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九零年代独生女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章 第 40 章(第2页)

班主任涨红着脸,“是我疏忽了。”

校长看向苏以沫,语重心常教育她不该给人起外号,“许聪是年少无知,但你不一样。你明明知道起外号是不对的。你还故意给人家起外号。甚至你还给老师起外号,你觉得你做得对吗?”

苏以沫不服,看了班主任一眼,“是他说起外号没关系。”

校长叹了口气,真是个倔强的小孩,找到一个漏洞就死抓着不放,聪明又狡猾。聪明用对了地方,将来会有大出息。聪明用错了地方,破坏力也是一流的,即将成为某些人的灾难。

她拍了拍苏以沫的肩膀,“你心里不认同他的方式,可以告诉我。我是他领导,能管他。就像你也是由你父母管的,对不对?”

苏以沫之前想过找校长,但是……她挺直脊背,直视她的眼神,“找你不能治本。”

校长满脸疑惑,“治本?”

苏以沫认真解释,“您不会因为班主任犯这一点小错误就把他调离。他以后还会继续教我,但是我会因为越级告状,被他怀恨在心继续找我的茬。我是学生,就只能吃哑巴亏。我偏不!”

校长被她这番话给惊呆了,这才六岁,居然就能想得这么远,这孩子远比她想得要早慧,她不由自主顺着她的话头继续往下讨论,“可你现在惹怒他,你也犯了错,不一样要受他管教?”

如果找她理论,还可以在她面前挂个名号。可她给老师起外号,那就是名知故犯,她不仅没有改变结果,反倒把她唯一的优势给弄没了。这个做法可不聪明。

苏以沫抿了抿嘴,“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如果我今天不给他这个教训,他以后还会忽视这点。将来不知还有多少小孩因他落下心里阴影。一想到这点,我就顾不得那么多了。而且他不是第一个不重视学生心理教育的老师,自然也不是最后一个。别的学校我管不着,我希望咱们学校的老师不能犯同样的错误。”

“同学之间起外号”是一种现象,不是许聪的个人行为。班主任会忽视,也不是个例,而是老师们都会忽视这个问题。

班主任黑了脸,谁天天吃饱了撑

的给人起外号。她分明是想让他成为个例,然后四处宣扬,将他钉在耻辱柱上。

校长认真想了想,不得不说,这小孩说得挺对。也很有正义感,她摸摸她脑袋,“你只想到别的小孩,可你自己呢?”

苏以沫挺直脊背,“所以为了祖国的花朵,您把我调到其他班吧。随便哪个班都成,就是不能在一班。”

校长故意问,“如果我不愿意呢?”

苏以沫牵起妈妈的手,“那我只能让妈妈把我转到别的学校。那您可就少了一个天才为学校争光。”

明明只想当个学霸,可为了提升自己的价值,她只能硬着头皮再装一回天才。她以后可能要跟天才杠上了。

如果一开始苏以沫讲这个话,校长可能会觉得她用这个方法威胁着实可笑。整个学校总共有上千名学生,转走一个学生,根本不会有任何影响。可是通过简单几句交谈,校长就发现这孩子聪慧得可怕。她不仅逻辑清晰,而且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

无论上头如何鼓吹老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但普通学生和天才的待遇还是无法相同。

天才可以给学校带来荣耀,获得奖章,教育局也会给予嘉奖。

人吃五谷杂粮,谁还能没有点私心。

校长看到一个好苗子,也会起爱才之心。但前提,她得是个天才。

听到苏以沫大言不惭,班主任嗤笑出声。他教了她两个月,怎么半点没看出来她是天才。

听到苏以沫如此自信的话,校长没有像班主任那样面露不屑,而是认真考较起来,“你有哪些特异之处?”

苏以沫淡淡道,“我过目不忘。”

从古至今对天才的定义也就这四个字可以概括。其实苏以沫的理科更好一些,可是理科天才也只能用逻辑思维能力强来形容。远不如“过目不忘”更吸引人。

校长揉了揉她脑袋,看向张招娣,“如此聪慧,个性也很强。家长一定要好好教。”

张招娣松了一口气,这就是不怪罪女儿给班主任起外号的事了?

她牵着女儿的手,踌躇半响问,“那小沫说的?”

校长想了想,“这事需要好好讨论一下,我明天再做安排。”

张招娣终于笑了,冲校长鞠了一躬,“多谢校长。”

苏以沫礼貌向校长道歉,末了学母亲的样子给校长和班主任都鞠了一躬。

校长微微有些讶异,班主任看着却是脸色铁青,他怀疑这小孩是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