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1983年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063章 开杂货店的孙瘸子(第2页)

潘大章兄弟回家吃了饭。

“我扶单车去碾米厂前面的晒谷场,练习骑车,好不好?”潘小章提议说。

潘大章让他单车也驮几样姐姐带出来的蛇皮袋过去。

都是一些必备的生活用品。

收拾住处费了几个小时。

房间墙壁原来糊了一层报纸,但时间久了,有些污黑不堪。

“我去找点报纸过来把墙壁重新糊一下。”

他翻了翻潘小章回收来的纸皮,并没有适合使用的报纸。

他去问对面杂货店的孙瘸子。

“表叔,你店里有报纸么?有的话,卖一点给我也行。”

孙瘸子四兄妹,个个都是残疾。

他是老大,自小就天生的瘸子,好在智力正常。

他弟肢体健全,但是智力呆傻。

家里还有两个半瘫的妹妹。

因为双脚萎缩,无法正常行走,所以一直没有岀嫁。

但是双手特别灵巧,会手工制作一些布鞋、鞋垫,或织些毛衣拿来杂货店售卖。

&n

bsp;有时村里有新娘岀嫁要做嫁妆,也会让她们帮忙。

做一双布鞋多少钱,一双鞋垫多少钱,编织一件毛衣多少钱。

从而赚取生活费。

孙瘸子一家都是残疾,真正能够正常出工的只有他家那个傻二弟。

之所以会出现全家残疾的情况,是因为他家父母是近亲结婚。

他祖父曾是月舟村有名的富人,外出经商赚了钱。

在月舟村建了一栋奢华的明清建筑。

并没有构置田地,而且在推翻前朝的洪流中,做了许多有益的事。

是村里少有的烈属。

孙瘸子爸爸在世时,每月还能领取十几元的烈属抚恤金。

村里对他们家也是特殊照顾。

将村里唯一的一间杂货店交予他打理。

生产队时他管理杂货店,拿的工分比一个壮劳力都多。

全村人在挨饿的年代,他家人一样能吃上饱饭。

后来,分田到户,村里第一个被处置的公家产业就是这间杂物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