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唐侠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十一章 归德郎将强助力(第1页)

楚州·淮阴郡

“世子殿下,一切就绪。可以出发了!”一个三十来岁,穿着唐朝四品军服将军对李秉说道。

他个头不高,皮肤黝黑发亮,身材壮实魁梧。这人朝得了李秉的授意,朝岸边比划手势。

码头上的汉子将三个缆绳锁套从木桩上解下,大船缓缓飘离港口。

“哗!哗!哗!”三页大帆从桅杆上落下,一阵风来将帆吹的鼓鼓囊囊。耽搁了两天,李秉终于出海了。

这事情还要从盐城之变说起。

倪裳不知所踪,刘二瞎遇刺身亡。原本一帆风顺的计划,忽然生出巨大变故。

李秉也来不及调查倪裳是否出港,也不想去管杀刘二瞎的幕后真凶。既然海上有异象的事情已经传开,他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尽早出海,找到韩叔父,不要节外生枝。

在盐城码头转了一圈,发现这小小的盐城港的确“黑船横行”,除了刘二瞎,还有另外四个蛇头,他们管理的暗舱黑船,大大小小有四十来艘。

在这个地方,只要你有钱,远到狮子国(斯里兰卡)、天竺,三佛齐(马来西亚),近到新罗,扶桑,虾夷,统统都能安排。可唯独天孙国,只有刘二瞎一家可去。

这样的原因不少,主因有三点:

一来,出海都要靠信风相助,而天孙国所在位置,不管是夏季还是冬季,从大唐海岸出海都并不完全顺风向。这样航行,太耗时,并不如其他航线来的赚钱。

二来,天孙国本来就是一群未开化的“野人”,实在没有什么值得贸易的地方,去这些群岛的人更少,不值得专门养一批人开这个航道。

三来,就是这片东海海域,从盐城出发,直到天孙国,一路上连可以落脚的礁石海岛都没有,若遇上台风则避无可避,实在危险。

李秉也尝试出高价,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可这地方的的确确没有人能安排去天孙国的黑船,知道“南驼岛”的水手,更是没有。

“算了!鼠有鼠的洞,龙有龙的门。既然私船不行,咱们不如大大方方坐官船!”李秉心中一横,从盐城出发,往楚州的治所“淮阴郡”。

原本大约是七个时辰的脚程,李秉和日麦的千里良驹驾的飞快,仅用五个时辰赶着天黑前便到了。

二人进了城门,一不投栈,二不吃饭,直奔楚州太守府大门。

李秉翻身下马,将缰绳交给日麦,一个箭步塌上台阶,冲到府衙门口。

原已是过了政务的时辰,这会儿太守府只有两个守门的衙役。

两人看着李秉冲门,又见他年纪不大,衣着简单,刚要拦下,说不定还想来一顿教训,没曾想,李秉立在门口,从怀里掏出王府的印信,往衙役手里一掷。

“去!知会太守大人,襄王世子李秉有急事求见!”

当差的小老弟起初还有些发懵,直到看见文书上朱红的王府玺印,连文书的内容也没敢看全,连忙招呼李秉稍等,转身将大门开了缝,自己先进去报信。

没过一会,还没见到太守的人影,两扇黑漆大门先被打开,太守和师爷亲自出门相迎。

到了厅堂,一番短暂寒暄。

太守还说自己曾是京官,刚刚升任楚州太守不久。年前的时候,还和同僚去襄王府上拜会过,只是那时候没见到世子。

李秉算算日子,正好是自己在梁州褒教的那几日。

说完家常,他开门见山:“有些急事,需要出海去往天孙国的南驼岛,可是实在找不到去天孙国的船,只能来太守这里碰碰运气,看有什么解决办法。”

太守大人倒是为人谦和,既然一切文书齐全,自己也乐意结个善缘。好声好气的询问李秉缘由。

隐修会的事情自然不能外泄,李秉一时也编不出什么谎话来,只能说:“事关重大,不宜外传。”

太守和师爷略微安排了下,便让李秉稍等,又得知李秉二人还没用膳,便让厨房备了些饭食,又怕李秉吃不惯,还从酒楼里点了两道菜做点缀。

李秉暗道这太守的心思也太细腻:自己厨房做三道菜,酒楼里两道菜,既不会太过铺张显得他是贪官,也不会过分寒酸让李秉觉得怠慢。

饭菜才吃到一半,师爷找的人已经来了太守府。

那是一个年近三十的中年男子,个头不高,皮肤黝黑发亮,身材十分壮实,坚实的上臂怕是比李秉小腿还粗的多。

他身穿朝廷鳞甲军服,每一个鳞片都打理的十分光亮,显得精气神十足。

“微臣,楚州归德郎将,唐麻生,参见世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