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人在三国,开局召唤猛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二章 西北大捷(第1页)

长安城西门,几道哨骑如风驰电挚般呼啸而过。

长安城乃是天子脚下,平常日子里如果纵马驰骋,必定会被抓到京兆府里面重重的打板子。

随着哨骑奔入城内,顿时间尘土飞扬,街边的小贩见状赶紧手忙脚乱的将摊位摞开,而旁边的士子百姓纷纷驻足围观。喜欢凑热闹的习惯自古便有。

飞骑中,一名领头的士卒背后插着一支令字小旗,口中不断的嘶吼道:“大捷,大捷!西北大捷!”

其余的哨骑见状,亦是大声嘶吼:“大捷!大都督刘锜大败西凉韩遂,斩获一万八!俘虏八千人!”

“大捷!大都督刘锜大破羌人彻里丹,斩获两万人!”

“大捷!大都督刘锜攻克天水、安定,陇西三郡!”

随着捷报入城,身为京兆尹丞的杜畿,在听到手下衙役通报的消息后,不禁喜出望外。

随即,杜畿急忙将府衙内所有的人全部派出去报捷。顿时长安城内四处响起捷报声,百姓们纷纷奔走相告。

不久之后的大街小巷,酒肆茶楼里已经流传出,刘锜月下破羌人,魏延孤军斩蛮将的奇闻趣事出来。

顿时惹得长安城的老老少少们津津乐道,茶余饭后间都在讨论,甚至于城中的文人士子都恨不得弃笔从戎,投奔军旅之中。

未央宫大殿之上

刘协正在与诸大臣议事。

近日以来刘协苦在心中,自从刘锜率兵出征以来,自己就没有收到任何的战报,对于前线的战况也是急在心里。

长安城的国库内也已经见底,众大臣的俸禄都拖欠了一个月,刘协自己更是以身作则,每日三餐改为两餐,并且每顿不能超过两个菜。

刘协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当上皇帝以后,居然吃不上三个菜,这让刘协深深的陷入到自我怀疑当中。

自己当初分化马腾与韩遂的决策,是不是做错了?

端坐在未央宫的龙椅上,刘协紧紧的皱着眉头,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不断的自我反省,对于殿内的文武大臣的上奏,也是心不在焉。

“陛下!”

身为大司农兼内阁次辅的李善长正在殿内说的口干舌燥,见刘协心不在焉的样子,连忙提高了自己的声音。

“臣之前就劝诫陛下,此时讨伐韩遂还为之尚早,待明年秋收时,在出兵也来得及,现如今刘都督西征以来,没有任何的战报传来,国库也已经见底,陛下不如就下诏,让西征的将士撤回吧!”

这番急剧冲击力的话,顿时就像一滴水掉进了油锅一样,未央宫内顿时炸开了锅!

身为次辅的姚广孝怒声道:“荒唐!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韩遂如果不灭,必然会越来越强大,请问大司农到时候该如何制之?”

听到姚广孝的反问,李善长不甘示弱,站出来反驳道。

“如今大都督西进讨伐韩遂,至今未见任何的战报传来,国库已经空虚,大汉已经经历不起任何一场战败!现在不撤兵,到时候国库无粮供应前线,军中必然哗变!到时候姚廷尉你可以付得起这个责任吗?”

说罢,李善长举了举手中的笏板,对着殿上的刘协,高声进言道:“陛下,忠言逆耳!臣只愿意大汉昌盛,实在是看不得陛下受到奸人蒙蔽啊!”

刘协望着激动不已的李善长,心里顿时也犯起了难,韩遂壮大必须遏制这是事实,国库中已经无粮继续供应前线,这也是事实。

姚广孝和李善长的争执其实并不是党派之争,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意见不同,李善长的思想保守,不打无准备的仗,而姚广孝喜欢兵行险招,只有有百分之五十的机会,姚广孝便会毫不犹豫的出手。

刘协正准备出声,阻止这场争辩。

一旁的姚广孝却是忍不住,大声说道:“李善长,朝堂之上,岂可容你在这里颠倒黑白,谁是奸人!如果不出兵,韩遂就会雄踞雍凉,时时刻刻惦记着长安,到哪时,你李善长可以付得起这个责任吗?”

“够了!”

每次上朝,基本都是这个场面,刘协只感觉到一阵头疼,连忙制止道:“两位爱卿都是朕的股肱之臣,大汉朝的重臣,两位爱卿勿要在起争执!”

“陛下!”

此时宦官曹不成呼喊着,急匆匆的跑到殿门,刚刚入殿就看到怒气冲冲的李善长与姚广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