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来1988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84盼人买药不盼人生病(第1页)

别说在县级市,在旅大、盛京这样的大城市里,民营药店眼下还很少。

蓝城市眼下只有一家国营药店,名字不叫药店,而是叫蓝城药材公司,分别在南街、人民路各有一家。

因为没有竞争对手,他们也不太讲究经营,营业员们也都跟火车站的售票员似地,一个个都拽拽的。

陈凡有个高中同学就在药材公司上班,很多同学都羡慕的不得了。

因为,当下最好的单位并不是工商税务、公安银行之类的,而是邮电局、粮库、石油、药材公司这些。

当然,这会儿也有一些打药店擦边球的商店商行。

比如康德记、荣华堂等几家,他们的经营范围仅限于中药饮片、保健品,偶尔偷偷卖点中成药。

毫无疑问,眼下是蓝都药店最好的时机,上下游都没有对手。

得知陈凡的宣传计划后,陈波和大海都挺高兴。

大海更是兴奋不已:“好啊!要不我再写点东西吧……”

“写啥?”

陈凡知道大海是文艺女青年,没事爱写点什么。

“还没想好呢……”

“他好我也好,一个传染俩!”

陈波在一旁拍手:“这个好,就像电视里演得一样。”

“哈哈,乱说的。大海啊,你不用文采飞扬,就找点宣传健康生活、健康常识的资料,整理整理,咱们印刷成小册子。”

“好的。”

“然后再刊登咱们药店的产品,争取每个月出一期。”

陈凡这等于把小广告的策略提前用上了。

若干年后再用是庸俗,眼下用是时髦。

粮店得知陈凡他们的宣传计划后,也很支持。

“正好,我们可以一起宣传。”

“好啊,你们大概想宣传什么呢?”

“这个……”等陈凡具体问的时候,魏主任反而说不出了。

“我到你们粮店看看吧,说不定会有什么想法。”

“好啊,欢迎啊!”

陈凡和大海一起在粮店四下转转。

大海满脑子的诗情画意,却想不出有什么值得宣传的东西。

陈凡想了好一会儿,也没想出。

直到看见柜台里摆放的各种杂粮,这才灵机一动。

“你们现在还卖杂粮啊?”

魏主任一脸的无奈:“没办法啊,主粮是国家定价,又赚不了几个钱。”

“那我帮你们多卖点杂粮。”

“怎么宣传啊?”

“其实挺简单的,多吃杂粮对身体好嘛,咱民间不说了吗,多吃五谷杂粮百病不侵。”

“对,有道理。”

其实“多吃五谷杂粮百病不侵”,都是早年的大人们为了哄孩子吃饭,随口胡诌出来的。

哪知若干年后,专家发现这确实有科学道理。

眼下的精制大米白面,都是高GI食物,也就是升高血糖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