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步入深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五章 反击(第1页)

——船尾星区

——船尾座σ

因为所处位置开发价值太小,除了少量观测设施和引导航标,船尾座σ并没有太多的人造天体。

至少表面上如此。

而现在,这颗位于船尾星区中部的恒星,成为了船尾星区仅剩的一小部分恒星之一。

因为价值太小,哪怕是特毕亚斯联邦,在入侵时也没有把这里当回事。

而此刻,这里,成为了奥尔瓦帝国反击道路上的一块坚实的跳板。

船尾座σ恒星的日冕层中,突兀地出现了几处微弱的空间波动。随后,隶属奥尔瓦帝国“长剑”军团的舟桥部队缓缓浮现。

这支部队出现后便迅速展开,快速构建星门,引导后续舰队快速抵达。

对于奥尔瓦帝国和特毕亚斯联邦来说,舰队长距离跃迁并不是什么难事,虽说星门构建的跃迁通道更稳定,但一般来说,这点距离还架设星门确实有点多此一举。

但是,舰队自行跃迁也有其弊端。

进行长距离跃迁,因为运算量较大,因此对于进行跃迁的舰只的计算机核心要求比较高,不利于舰队随后执行的高强度、长时间的作战任务。

另外,进行长距离后,舰队的反应堆核心负荷较大,对舰队接下来短期内的火力和机动性能都会产生影响。

况且,根据各个观测站的观测数据,受帝国向其跃迁的多颗恒星影响,特毕亚斯联邦普莱尔行省和辛卡皮行省境内空间波动尚未稳定,空间曲率环境不是非常适合大规模舰队的抵达,舰队最好等待目的地空间更稳定时再出发。

因此,本着最大限度地杀伤敌方单位的原则,指挥部最终下达了在前哨基地构建星门,进攻部队先到达前哨基地,再由星门跃迁至敌特毕亚斯联邦境内的命令。

舟桥舰队展开后不久,“长剑”军团的主力便根据引导信标到达了各预定位置。

各舰队集结后,便开始以日冕层为起点,迅速向外放射。

“长剑”军团主力到达后,“堡垒”军团主力也开始到达。

“长剑”军团以快速进攻著称,进攻迅速、果断,能以较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成果,而在关键时刻,也能不计生死地向目标冲击。

而“堡垒”军团则以防御为主,其舰队配置也以此为依据,偏向防御和驻守。由“堡垒”军团驻守的位置,即使以数倍的优势兵力予以冲击,也很难成功突破。

也正因如此,本次计划中,“长剑”军团会首先打入特毕亚斯联邦,而“堡垒”军团则会负责对交通要道的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