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唐,签到九五至尊,我的身份竟被李二曝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章 市场经济的魔手(第1页)

第三十章:市场经济的魔手房玄龄同情的看着李二陛下,心里恶狠狠的来了一句:该!纵然两人心急如焚,可现在也只能按捺着滚烫的心焦急等着。不知过了多久。李现才穿着新衣走来。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李现温文尔雅的坐落,对李世民道:“老黄,话我就开门见山的说,之所以不让孙姨娘听,有些狗屁倒灶的卑鄙事,我不愿意让姨娘知晓。”

原来李现支开长孙皇后是为了这茬事。李世民和房玄龄点头,随即期待的道:“娃子,你说能解决长安缺粮危机?”

李现淡淡点头,“老黄你想通过这件事去在朝廷挣个一官半职,这不难,按照我说的做,绝对有戏。”

李世民正襟危坐。房玄龄更是支着耳朵,深怕听漏了一句话。李现道:“首先,你需要够到一个牌面高点的官吏,县令不行,最起码要六品朝上的职事官。”

官不官的,朕不介意。大唐最高的官吏房玄龄都在旁边,牌面还不够?见李世民点头,李现道:“在和那个官吏说出这个办法之前,切记,一定要和那个官吏签协议,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别你傻乎乎的把解决方案告诉他,结果他升官,你屁好处没捞到。”

我去!这很李现!很卑鄙!见李世民和房玄龄把自己的话记下。李现这才开始说到重点:“解决这个方案之前,朝廷需要有维系十日,再不济七八日的粮食存储,这是第一步。”

“第一步做完,下面是重点。”

“我之所以让你找个牌面高点的官吏,是需要朝廷有这么一个魄力的人,他要做这么一件事!”

李世民和房玄龄紧张兮兮的道:“什么事?”

李现铿锵有力,目光坚定的道:“余后的这十日,把粮食价格给抬高!死命的抬高!”

我去!李世民和房玄龄揉了揉耳朵。没听错啊!这家伙疯子吧!抬高粮价?怕朝廷凉的不够快吗?李世民是个城府很深的帝王。他不觉得李现说出这种话是无的放矢。倒是房玄龄,第一反应是,这小子疯了!正常人,谁会说出这种话?朝廷抬高粮价?都不用七宗五姓动手。百姓就能给李世民喷的体无完肤。房玄龄刚要开口,李世民就制止他,好奇的问李现道:“抬高粮价,这是什么道理?”

李现不慌不忙,坐在李世民和房玄龄身前前,掏出三个杯子,然后摆放在桌上。他先拿出一个杯子,对李世民道:“这是朝廷太仓余粮。”

然后又分别指着另外两个杯子道:“这是长安城的粮食散户,这是被七宗五姓控制的粮食商贾。”

李世民和房玄龄一丝不苟的听着。李现手指醮点茶水,在三个杯子外画一个大圈。“这个大圈,我们叫它经济市场。”

李世民好奇的道:“经济市场?”

李现点头,并没有多过解释,他指着长安城粮食散户和七宗五姓控制的粮食商户,道:“这两个,我们叫它经济杠杆。而朝廷的太仓粮,是经济杠杆的支点。”

涉及到后世的经济学,李世民和房玄龄都听的似懂非懂。李现继续道:“一旦我们支点偏向长安城粮食散户,会导致什么结果?”

李世民恍然大悟,道:“长安城内所有的粮食都会疯狂抬价!”

李现好奇的看了一眼老黄,这种理解力,足以看出这个老黄的智慧有多高。药材商人,居然也有这种智慧?这老黄真不简单呐!就算李现两世为人,在吃透经济学的时候,仍旧花费了很多功夫。李现点头道:“不错,导致的结果就是整个长安城粮食疯狂抬价。”

李现没有卖关子,对李世民道:“一旦经济杠杆偏向长安城粮食散户,那么被七宗五姓控制的粮商势必要朝散户靠拢。”

李世民渐渐开始有些明白,然后开始疯狂的倒吸凉气。“恐怖!这太恐怖了!你怎么……怎么想出来的!这太伟大了,太伟大的经济战略!你……嘶……”李现没有回答,继续道:“大发国难财的,可不止长安城这些粮食散户,七宗五姓手下控制的那群商贾,可也都锚劲盯着,一旦看到有利益可趋,他们一定会聚拢过来,导致的结果?”

李世民仿佛遇到鬼一般,死死的盯着李现,眉头和脊背不断冒汗。他喃喃道:“导致的后果……一旦粮食抬价,那么长安城的散户会抛出粮食,随后,七宗五姓也会抛出粮食,如此一来……我的个天呐……市场上的粮食会陡然增加!”

李现笑着点头,然后指着水圈道:“所以,这一块粮食市场就会饱和……”“不……不是饱和,一定会大批量冗余!”

李世民反应很快,这点李现都没有想到。李现点头道:“不错,经济市场会冗余,然后粮食就会开始压价。”

这是一次典型的粮食做空价格战,这种经济战略在后世,被誉为最伟大的经济战略。李世民全身都在颤抖。反应过来的房玄龄又何尝不是?长安现在不缺粮。只是朝廷单方面缺粮。但无论李世民还是房玄龄都知道。大批量的粮食都被七宗五姓和粮商大户控制在手里。他们都在待价而沽。一旦贩卖粮食,有大笔利益可赚。谁会傻傻的把粮食囤积在手里?说白了。所有人都在等着粮食涨价到抛物线最高点。一旦市场经济达到这个最高峰。所有人就会把粮食全拿出来贩卖。这个时候,长安市场的粮食会陡然多起来。随之而来的,就是粮食价格开始攀比压价售卖。啊!这是阳谋!活脱脱的阳谋!这小子,简直是把天下所有商贾都算计的死死的。他把事情清楚明白的告诉天下人。我就要开始将粮食抬价了,你们放不放粮吧?要不要跟着我一起抬价吃利吧?一家放粮之后,其余商贾怎可能不眼红?长安城粮食一旦饱和之后,市价怎么可能不降?就算不降,他李世民也有经济能力,把全部粮食给吃进朝廷来。到那个时候。这一场缺粮危机,还算个什么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