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烽火博物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104场景布置(第1页)

面前这一堆扭曲的金属,并不如外表那么平凡。

它的型号是马丁139WC。

在1933年1月,该型飞机被花旗陆军航空队订购之后,赋予型号B-10B。

因为各项性能在当时很先进,马丁公司预计该型飞机最少能使用到1940年,而他们也一定会从连接不断的订单和维修合同中获利。

于是,马丁公司大胆的生产了300多架成品机,已经部分的半成品。

可就在1935年,老对头波音公司推出了B-17轰炸机。

它抄袭了很多B-10B的设计,并将之发扬光大。

因为是四发发动机,各项性能轻松地碾压对手。

花旗陆军航空队,立刻淘汰掉B-10B,并选用B-17作为长距离轰炸机。

马丁公司一夜之间从天堂摔进地狱,没有了资金来源,它很快濒临破产。

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将这些积压的B-10B低价处理。

国府空军于1936年订购了九架,并在抗战中相继投入使用。

1938年春,国府为了鼓舞民心士气,策划了一次超长距离的空袭作战,适合使用的轰炸机只有B-10B。

此时,残存的4架飞机,堪用的只有两架1403号、1404号。

最后,他们成功的到达倭国上空,并洒下无数的传单。

虽然这件事被倭国政府控制,但在民间还是影响甚深。

甚至著名动漫作者宫崎骏,也把它画在《宫崎骏杂想笔记》上。

“原来它啊!”

面前的飞机,并不是空袭鬼子的那两架。

虽然,飞机是在1936年订的货,但是第一批6架运抵华夏时,已经是1937年。

短短几个月以后,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

还没有熟悉掌握技术的飞行员仓促上阵,在一系列失误中,近一半的飞机被损失掉。

面前的这一架,就是夜航时撞到山上去的,4名机组人员全部罹难。

战争后期,鬼子的资源日益匮乏,便将它回收,准备再次利用。

只是运到华东时,他们战败投降了。

这一堆残骸被扔到港外的水里,直到80年代扩建港口才重见天日。

“型号:B-10B。”

“扫描结果:机体部分丢失。”

“结论:维修2万分,全比例武器模型1千分。”

林超不禁愣住。

这时候他才发现,飞机的发动机竟然还在,只是彻底的扭曲变形。

兑换商店中的B-10B,需要5万积分,这一波不亏了。

“修!”

He-111A-0,B-10B。

这两型飞机,全球已经找不到还能飞的了,自己手头的就是独一份。

“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