇这个称呼吗?五代有没有?两宋有没有?”

瓷瓶还可以商榷。

那八个字的出现,真真让杨云川不知所措。

因为“日寇”这个词的出现,已经是近代。

此时,他的心在流血,脸如同火烧一般的疼!

在一旁的张书安,不甘心的说道:

“晚晴到民国年间,瓷器烧制工艺又做了很多改革。焦炭、鼓风机等等设备的出现,让炉窖的温度得到极大提高。”

“这个时期,烧制出来的瓷器,与古瓷截然不同。可是,桌上的瓷瓶工艺却是古瓷,你又怎么解释?”

林超确实有本事,否则就不会看破瓷瓶玄机。

但那又怎么样,他依旧无法解释瓶子的来路。

像这样来源模糊的文物,反而更有价值,更能引起注意。

林超不屑的说道:

“杨云川是阴险狡诈,知道了不说出来。至于你,本就是孤陋寡闻,不知道,也说不出来!”

“你!”

杨云川是有苦说不出来。

这个时候,他能说自己不知道吗?

那不是把招牌给砸了!

一声断喝之后,他再也作声不得,只能尴尬的杵在一旁。

林超傲然说道:

“抗战军兴,国土沦丧。只要是炎黄子孙,谁都愿意贡献一份力量。于是,越窑的一个传人,决定用古法烧制一批祭天净瓶,以换取军资。”

“没错,他就是乾隆年间被杀的窑工后代。当年,全家被流放宁古塔,直到光绪末年才返回华东,一直以烧窑为生。”

“这一批祭天净瓶,得到了化学家李培罗先生的襄助。只要倒入清水,就会出现驱除日寇、保家卫国八个字。”

“可惜的是,瓷瓶完工不久,日寇的飞机就来轰炸。除了少数提前赠送的以外,其余的全被损毁。甚至连窑工、李培罗先生也没能幸免。”

夏书梁的眼睛珠子一转,阴测测的说道:

“按照你的说法,这事情就死无对证了?你不要再狡辩了,这件文物绝对不是近代所有。”

说了那么多,无非是给自己脱罪。

这个林超,实在太狡猾。

可惜,他遇到的不止一个对手,而是一群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