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八零之再爱你一次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88 放假前四(第1页)

昨天晚上,黄丽娟四人商议完公事后已经很晚了,便都歇在了老屋。

今天黄丽娟要乘坐早上八点的车回家。为此,一大早四人就早早起床,收拾好东西去火车站送黄丽娟。

得知黄丽娟要回家,丁治民特地给她买了一张卧铺票,黄丽娟得以在车上睡一觉,还记得去学校时一路坐到京都,感觉骨头架子都要散了。

丁治民帮黄丽娟买到的是下铺的票,黄丽娟上车后,刚好碰到一对老夫妇,不巧的是,其中一个人是上铺票。

黄丽娟本着敬老爱幼的精神,就和老人换了座位。

这半年来,黄丽娟每周都要单独去其他的城市谈生意,也练出了胆量,完全没有了之前的拘谨。两位老人也很健谈,三人很快就聊了起来。

谈话中,黄丽娟得知老人家里是中药世家,一直经营着一家医馆。

两位老人得知黄丽娟学习了西医后,连连叹息:“我家的小孙女也学了西医,可把我给气坏了”。

黄丽娟笑着问道:“不知道你家孙女在哪个学校读书?”

“不知道,本就不同意,哪还有心思管这种事”,老爷爷有些生气的说道。

黄丽娟见老爷爷对西医实在不喜欢,便说道:“我们也不能把眼界只局限在中医领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我们要想和西医较量,就必须先了解西医。”

“而且西医有它的优势,比如西医可以直接治疗患病部位,可以缩短治疗周期,正所谓取其精华,我们要正确的把中医和西医结合起来。”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西医的治疗手段,在短时间内切除病源,再喝中药调理身体,加强免疫力,我们将两者结合,可以让患者身体变得更好。“

老人听了黄丽娟的回答,也点了点头,换个话题问道:”那你懂中医吗?“

黄丽娟听到这话也想起了她的老师,孙士恒。

孙士恒走之前,还留了一个地址,后来黄丽娟也写信到这个地址,但都石沉大海,了无音信。

其实孙士恒离开黄家垴时,身体已经不是太好,如今也不知道身体怎么样,是否还健在。

黄丽娟想到这儿,便回过神来,笑着回答老人:”我学过一点儿中医药理,但那些年管制比较严,没有实践的经验。”

老人听到这儿,便考究起了黄丽娟的药理知识。

孙士恒对于黄丽娟的要求很严,又苦于没有实践机会,便更加注重药理的传播。

黄丽娟的回答让老人很满意。对于黄丽娟缺乏实践机会,老人提出:“你回到京都后,空闲时间可以去我家的医馆打打下手,一来了解一下中医的药理,同时也可以学习一些实践的经验。”

说着,老先生就翻他的公文包,找出了纸和笔,写上了他家医馆的地址。

这半年来,黄丽娟始终没有懈怠,药理知识不但没有遗忘,反而利用图书馆的资源,自学了不少。

原本,黄丽娟学习时还因为没有实践的机会而感到遗憾。正所谓瞌睡有人送枕头,老人的话刚好解决了黄丽娟的烦恼。

两位老人也上了年纪,精神不济。和黄丽娟又说了一会儿话后,就回到自己的铺上睡着了。

黄丽娟在车厢里百无聊赖,便一个人到附近晃悠。

这时,车厢里传来一阵喧闹声。黄丽娟不由得回想起自己坐车的经历,每次都能碰到一些奇葩事儿,热热闹闹的像唱大戏一样。

此时,黄丽娟也化身成为一名热心观众,在人群外围看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