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章 第三十三章(第2页)

当然,纵然知道当下的科举考试尚有不足之处,谢知秋也绝不会在她的考卷上表现出端倪。

她现在的身份是考生,只管按照考试的标准,写出最符合考试要求的答案即可。

她要的是中举,制度合不合理,那暂时不关她的事。

只要能考中,她不介意收敛锋芒,迎合考制。

谢知秋将题目扫了一遍,心中大概有数,便研墨提笔,准备动手。

甄奕本身的行文风是相当干练实际的,谢知秋跟随他学习多年,学识扎实,风格一脉相承,真要精练犀利,她可以做到不多写一个字。

但是,那种花梢华丽、一口气就能吸住人眼球的诗词歌赋,她也绝不是写不出来。

倒不如说事实正好相反,她当才女时,在梁城传颂最多的几篇文章诗词,都是个性鲜明的文采富丽之作。

因为这种作品更能让人一眼看出厉害来,比起实用性,观赏价值更强,能欣赏的人也更多。

谢知秋斟酌片刻,在心中打好腹稿,又提醒自己一番注意事项——

要切中考题,适当展示文采。

要有一定深度与思想,不可毫无特色、泯然于众人。

体现出自身才能,但也不可太过,主要观点要迎合本朝正统观念,像以前那种“今世之仁道,实则乃君主控民之道、士人求名谋利之通天道而已”之类的话,绝不能出现在这场考试上。

最后,要记得她现在是萧寻初,要模仿萧寻初的字迹,不可有代笔之嫌。

心中一定,谢知秋沾了沾墨水,决定动笔。

只是,当笔尖沾到卷面的那一刻,她脑海中忽然浮现出多年之前,教她识字启蒙的贾先生的样子——

“我只是想中个举!”

“我只是想中个

举而已啊!”

“近六十载的努力,不是一场空啊!”

那哭嚎之声,曾彻夜不绝。

取得功名绝非易事,前方荆棘遍布,前途难料。

有人中举,就会有人落榜。

多年苦读,成王成寇,不过在此一举。

谢知秋晃了晃头,重新凝起精神,在墨水滴上卷子之前,她利落下笔,行云流水——

这时,本场监考的考官正在这片号房巡视。

当经过谢知秋所在之处时,他的步调慢了三拍,目光不禁在谢知秋的卷子上停留许久,将她的卷子囫囵看了一遍,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须臾,他在另一边与一同僚相会。

“那边有个考生,看上去有些水平。”

二人闲聊时,该监考官不由提到。

“其他人才刚读完考题,尚在苦思冥想呢,那位考生已经下笔了,而且十分干脆,许是要比别人起码早半日作完。”

“是吗?”

另一位同僚却不甚认同。

他道:“这就下结论,未免草率。答得快,又未必是答得好。

“届时考官拿到卷子,只会看题目作得如何,又不会看这考生是花了多久作出来的,争先有什么意义?

“何况,考官阅卷,也要看卷面是否整洁,字迹是否美观。你说的这人,能这么快就答卷,想必是未打草稿。

“他若不是第一回参加考试,不清楚其内情,便极大可能是骄傲自负,对自己过于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