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唐,签到九五至尊,我的身份竟被李二曝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四章 粥场开门一切顺利(第1页)

第二十四章:粥场开门一切顺利他们知道你李二陛下,不敢和他们作对!他们也知道,你李二陛下还要求他们世家放粮,来赈济你长安的百姓!“呵呵。”

李世民笑了笑。“哈哈!”

“朕的嫡长子,被这帮混蛋欺负了。”

“玄龄你知道吗?大唐天潢贵胄,被一群低贱的商贾欺负了!”

“你没听到现儿说什么。他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旦这群人放出来,以后让朕替他收尸!”

李世民脸色渐渐狰狞起来。“这个孩子,朕已经对不起他了,你现在让朕这点儿事都不为他做?”

“朕是天子,可朕也是一个父亲!”

房玄龄预感事情不妙。急忙劝李世民道:“陛下!你冷静,这事儿真的要冷静,欠李现的,慢慢还,眼前大唐需要度过这次危机啊!”

李世民仰天长啸。“哈哈!朕冒着玄武门政变的危险做了皇帝,为了什么?这个皇帝若是做的这么窝囊,朕怎么做天子?那群七宗五姓的狗奴,也配威胁朕?”

“尔尚书省!现在,马上,即刻!”

“给朕立旨,令孙伏伽将张有才等商会一种人员罪行公诸于众,当着七宗五姓的面,给朕斩了!”

“将其家产全部没收,欠我儿多少钱,给朕送过去!”

房玄龄慌了。“陛下……”李世民眉头一皱,鼻孔哼气:“嗯?”

突兀的杀气,令房玄龄心中一凛。房玄龄突然意识到,眼前这皇帝,他若真的狠辣起来,可不是表面这般和蔼可亲的。李世民一直标榜自己圣明天子。可房玄龄几个人是知道的。他李世民若是狠起来,真可以血流成河,伏尸遍野!房玄龄不敢多说,诺诺点头道:“好!微臣这就去通知大理寺。”

……当天晚上,全万机正就带着将作监的工匠,将铸造好的模具送来了。听到全万机自我介绍是老黄的伙计,李现也不疑有他,毕竟他现在要紧的是煤藕的生意,马上要准备起来了,不但是磨具要准备起来,还有场地,流民招募之后,要有个地方给他们安顿。李现看着那精心打磨、抛光之后闪闪发亮、还錾着云纹的铸铁模具,不禁惊叹道:“老黄这伙计制造的手艺高超啊,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强忍住马上墩个煤球试试的冲动,他随手推拉几下,见其十分灵活,应该不会有任何问题,便含笑吩咐一声道:“辛苦了。”

“小官人谬赞了。”

工匠忙摆手连连。“的确是手艺好”李现却一摆手道:“还要劳烦你尽量多造一些,这次千万不要那么讲究了,能凑合用就行。”

全万机可是知道李现底细的人,听到这话,把胸脯拍得山响道:“公子放心,小人明天给送一百个过来!”

“一天就能造这么多?”

李现欣喜问道。“纯造是很简单的,模子已经开好了,回去把铁水浇进去就成。”

工匠忙实话实说道:“功夫主要费在打磨、抛光上了,还有錾的这个云纹,这可是将作……”全万机一伸手拦住他,说道,“不要云纹了,快点安排人打造去吧!”

打发走了工匠,李现和全万机正到外头现场打了几个煤藕试一下,没有任何问题。他便对全万机正道:“劳烦全大叔,联系各家铁匠铺,加急定制个三到五千件出来。”

“没问题,公子放心,最多三天!”

全万机正也拍了胸脯。心说小子几年没见长进不少,难怪陛下和皇后最近老是提起他……这小嘴实在太甜了。叫‘大叔’,嗯,咱家真爱听。出门时,他又主动对李现笑道:“这两天我到处转了转,帮公子物色到块当煤场的好地方,赶明儿公子去瞧瞧,看看中意不?”

“大叔的眼光还能有差?绝对信得过。”

李现笑着点点头。等送走了乐滋滋的老万,李现写了份简单的招工启事,然后打算去粥厂时,张贴起来。在家里能做的准备,差不多也就这些了……长安城外偌大的广场就变成了个大粥厂。经过最初几日的完善调整,李现和长孙皇后派来的管事们,将粥厂分为男女为两处,老弱病残另设一处,每处都用木栅围起来。粥厂中,一共六口大锅,五更天就升火煮粥。等到天亮时,便敲梆子开栅门,放一批流民入场吃粥。虽然每日进出粥厂的流民超过几千人,场面却井然有序,几乎没有争抢推搡。令整日提心吊胆,唯恐担心发生骚乱的官员啧啧称奇。其奥秘在于,李现让人用竹木片,做了几千个叶子牌大小的木牌牌,然后用毛笔点上数量不同的点,分发前来吃粥的流民。隔天,粥厂便改为半个时辰开一次门,按照木牌牌上的点数放人了。卯时一过,手持一点的人入场吃粥;辰时中,手持两点的人入场吃粥;午时初,三点的入场;午时中,四点的入场吃粥,以此类推,直到天黑熄火。这样,每次入场不超过一千人,且被分散在三个粥厂中,自然就好管理多了。而且在最初几天的不摸头绪后,流民们便清楚的知道,自己该哪个时段过来吃粥。所以提前个顿饭功夫到就成,不用排大半天队了……这天寒地冻的,流民们又衣袍褴褛,让他们像以前那样,在大雨里站个大半天,不知要冻死多少人。李现还让人,在粥厂内搭盖大芦篷,为吃粥的流民防雨挡风;并为妇女建立厕棚;对有病的人给予药物。流民们心里不急躁,又被当成人对待,自然也不会给粥厂添乱,反而会主动呵斥的要捣乱的人。~~是以开粥厂来,每日都有几千人进出粥厂,却没有一个人死在厂内。这在官员看来,简直是赈灾的奇迹。纷纷夸赞李现能干,将来入朝为官,必是一员大大的能吏!李现觉得自己虽然出了几个点子,可是那些管事的、煮粥的、分粥的、维持秩序的……都是长孙皇后庄子里的农闲奴仆,他们世世代代都依附于皇家生存,自然担心坏了自家主人的名声,所以都尽心竭力,不敢稍有差池。而原本不通俗务的李现,要是从头开始就指着他,灾民们非得乱了套不可。可架不住人家李现命好啊。长孙皇后也好、李世民也罢,都乐得看到,别人将操持有方的功劳,算在李现身上。而且长孙皇后还特意吩咐过一众管事的,必须要对李现保持绝对尊敬,谁敢惹他,就统统发配到太原守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