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烽火博物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97文物鉴定会(第1页)

能到省博物馆参加鉴定的,无不是省内赫赫有名的专家学者。

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沉浸数十载,对各个时期的文物都有相当的了解。

因为都是熟人,立刻就聊开了。

“老金年初脑溢血发作,现在话都说不利落,今年会邀请谁来呢?”

“横竖不就那几个新秀,早些锻炼一下,今后也好接咱们的班。”

“火候还是差了,完全不如京城、金淮那些大所的人,还得再涨涨学问。”

省博物馆的鉴定会,一般会邀请9个专家。

只是,最末尾的那把椅子上,竟然坐着一个年轻人。

不过,这些专家也没在意。

来这里的人,大都带着自己的得意门生。

如果,有什么要紧事要处理,让学生顶替一下也是常见的。

终于,有人沉不住气了,笑着问道:

“小伙子,你是哪个专家的学生?”

能来省博物馆鉴定,这是一份殊荣。

很多人在背地里也存了一份计较,如果请的人不够那个身份,恐怕会引来非议。

林超笑着说道:

“我就是博物馆请来鉴定的。”

“什么?”

刚才还热闹的局面,瞬间就冷清了。

其余的8个人,用古怪的眼神打量着他。

顶多二十郎当的样子,步入社会也没几年。

就这样的二把刀,也敢和自己平起平坐?

有人的脸上,立刻露出几分怒火。

“省博物馆的在搞什么?要想捧谁,不用拿我们作伐吧!”

虽说年龄不能代表什么,但鉴定文物最需要的就是经验。

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的。

必须有实物作为对照,再糅合书本上的知识,一点一点的揣摩。

没有个十年八年的刻苦,根本不敢出来掌眼。

而且,鉴定文物不但要了解它所处时代的技艺,还要熟悉当时的文化。

更细腻的,如刀工、匠意,还需要细细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