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前朝余孽只想卖烧烤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3章 9 21(第2页)

天气温暖的时候,五天左右就能发芽,寒冷的季节要等得久一些。倘若想尽快催芽,可以学着孵蛋那样,用恒温的火炕温着。

楚溪客白天在老驴头那边学了,晚上回去便试着自己催芽。他怕第一次做会浪费,于是把从执失婆婆那里买来的两个大陶碗拿出来,用来育苗。

还记得这两只碗吗?

上次,楚溪客带着桑桑和小虎斑溜达到西市,吃了一碗麻食,因为借了两个碗喂猫猫,就不好意思再还回去了,于是干脆买了下来。

不过,桑桑和小虎斑已经有好多个饭碗了,都是姜纾亲手烧制的,这两个便闲置下来。刚好,被楚溪客拿来种麦苗。

他把碗放到光照最好的地方,每天喷喷水,就没再管了。

五天过去,老驴头那边的麦苗已经长到了两寸多高,老驴头说可以用了。

接下来,便是没日没夜的熬煮过程。

首先,麦苗要连同根部一起剁碎,因为没有泥土,所以即使根也很干净。之后便加上蒸熟的糯米,继续熬煮,足足熬上四五个时辰,然后把汤汁榨出来,要像挤海绵一样尽全力压榨。

榨出来的汤水用柴火锅慢火熬,要足足熬上一整夜,直到糖水渐渐变得黏稠晶亮,细密的小泡连成一个个透明的大泡,便成了。

熬好的麦芽糖黏稠晶亮,用两根筷子挑起两团来回搅动,便是童年记忆中必不可少的“搅搅糖”了!

眼下,楚溪客看着绿油油的麦芽,已经开始流口水了。是的,他还停留在剁麦芽的阶段。

老驴头耷拉着眼睛坐在摇摇椅上喝奶茶,楚溪客负责“哐哐哐”剁麦芽:“师父,够碎了吗?”老驴头看都没看一眼就摇头:“继续。”

楚溪客很听话,继续“哐哐哐哐哐哐”,直到快把案板剁裂了才停下来,又问:“师父,够碎了吗?”老驴头再次冷冰冰地说:“继续,越碎越好。”

楚溪客一边剁一边问:“师父,为什么要越碎越好?”

老驴头似是被问住了,终于掀起眼皮看了他一眼,板着脸说:“让你剁你就剁,这么多废话做什么?”

楚溪客也不生气,反而笑嘻嘻地自问自答:“我猜是为了充分发酵,这样榨出来的麦芽汁水才更甜。”

老驴头目光一顿,他不懂什么叫“发酵”,但确实尝试过,剁得碎的更甜:“力气不大,话倒是不少。”

“师父喜欢力气大的呀?成啊,赶明儿我就给您带一个过来,一只手就能拎起一头猪的那种!”

小小的院子里充斥着楚溪客清亮的嗓音,老驴头瞧着一脸嫌弃,垂下的眼皮却悄悄地藏起笑意。

就这样,楚溪客多了个不算师父的师父,还学了门熬饴糖的手艺。

云飞跟着楚溪客来过一次,被老驴头的大长脸和硬邦邦的说话风格吓到了,回去的路上就忍不住跟楚溪客表忠心。

“师父,从前我一直羡慕阿柱力气大,羡慕三娘头脑好,直到今日我才发现其实我也有优点——我运气得有多好啊,才能拜您为师!”

楚溪客禁不住哈哈大笑,揉乱他头顶的小丸子:“知道就好,乖乖给为师当牛做马吧!”

云飞笑嘻嘻地捂着脑袋,小声吐槽:“师父呀,我觉得师公八成是话本里说的那种隐姓埋名的世外高人?”

“你怎么看出来的?”

云飞理所当然地说:“就他那臭脾气,如果不是有两把刷子,早被人套上麻袋打死了,哪能活到这把年纪哦!”

“不得无礼。”楚溪客教训一句,眼前不由闪过老驴头那张皱皱巴巴的大黑脸,终究没绷住,笑出声来。

确实很有道理啊哈哈哈!

虽然老驴头不让楚溪客行拜师礼,但楚溪客还是按照拜师的传统,送了五谷、烧肉和奶茶过去——原本应该送酒,但他看着老驴头红肿的酒糟鼻,暗搓搓换成了自制的奶茶。

老驴头嘴上不冷不热地说:“不过是熬个饴糖,搞这些花里胡哨的做什么?”实际转头就把满满当当的拜师礼摆在最显眼的地方,接受周围摊贩的“注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