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人在三国,开局召唤猛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四章 居安思危(第1页)

一个成熟的帝王需要学会居安思危。

一个合格帝王的嗅觉,需要像豹子一样敏锐,迅速的找到危险的源头,并且消灭在萌芽当中。

宫内从来都不是一个圣洁的地方,想反,这里有着天底下最寂寞的人,宦官们拥有一个残缺的身体,却无法生育后代,只能追求权力,依附皇权,渴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刘协没有说话,只是眼睛冰冷的看着早已经奄奄一息的曹不成,眼神里没有一丝一毫的怜惜。

“拖出宫外!永远不得入宫!”

说罢,刘协便直接头也不回的起身离开。

不知从什么时刻起,自己的心也变的如此的冷酷、无情,重生在这个残酷的时代,成为一个帝王,是何其的幸运,但也是何其的不幸。

大汉百废待兴,自己敢有一丝的懈怠?敢有一丝的心慈手软?

刘协一个人缓缓的走在前往上书房的路上,眉头紧皱,脑子里不断的思索些什么,而身后尾随的羽林军将士和小宦官们亦步亦趋,战战兢兢,生怕一个不小心触犯到这位大汉的帝王。

“自己是一个合格的帝王吗?”

刘协在心里这样发问自己,但没有人可以为自己解释,自己心里的想法,也无人可以宣泄,或许这就是称孤道寡所付出的代价吧。

刘协不介意放权,但那必须要经过自己的同意,而对于哪些自作聪明的人,刘协的心里是绝不会心慈手软!

刘协喜欢的是,哪些喜欢做实事,有真学问,有好的品德,一心为民为国的人,不管是武将还是文臣,他都乐于倾听,乐于放权。

“陛下,杨太尉求见,不知陛下是否宣召?”

站在刘协身后的羽林军统领裴元绍,小心翼翼的说道。

“噢,宣太尉到上书房觐见。”

刘协不假思索的说道,但心里不免还是有几分好奇,刚刚在朝堂之上,这位文官之首的杨太尉,几乎是一言不发,现在已经下朝,况且今天内阁没有重要的议事,这个时候前来觐见,虽然不知所为何来,但想来必有深意。

没一会儿,刘协便已经走到上书房中,端坐在书房的案前,刚刚坐下没一会儿,太尉杨彪便被裴元绍请进上书房。

“臣,杨彪参见陛下。”

“起来吧。”刘协摆了摆手,吩咐道,“给杨太尉搬个胡凳来。”

旁边侍奉的小宦官,急忙给杨彪搬来一个胡凳。

杨彪连谢都没有道一个,直接一屁股坐下。

那名小宦官也不敢让他谢,曹不成的前车之鉴,现在还历历在目,急忙肃手退至一旁。

“爱卿,不知有何要事?”刘协端坐在案前,缓缓发问道。

闻言,杨彪却没有言语,只是环顾四周。

刘协挥了挥手,上书房内的小宦官急忙退下,裴元绍亦是疾步走出殿外守卫,按住刀柄,在周围虎视眈眈。

望着眼前的天子,杨彪沉声道:“凉王!”

闻言,刘协的心里顿时咯噔一下,难不成连杨彪都不同意自己此举?难道刚刚在大殿之中,杨彪身为太尉为了照顾自己的威严,故而不出声进言?

皇帝虽然九五之尊,一言九鼎,但杨彪身为三朝老臣,更兼救驾之功,刘协的心里早已经将杨彪当作自己的师傅,如果杨彪都出言劝谏,自己不能不掂量其中的分量。

杨彪起身,躬身道,“现如今陛下已经册封皇叔为凉王,已经不可更改,但臣有一言要劝谏陛下!”

闻言,刘协的心里重重的松了一口气,听杨彪话里的意思,对册封刘锜为凉王,虽然并不是十分的赞同,但起码不是强烈的反对。

“爱卿乃是朕的股肱重臣,在朕的心中爱卿更是朕的老师,爱卿有何劝诫之言,都可以畅所欲言。”

刘协的话音刚落,只见杨彪整理衣服冠袍,肃然跪倒,“陛下!请恕臣直言!”

“爱卿,你这是做什么!快快请起有什么劝诫之言,朕一定洗耳恭听。”

杨彪依旧跪着,抬头看向刘协正色道:“臣,请求外放雍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