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6章 百万贯加更(第2页)

他这总算是将功抵过,能够抵过当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看盗版的失误啦。

而种建中和蔡京等人则对明远口中的“传媒集团”很感兴趣。

“小远,‘集团’是什么意思,是行会吗?而你是这行会里的行老?”

种建中挠着头猜测。

蔡京不以为然:“不算是吧,远之可是都掌握着这几家的干股的。”

明远点头,算是同意蔡京的说法:“‘集团’里的这几家,虽然不都在我名下,但都是我能够控制的。”

他能够控制的这些刻印坊,之间就不应存在直接和正面的竞争了。

明远让他们各自负责一块。有的专门刻印书籍,有的专门印报纸,有的专门印制仿单……各作坊之间,工匠也可以相互调动,擅长快速排版的去印报纸,喜欢美化版面的去制仿单,专门严谨校对从不出差错的去负责校对书刊……

另外,专门制作铜活字设备的作坊也被分出来,形成一个单独的作坊。

而这作坊是最忙碌的,没有之一——实在是因为铜活字的需求量实在太大。一再扩大规模之后,订单还是已经排到了中秋之后。

当然,市面上不少铜件作坊已经开始模仿制作铜活字。

明远则规划着,等这一波铜活字的生产热潮过去,他就让这个作坊转向活字的日常维护,以及刻印设备的改进,顺带再帮他打制一些其它铜器。

眼下,他就算是拥有一个“传媒集团”的雏形了。

当然,明远也没忘了发家之地京兆府。他给远在凤翔府的张载写了一封长信,原原本本地将他如何寻访到毕昇后人,如何得到了在刻印术上“提升生产力”的窍门。

他也将铜活字印刷的具体技术用书信告诉了长安城里的刻印坊工匠。将来等祁真回长安时,他就会带一套铜活字回去。到时京兆府里也就有铜活字印刷技术了。

正当明远为了刻印坊的事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系统1127来帮他总结进度来了。

“亲爱的宿主,进入汴京之后,您花钱的进展还行。”

明远深吸气,“嘶”的一声。

他自打进了汴京,几乎就在花钱如流水。每次试验方通过各种途径送来的注资,他几乎眨眨眼就花掉了。

就这样,也只换来1127评价一句:还行。

“您已经成功地为自己塑造了一个相当纨绔的‘花钱人设’。这为您下一步的花钱大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明远:那可不么?

他曾经派人往皇城里给新科状元送花,又花大价钱包下了皇家御苑琼林苑的地盘供自己饮宴。

如今城中所有的瓦舍都会为他留着閤子,只有明确听说他不去之后才会将那閤子让与他人。

要这样还不纨绔,怎样才算纨绔?

“由于您最近广泛推广的刻印加盟计划,以及对报纸行业的投资,我们预计在未来三年内,您仅在这一领域的花销就会达到二十万贯。”

“为此,试验方决定再为您提供一次免费试用道具的机会。”

明远:嗐!

这是看他好长时间没有动过用道具的心思,所以特地跑来推销道具的吗?

明远思考片刻,诚恳地给出评价:“1127,你这次的表现算是比较职业的……”

1127正要发出感激涕零的声音,便听见明远的冷酷回复:“还行!”

1127:……

“亲爱的宿主,以下有三张免费道具可供您使用,请您选取其中一张。”

“分别是,‘文采斐然’、‘药到病除’和‘笔走龙蛇’,都是次卡,您不一定需要在自己身上使用,也可以用来帮助他人。”

“这三件啊!”明远想了想,“就‘药到病除’吧!”

他的想法很简单:三张道具中,有两张是用来装逼的。“文采斐然”大概是诗文写得很好的意思,“笔走龙蛇”自然是指书法极佳,笔下颜筋柳骨,银钩铁画。

可是想想他身边都是些什么人,论文采辞藻,他能比过苏轼、贺铸吗?论书法,他能比过苏轼、薛绍彭和蔡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