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2章 第六十二章(第2页)

“战国时,庞涓与孙膑同为鬼谷子弟子。庞涓嫉妒孙膑才能,暗中陷害,使其遭遇黥膑二刑,一生不能行走,欲断其前路。”

“孙膑看破庞涓阴谋,忍辱负重使计自救,逃到齐国,在齐国受到重用,成为军师。”

“多年后,孙膑辅佐齐国大将,两度击败魏国,逼庞涓拔剑自刎,奠定齐国霸业,作《孙子兵法》一书,流芳百世。”

“庞涓断孙膑双腿,本欲使他无法施展才华、从此埋没于俗世,没想到反倒成就对方万世不朽的传奇。故庞涓自刎之前,长叹一声:‘遂成竖子之名!’”

“这世上少有人能事事如意,即便不放弃,也未必能有好结果。但是,如果在此处就放弃,那无异于遂了他人的意,今后再无翻身可能。”

谢知秋一顿,又说:“林兄的命运,林兄自己做主。要不要在这里止步,还望林兄自己想想。”

言罢,谢知秋将汤药放在桌上,便离开了。

林世仁独自一人在屋中,良久,攥紧了左手的拳头。

最后一场殿试,是在皇宫集英殿进行。

这是举子科考之路的最后一程。

殿试只考一日,由皇上亲自出题,黄昏时分即交卷。

不同于解式会试所有举子要被关在格子间内,殿试只需坐在殿内,一天之内答完卷子即可,考生之间能够彼此看见。

谢知秋到集英殿后,视线左右移转,不久,就发现了淹没在众多举子之中、貌不惊人的林世仁。

林世仁以宽袖掩盖自己的右手,面上略施薄粉,盖住被打的乌迹。他尽量不引人瞩目,混迹在诸多考生之中,就像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书生。

这时,林世仁同样迎上谢知秋的视线,一顿,对她微微点头。

谢知秋见他来了,知他心中已有决断,回以颔首,便收回目光,不再多看。

不久,众举子进殿应试。林世仁紧随人后,低着头,鱼贯入内。

入座后,他紧紧捏住右边的袖管,目中微凝。

殿试是皇帝主持的考试,也是考生们的最后一场试炼,仪容仪表同样是很重要的,若是让人觉察到他右手有残疾,或许会影响成绩。

万幸,他足够小心,似乎并未有人发现。

林世仁的眼中逐渐浮现出坚毅的异色。

在旁人看来,他大约只是最常见不过的读书人,唯有他自己清楚,如今他再看面前的试卷纸笔,心境已与过去大为不同!

他不会再心存侥幸,不会再轻易志得意满,但同样地,他也不愿屈服!

林世仁咬紧牙关,以左手执笔。

短短数日,他还不足以习惯用左手写字,可他必须适应,而且尽量不能在考场上露出破绽,要装得如天生的左撇子一般!

他屏息凝神,目中未有迟疑,提笔以左手挥毫书写,字不好看,却笔走如飞!

另一边,谢知秋眼角余光瞥见林世仁并未在考场中怯场,安下心来,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考试上。

这回的殿试唯有策问一道,不知是不是与前些日子的金鲤鱼风波有关,这题出的竟是“君何以御天下之能士,可令朝野一体、上下相资”,正是讨论君臣关系的。

谢知秋稍作思索。

其实若按谢知秋所想,她这回多半会被点为状元,只要考卷上的内容不要写得太离谱,问题都不大。

不过既然都已经坐下来考试了,还是小心谨慎为好。

她认真考虑片刻,便认真作了卷子——

卷中,她写了几项可改善朝野环境的治国之策。

想了想,她又补上一些应当会投君主所好的话——应当强化君权,警惕前朝末年之弊,谨防权臣专政、蒙蔽君主之目云云。

谢知秋自没有将矛头直接指向当朝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