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护国公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章 借兵剿寇(第2页)

“之前朕集北方之兵,尚且不能守住北京,卿有何策可收复京师?其有数十万大军,卿有多少兵马?其辈皆百战之余,卿之兵马有多少能与其匹敌?”

崇祯喝着茶说道。

“呃,陛下,臣等忠义之精神可抵百万大军!”

张若麒大义凛然地说。

然后崇祯手中茶杯飞出,连同半杯茶水一起砸他脑门上。

“朕问你有多少兵马!”

崇祯咆哮道。

“回陛下,关门总兵高第所部尚有约万人,平西伯所部四万余,总计冀东可集之兵五万略胜,只是高第所部皆是仓促征集,守城或许尚可,野战恐怕一触即溃,平西伯所部倒是精锐。”

黎玉田小心翼翼地说。

“说真正能打,能与其野战的,别说什么精锐,边军之糜烂朕亦非不知。”

崇祯说道。

“这个,不超过一万。”

黎玉田老老实实地说道。

实际上他也是夸张了,关宁军也就比高第那些民兵强点,真正能打的就吴三桂的那几千家奴,这点人就连守山海关都很玄,真要反攻夺回北京那恐怕就真得指望张若麒那忠义之精神可以感动上天了。

实际原本历史上吴三桂在初期也是被李自成按着打,野战被斩首三千级,后来不得不困守山海关,而且守得形势危急眼看就撑不住了,他才不得不跑去亲自求多尔衮,然后多尔衮加入战场。清军的加入使双方合兵之后单纯兵力就已经远远超过李自成,这样才导致了李自成的兵败,老李可不是什么几十万大军进攻山海关,他的兵力不足十万,真正的精锐也就三万左右,而多尔衮是带着八万,吴三桂和高第两部加起来五万,兵力不足是李自成在山海关兵败的主要原因。

“那尔等拿什么夺回北京?”

崇祯喝道。

“陛下,陛下,臣还有一计,乃临行前王督师所托转奏陛下。”

张若麒擦了把脸说道。

“说!”

崇祯说道。

“借兵剿寇,向建奴借兵!”

张若麒赶紧说道。

“呃,那鹊巢鸠占怎么办?”

杨庆一脸纯洁地愕然道。

“断不至于此,建奴所欲者无非财物而已,最多再割些土地,而闯贼所欲者我大明天下也,若效宋辽之例以宣大割与建奴,双方以长城及雁门关为界,然后饵之以财物,换取其出兵相助,则定能夺回北京,另外可借此机会与建奴议和,以后互为兄弟之邦互不侵犯,而我大明则可集全力以讨平叛逆。”

张若麒说道。

崇祯默然不语。

理论上这的确是可行的。

当然,这是对士绅来说,因为这样做的最大问题,就是杨庆所说的清军来个鹊巢鸠占,但这个问题对于士绅们来说并不是问题,因为他们可以向清军投降,而倒霉的只是大明皇帝而已,他们不会有损失,他们无非就是换个主子,只要这个主子还用他们那换个又何妨?对他们来说多尔衮再坏也坏不过李自成,如果他们之前还对李自成有点幻想,但现在随着各地打土豪愈演愈烈这种幻想也已经荡然无存。要知道此时甚至可以说几乎所有顺军控制区都已经开始打土豪,那些被李自成任命的地方官,到任后几乎第一件事就是把当地土豪劣绅揪进大牢,这已经完全不往好草赶,完全就是依旧流寇而已了!

建奴又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