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建聊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七章 混江湖就三个字 抱准大腿(第1页)

“第一堆,三百二十五贯;第二堆,三百八十一贯;第三堆……”

在徐府的大院里,地上放着十几堆铜钱。这些是徐文山在县府捞回的油水中的一部分,而且是比较少的一部分,但这也足以让徐长水色变。

徐长水捞起一吊铜钱道:“皮货这么赚钱?我以前去沙县怎么没有发现?”

“时代变了,父亲,”徐文山道,“这次去当然不止做了皮货生意,在当地也做了些小生意。”

徐文山这次回家还有一个重要目的,那便是劝说徐长水辞退一部分佃户。

“父亲,我看家中佃户太多,才200亩地,根本用不到这么多劳力,不如辞退一部分。”徐文山道。

徐长水苦笑道:“你不懂的。”

若只是为了种地,别说80户,40户也种得过来。但现在这个局面,不是一朝一夕之间造成的。这些佃户大多世代都在徐家干活,谁家的儿子长大了,要成家了,就得分一块地走,因此徐家的佃户越来越多。

不管佃户多少,反正徐家跟佃户都是对半分粮食,所以佃户多了对徐家没有影响。若是把这些佃户辞退了,他们没生计了,就要出来闹事,所以徐长水才说徐文山不懂。

徐文山道:“我打算从山里修一条引水渠到村里,父亲要是不放佃户,我这里便会缺人手。”

徐长水忍不住反驳道:“傻孩子,修水利得花多少钱,你心里有数没?”

徐文山指着地上的钱道:“这些还不够吗?”

徐长水语塞,又道:“那是县里长官该做的事,你贸然出这个头作甚?”

徐文山道:“县里长官不管事,我们自己得管自己死活呀。父亲,你就相信我吧。”

徐长水看着自己这个儿子,觉得他真的长大了。

他同意了徐文山的请求,很快,徐家裁退佃户的消息就传遍了全村。将近40户佃户被迫离开土地,流离失所。整个鹿鹤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动荡。

……

吴义这几天的生活,仿佛从地上直升天堂,又从天上忽然跌到了泥地里,整个掉了个个儿。

他为了争夺那5贯钱的彩头,跟本村牛双喜的姑娘牛花花结了婚,还是入赘,结果因为没拿到冠军,这姑娘不但不跟自己同房,还每天在自己面前撒泼耍赖,又要赶自己走,又天天紧盯着自己不让自己走。

后来,徐文山忽然办了个鹿鹤沟弓术俱乐部,每天打打猎,就有丰厚工资拿,那婆娘虽说将信将疑,总算停止了哭闹,不过要求他半个月之内必须拿出真金白银来,不然就休了他。

这半个月过去了,确实是有真金白银到手,那婆娘看见吴义捧回一堆的钱,几乎要乐疯了,可是吴义马上告诉她,以后再也没有这样的好事了。

徐公子的粮油行,忽然就不收猎物了。以前还好,郭家还会收猎物,现在郭家直接去徐家粮油行买肉,猎人们简直断了生路。

像吴义这样断了生计的,鹿鹤沟有太多了。他找到了李大壮和雷老虎,商量以后的路。

结果他发现,李大壮根本不为钱发愁。

“我爹做了俱乐部的教官,每个月有一百多文薪水拿呢。”李大壮说。

“教官?有谁去俱乐部学弓?”雷老虎问。

“可多了。前些阵子村里人不是看猎户们挣钱多嘛?都送他们家的孩子来俱乐部学弓,可舍得给拜师礼了,还有自己来学的。”

吴义质疑道:“现在不是休猎期了吗?他们还觉得打猎能赚钱?”

李大壮说:“休猎期也只有两季啊,每年春、秋,若是去打打猎,能赚好多钱呢,他们又不是像咱们,指着这个吃饭,他们就是想赚赚外快。”

吴义和雷老虎相视苦笑,没想到这些成天种田的农民,居然在打猎一道上反压他们一头。那些学弓的小孩现在不行,但他们知道,在靶场里练上一两年,弓术绝对进步神速。而自己还要担心吃喝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