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0章 再治黄河(第2页)

防难严实。唯有春时好,河中曾涨水,可取河滩土来筑堤,既疏浚河床,又动或少动堤外耕土。”

“堵口当用楗塞决口,楗排成横道,由疏列密,『插』入河底。而后,看排口处水势稍弱时,填塞柴草于其中,再填土,若有石,填石。”

“三月有大雪,臣恳请陛下速趁此前,是干旱少雨时堵其口,方可成功。”

盒子中还有一张舆图,是二十年来,汲黯对于瓠子河的观测。

哪一段河水最为汹涌,河患严重。

哪一处地形平坦,方通出漕渠,使民得灌溉。

上游该流,下游该疏导,中水位河道保持“之”字形。

……

刘彻放下帛布,目光在汲黯身上上下扫动,“准备这些东西,准备了多久?”

汲黯语平常:“无时无刻。”

他依旧双膝跪地,行着大礼,“陛下,臣请命,亲自督卒修渠筑堤。”

刘彻点头,让汲黯领数万卒负责修堤改道堵口之事,又另外点了一名德高望重的官员,由他负责迁移黄河附近民众,迁贫民,或往漠北,或往江南,去地广人稀之处。

至于富户、门阀,搬搬随意,搬了,朝廷也赔偿产业。

刘彻憋着一股劲,一定要拿出真本事来,给精卫看一看。这次水灾,是他证明自己的那块磨刀石。

很快,负责迁百姓走的官员遣人来报:“陛下,百姓肯迁走,他们田地在堤内,此处土地肥沃,田中产量多,若换到漠北与江南,来年收成好预估了。”

这是给给拆迁费的问题,而是自己能能活下去的问题。

黄河决堤于他们而言并非绝对威胁生命,说定汲公将河水治理好了呢,说定改河道之后,算冲破大堤,冲坏的是自己田地呢?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知道这一回河水会冲哪边呢。

而且,夏有水灾,万一是六月底呢?那时候种麦的人家都能收割完粮食了。

大家都抱着侥幸心理,一边祈祷河水要毁坏他们农田,一边又舍得离开。

没有肥沃土地,产量减少,官府收赋税时可会减少税收。

刘彻沉『吟』过后,命人颁布新令。

凡是迁移去新乡的百姓,口赋上交时间,永久自三岁改为七岁,减免三年算赋,若是住满五年,由朝廷发放一份产业给予各户人家。

新令一出,有少百姓心动了,虽说故土难离,,若是补偿足够多,在他乡能够更好活下去,百姓也会愿意离开。

此时,大农中丞桑弘羊献上新令,名为“粮食保护价格政策”,此策来自白玉京,经由桑弘羊『操』刀,修改细节,使它变得适合汉国使用。

此政策是由官方定下一个最高粮食价格与最低粮食价格,市场上粮商能够在这个价格间售卖,超出者被下狱,告发者可得对方一半家产。

百姓每岁收获粮食后,可选择卖与官府,官府必须最低粮食价收购。有谁敢压价,或者强收粮食却给钱,百姓可告官,告发者依然可得对方一半家产。

“陛下,有此策,能一步抑制‘谷贵伤民,谷贱伤农’了。”桑弘羊精神状态明显激昂,“此是利国利民,能传万之策。陛下,臣听闻周时有‘肺石’,若民有冤,敲击石头三次,可鸣冤。如今虽有司马门,由司马令接待百姓,听诉冤,然而,民司马门,门深似海,外人见得,谁能确定司马令一定会接待,一定会秉公执法,而非官官相护?臣请在朝门外立大鼓,有冤者,可击鼓鸣冤,上达天听!”

刘彻沉思着,隐约的敲击案几声从他指尖传出,“击鼓鸣冤确实是一个好法子,是,百姓入长安的路费应该如何获取呢?”

桑弘羊毫犹豫:“贷钱。”

刘彻用一种诡异的目光看向桑弘羊。

桑弘羊慌忙:“帝时,子钱家猖狂,取一偿二,期限给半年,知有多少人家因他们而家破人亡,卖田宅子孙偿债。陛下圣明,定下民间子钱息得超二。借万钱,岁息二千。此,百姓可贷钱得路费,至长安后,待朝廷查明,确属冤屈,替民偿还贷钱。”

由于朝廷规定贷钱息允许超20,也怕会出现景帝时期,列侯封君向子钱家借钱打仗,借千金,对方将利息定为十倍,列侯封君能捏着鼻子借钱的况。

桑弘羊一直怀疑,是是因为这事,陛下上位后大力整治民间贷钱息钱过高这况,免万一他需要借钱的时候,也被当冤大头宰。

现在轮到桑弘羊目光诡异了。

刘彻:“?”

天才本站地址:。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