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炮灰科举兴家(穿书)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章 42 巧遇(第2页)

去庙里的路上,顾思忍不住道:“我正场十四名呢,今天提覆也答好着呢,《圣谕广训》也抄对着,没出什么错,肯定会中的。”

院试正场后的这场覆试,被称为提覆,和县试府试里的提堂差不多一个意思。因为在大堂里考,又叫堂覆。

顾家曾祖父心情好的很,驾车时吆喝骡子的声音也透着欢快:“知道你能中,那咱们烧了香岂不是更稳当?”

顾思默默的听着,不发表意见了。不管怎么样,还是让长辈安心吧,曾祖父年龄这么大,还能遇到几件开心的事情啊?

“要是这场中了,以后不用考,不知道要省多少钱,不可惜现在这几个钱。”顾家曾祖父安抚顾思,畅想起了未来,“等忙完了,回家咱们就为你大请宾客,菜要比上次你过府试多两道。要是我也能中,就多四道,我要把我认识的还活着的那些人都请上……”

顾家曾祖父絮絮叨叨的讲自己的计划,问顾思自己想的菜好不好。

两人到了庙前,天色还亮着,庙门口有人进出,看来香火很好。

顾思找个地方把车停好,拿着香烛,带着顾思往内走。

刚到了门口,迎面走来一群五八个女性,顾思也不能细看是几个,见她们人多正要退到一边,却见一人眼熟,一细看,意外的唤人:“娘!”

舒颖也看到了顾思,惊喜的快步向前:“你怎么也来了庙里?”

“我还想问你呢。”顾思向旁退了两步,把大门的地方让开,笑着回答,“我曾爷说要来庙里烧香,我们就来了。”

“我跟你们一样,你三外婆带我来庙里烧香,遇到了井家娘子和冯家娘子。”舒颖微笑着说,边说边往那边看。

顾思看过去,刚出了门的这群人在门口的另一边站定,里边果然有亲戚,他挨个问人:“三外婆,舅娘,井伯母好,冯伯母好。”

到了最后一个十三岁左右的少女,他娘没说,他也只矜持的点了点头,算是问候。

井母在那西边笑道:“哟,你没见过我,怎么知道我是谁?”

被问话了也不好不回答,顾思应:“我猜的。”

“那猜错了怎么办?”井母带着一点打趣的意味问,眼神往旁边的年轻少女身上望去。顾思隔着一条路又往那边看了一眼,反正他现在的年龄说大也不大,礼貌看一眼也没事。

那女孩约摸一米五,穿一身湖绿色的衣裙,容貌秀丽、神色淡定,整个人落落大方的望过来。

他收回了视线,回应井母:“没猜错。”

那两人一看就是母女两,娘亲又说里边有冯母,特意提起又看过去,肯定与自家有关,应该就是上次那个想要与他结亲的冯家了。

冯家姑娘就是十三岁左右。

他猜错了也没事。

“好聪明啊,我家那娃,有时就是块木头疙瘩。”井母夸赞顾思。

柳氏见他们见过了,问自己想知道的:“你这场考的怎么样?”

舒颖也最关心这个问题,刚才就想问,只是没机会,见此一脸期待的望着顾思。

“我觉得挺好,没出什么问题。”顾思回完,看一眼曾祖父,见他在门边离的远些站着,也不急的样子,就没说要走的话。

井母叹气,忧愁极了的样子:“你初场十四,你们西乡县至少拨府两名,这秀才是稳了。不像我家娃,第一场才十九名,我们汉中县拨府三四名,他怕是选不上。”

顾思忍不住露出了莞尔的笑容。曾祖父没说错,井家一家果然都是爱现的,井利仁他爹是,他娘也是。

他笑着安慰:“伯母放心,一定会中的。汉中县学额十六名呢,你们汉中县又一向文风鼎盛,拨府每次至少都要选四名,选三名都是几十年以前的了,现在选五六名的都有,会中的,不用担心。”

这是实话,不是安慰人的,井母听了,神色高兴而又自豪:“我家利仁……”

眼见井母要细数自家孩子的光荣事迹,顾家曾祖父在一旁道:“顾思,走了。”

“马上就来!”顾思应一声,转头问舒颖,“娘你们怎么来得?要是走来得,就等一下,我们一起坐车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