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代号惊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四章 惊闻(第2页)

老常答应一声就离开了。

柳伯钊继续在屋里踱步。

他在脑子里检讨最近的工作中是否出了纰漏,从而引起敌人对大寒的怀疑。他把最近的工作像过筛子一样过了一遍,觉得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疏漏。但是,这并不表明他对今天发生的事一点都没有准备。

事实上,柳伯钊对一直以来组织上过度使用大寒已经感到有点担心了。敌人不是傻子,一次、两次吃亏,可以忽视,三次、四次之后,他们就会发现一些蜘丝马迹。

可是,从另一个方面讲,地下党这边也有难言之隐。地下组织几次遭到破坏,本来就为数不多的内线,不是暴露了,就是被叛徒出卖了,不是被迫撤退,就是被捕了。现在,处在敌人内部关键位置的内线只剩下大寒一个人了。在这种情况下,不向大寒要情报,又能向谁要呢?而大寒传出来的情报又是如此重要,不能不用。只是长此下去,早晚要出事。

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鞋。这一点,柳伯钊也不是没有考虑过

难道今天大寒真的出事了?

这时,柳伯钊停下了脚步。

他忽然想到了那个尚未启用过的内线:是不是该到了启用惊蛰的时候了?

他随即想到,八年没有启用了,不知道他现在的情况如何?是不是还在坚持原来的信仰?

虽然第一代谷雨对惊蛰非常器重,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人总是会改变的,尤其是在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谁能保证他现在还是不是自己人,或者他已经忘记了自己的使命,只想做一个平头老百姓?

不过,柳伯钊马上又想到,第一代谷雨杜重文曾说过“不到关键时刻,不要轻易启用惊蛰”的话,在告知下一任谷雨时,杜重文也只是告诉了惊蛰的代号和启用暗号,却只字不提惊蛰的真实姓名,说明杜重文已经做好了让惊蛰长期潜伏的打算。

对第一代谷雨,柳伯钊是非常钦佩的,对他的眼光,柳伯钊也是充分相信的。

这是否意味着这个一直蛰伏的内线确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柳伯钊下意识地从烟盒里拿出一根烟,夹在手指里,却没有点着。

他继续想到,即便这个惊蛰现在还是我们自己的人,可是从年龄上来看,他还是比较年轻,如果按照正常的发展,他现在在警察厅里未必能担任什么重要的职务。再说了,警察厅对日军司令部的情况不可能太了解,这件事他未必能帮得上忙。

不到关键时刻,不要轻易启用……

现在是否到了关键时刻呢?如果大寒真的暴露了,对哈尔滨地下党,甚至对整个哈尔滨地区及其附近的抗日组织来说,都是一大损失,这难道还不算是关键时刻吗?

可是,如果事情不是这样呢?倘若这次的事件只是一次意外呢?日军司令部出事了不等于大寒暴露了,可能出事的是其他人,和大寒没什么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贸然启用惊蛰是否合适呢?

这些念头在柳伯钊心头盘旋,让他迟迟拿不定主意。

他看到手指上夹着的那根烟,还没来得及点火,已经被他捻成了两截。

他把两截断烟扔到桌上。

莫急,莫急。柳伯钊在心里对自己说,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冷静。处在他这个位置上,一个仓促的决定,就可能导致无可挽回的损失。

还是再等等吧,等到把事情弄清楚了再做决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