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唐之怼人就变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6章 锋芒毕露(第2页)

李承乾想说什么,他想怎么做?

恐怕也只有他一人得知了。

李世民更是着急得很。

“乾儿,你说说看,朕听听看有没有可行性。”

说到不用钱这事,李世民更是好奇,因为现在的国库并不充盈。

如果不花钱,又有大量的钱拿,何乐而不为呢?

“父皇、母后,儿臣以为,可以培养一个民间的代理人,然后由他来操纵精盐,而我们只要给他王家之后剩下的十分之二三的份额,一切成本由他来控,而我们从中抽取销售的五成利,。作为回报,当有一日盐转官营的时候,我们便以其为主要供货商,由他来生产我们所需要的盐巴,但他又不参与销售。如此一来,我们的利便是越来越大,毕竟百姓天天都要吃盐巴!”

其实如果这样的话,商人大概只能拿到三成利,而两成便是成本。

而朝廷拿五成,大头都是他的。

可是仅仅是这三成利,都可以让一个名不见经转的人物,瞬间成为首富。

因为一个国家所需要的盐巴是巨量的,而且是天天都要吃的。

那是整个大唐每日的必需啊,长年累月的,甚至可以富到冒油。

当然,这一切还得李承乾主导,并且还要占大头。

因为商人的钱多了,难免会有异心,翅膀硬了,总会飞的,给他们一点小利也就可以了。

关于这一点,李世民有些同意。

但还有些细则想问。

“这人能找着吗?有谁肯干的吗?”

“这人名为邹凤炽,保证可信!”

当李承乾说出邹凤炽的名字之后,李世民可是不陌生。

“是他吗?朕听说此人颇有财情,给他来操作,那是再好不过!”

“对的,是这样的。”

“那么你是想怎么撬动王家?”

“这一点更加简单了,我们卖的盐比王家好,而且价格一样,百姓不是傻瓜,他们知道哪个好哪个坏,同样的钱,当然是买最好的。那王家最后会怎么样?”

“会怎么样?”

众人同声问。

“他们有两种选择,第一改进制盐之法,可是我们会对制盐之法保密,他们无从而知。第二点,大亏,不得不放弃盐巴这一行业,而到时候,我们直接取代之,只不过时间有点长。”

“如果朕想快些呢?”

“那么这个更简单了,朝廷到时候以精盐为标准颁布细则,那王家肯定不合同。最后可以以商品不合格为由对王家进行查处,天天罚!让他们肉痛!最后,再取缔之,这样,他们就无话可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