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明末第一枭雄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三章领不到粮食(第2页)

寅时三刻到了,随着一阵悠长的钟声响起,杞县的城门打开了,各支队伍的押解官兵,争先恐后的冲了进去,希望早一点领到口粮!

张小旗领着四名士卒,拉着仅剩的一辆牛车,也进城领口粮去了。

其余的人,则四处捡拾干柴,架好了铁锅,只等粮食一领回来,立刻熬粥充饥,饱饱的吃上一顿!

上午辰时,张小旗几人没有回来!

上午巳时,张小旗几人没有回来!

正当午时,其他队伍的领粮车陆续回来了,炊烟也相继升了起来,张小旗几人还是不见踪影,这是什么情况?

一直到了未时三刻,日头已经偏西了,才见到张小旗几个人的身影,可是情况却很不好!

几个人鼻青脸肿的,身上的衣服都撕扯破了,走路还一瘸一拐的,牛车上却是空空的,一粒粮食也没有!

“张大人,出什么事了,粮食呢?”

“天啊,没有粮食,就要饿死人了!”

……

人们纷纷围拢上来,七嘴八舌的询问着。

张小旗脸色铁青,一言不发,还是随行的几名士卒,诉说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他们一行人进城之后,很快找到了县衙,未想县衙大门紧闭着,门口无人当值,敲打也无人回应!

只好在门口苦等着,一直等到了辰时,县衙大门这才打开了,大小官吏们开始办公。

杞县县令、县丞都没有露面,负责接待武官们的,正是那位李主簿,一个身形略瘦,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给批了公文,盖了大印!

张小旗等人拿着公文,到杞县库房去领取物资,那知负责的小吏看过公文之后,硬说里面没有粮食了,只给了两袋子发霉的草料,连牲口都不会吃,又何况是人呢!

张小旗脾气火爆,与之争执起来,先是口角,而后撕扯,最后发展到拳脚相加!

可是对方人多,张小旗一方人少,又不能拔刀拼命,结果吃了大亏,被揍的鼻青脸肿赶出来了!

回县衙去告状,那位李主簿却推脱不见,其余小吏又做不了主,张小旗又气又无奈,只好返回来了。

“库房里明明有的是粮食,那几个小吏就是不肯给咱们,他们就是诚心的!”

“说来也怪了,别的队伍大都领到粮食了,干嘛要难为咱们呢,咱们又没有得罪之处?”

“明天再进城,找李主簿问个清楚,这公文不能白批吧?”

说话之间,士卒们扔出一份公文来,已经被撕成几片了,上面清楚的写着:

‘准许北直隶-河间府丙字第二百三十八队移民,从本县领取麦子八十斗、高粱四十斗、干菜两筐、盐十五斤、猪一头……以及生活用品若干!’

见令既发,不得耽误!

主簿:李顺哲。

大明万历四十七年-七月二十日!

左边靠下位置,还盖着鲜红的杞县县令大印!

(古代文书,皆是自上向下,自右向左书写,故而印章在最左侧。

如果您买到一本,自左向右书写的古籍,或者印章在右的字画,恭喜您,百分之百赝品!)

白纸黑字,清清楚楚,为何就领不出粮食呢?

张小旗想不明白,几名士卒想不明白,其他人更想不明白了!

“你们找李主簿批公文之时,他可曾暗中索取钱财?”薛羽就在旁边,一直用心聆听着,隐约知道问题所在了!

“姓李倒是暗示了,让我们出门在外灵活点,一定要多交朋友,仗义疏财,可这一路行过来,大家的钱财早就用光了,兜里一枚铜钱都没有了,又如何仗义疏财呢,当场就让我给顶回去了!

李主簿没多说什么,当场就给批了公文,薛小兄弟的意思,我们领不出粮食,是李主簿暗中做了手脚?”

张小旗似乎也明白了一点,拿起公文来反复端详着,却是越看越糊涂了!

字迹清晰,内容详细,数字无误,落款、大印也都齐全的,究竟那里有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