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1章 百万贯(第3页)

在种建中身旁,明远则悄悄地舒出一口气:总算是安抚好了种师兄。

“小远。”

过了好一阵,种建中才慢慢出声。

“嗯?”

明远以一个鼻音作为回应,似乎也正沉醉于这份舒服中。

“虽然愚兄已经通过了铨试,但具体差遣约摸还需多等几日。”种建中斟酌着说,“这几天刚好可以陪你在东京城里转转。”

“那太好了!”

明远依旧闭着眼,却笑得春花般灿烂。

这时节也确实最适合出游,春光正好,天气不冷也不热。

汴京城外金明池从三月初一至四月初八3,向汴京百姓开放,士子与庶人都可以游览这座皇家园林,便为开封市民多添一个赏玩春色的目的地。

而三年一次的朝廷取士,拔擢英才,也在三月末时得了最终结果。

前次礼部试上榜得中进士的考生们,参与殿试后,由天子亲自裁定座次,圈定头名状元,二三名榜眼,以及前十名一甲进士及第的名单。

这次科举考试的结果就算是最后尘埃落定了。

消息传出,福建士子蔡卞,十八岁的蔡卞被钦点为头名状元。

蔡卞的胞兄蔡京,名次虽不如亲弟弟,但也有一甲进士及第。福建蔡氏,一门两进士同时登科,在京中顿时传为佳话。

市井中也有人玩笑,在议论蔡卞会不会因为名次比胞兄高,就甘愿把这状元之位让给哥哥。

当然,也有人在议论蔡京会不会像他的福建老乡章惇一样,因为名次不如弟弟(侄儿)4,就干脆地放弃今次考试的结果,等上三年再战。

虽然外头传言纷纷,蔡氏兄弟却全然不在意。

蔡卞在庆幸自己考中了头名——他是王安石内定的女婿,如果没能拿到个好的名词,他家老丈人势必也面上无光。

而蔡京城府更深一些,他深知这“进士及第”只是一块敲门砖,只要过了这一关,理想的仕途前程便会在自己眼前缓缓铺开。

有些人就缺了这“进士及第”的功名,一辈子距离那中书检正差着半步之遥,比如现在的三司使薛向。

而蔡京只要过了这一关,他的注意力就绝对不会再放在科举和名次上。

只是,表面文章还是要做的。

新科进士们显示需要朝见天子谢恩,然后便是跨马游街,随后是齐赴西城外的御苑,参加三年一次的天子赐宴——琼林宴。

蔡京与蔡卞兄弟朝见之后匆匆下来更衣,换上七品服色的绿袍,戴上官员才戴的平脚幞头,准备待会儿的跨马游街。

一众进士们更衣的地方乱纷纷的,宫中小黄门与仆役们在新科进士们之间穿插来去。

蔡卞竭力掩饰心中的欢喜,只装作没事人一般,随手整理自己新上身的绿袍。

谁知这时一名宫中仆役朝他这边挤过来,连声道:“状元公,状元公——”

仆役手中抱着一盆名品牡丹,当中一枝,枝头盛放着硕大的层叠花瓣,鲜艳的红色花瓣边缘,渐变成为金黄色,宛若所有层叠的花瓣都镶了一道金色的花边。

蔡卞一眼瞥见这一本牡丹,忽然想起有人曾经说过的,要以牡丹贺他高中的话。

只是……蔡卞左右瞧瞧:这是宣德门内,是皇城内啊。

那人竟然能将这盆牡丹花从宫外送到皇城内,这本事不可谓不小。

“状元公!”

蔡卞身边的一名小黄门凑趣,问:“这朵牡丹开得如此之好,状元公不妨簪着跨马游街,琼林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