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唐,签到九五至尊,我的身份竟被李二曝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七章 当个官有何不可(第1页)

第三十七章:当个官有何不可这些日子,老黄和孙姨娘有些日子没来。也不知大理寺的人有没有摆老黄一道。眼见长安危机已解。如果大理寺的人敢摆老黄一道,李现说不得又准备动用手段。实际上,他心里已经给老黄想好后路。这也是李现行事风格。只要老黄没做官,只要大理寺敢反悔。李现会立马动手。而且只要李现动手。大理寺,乃至整个朝廷,会被攻击的体无完肤!甚至届时李二陛下都会亲自来央求老黄去大理寺为官。李现有这个手段!……太极宫,甘露殿。李世民这两日可以说已经飘上天了。自从用了李现给的经济做空价的法子,完美解决长安缺粮危机之后。李世民就真的快激动到飞升。这些日子,百官见了李世民,那一口一个‘圣明天子’叫的叫顺溜啊。如果以前他们还有几缕商业互吹的成分在。那么经过这次事件之后,这些大臣们,是打心里开始佩服李世民的魄力!力排众议,以雷霆手段,不顾天下百姓骂名,去实施这种手段。并不是每个帝王都有这个魄力!今日。有斥候从朔方急促折返。甘露殿内,激荡声回荡。“陛下,朔方大胜!”

“颉利可汗被斩首!”

“牛进达部,在碛口,全歼突厥残部!”

“东突厥,灭亡!”

朝堂炸锅了。在李靖和牛进达出兵朔方的时候。李世民曾力排众议,让李靖和牛进达分兵。当初牛进达千百个不乐意。当初的武将们,心中也隐隐质疑过李世民。可直到这一刻。武将们开始颤抖了!被李二陛下的超高远见深深折服!这是何等的我去!直接在碛口布兵,以逸待劳,瓮中捉鳖。如果李二陛下没布置这道战略计划。东突厥会灭亡。但绝不会像如今这样,蛮夷全部歼灭,一个不留!“大唐万胜!陛下英明!”

群臣高喝,回荡大殿。李世民摆摆手,淡淡的道:“如果朕告诉你们,做出这次战略部署的,并不是朕,你们信吗?”

“什么?”

大殿又开始躁动起来。“做出这次战略部署,和此次解决粮食危机,是同一个人,同一个十五岁的娃子。”

李世民没开口,房玄龄就朗声高喝起来。淦!我去!静!大殿静的落针可闻!所有大臣的目光,皆狐疑望向李世民。他们以为房玄龄在逗他们玩。可看到李世民点头后。这群大臣真的开始不淡定起来。这小娃子……十五岁的小娃子!哪里冒出来的妖孽?究竟是谁啊?陛下为什么要卖关子?有人开始不满。对李二陛下狂喷道:“陛下!此子天纵奇才!焉何不敢暴漏于世人?”

“可是因为其年纪小,便不敢任命为官?”

“如此英才,怎可遗漏于乡野?简直暴殄天物!”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殿内讨伐李二陛下声音此起彼伏。李世民不知是喜是愁。自己长子这般优秀,李世民打心底高兴。可要是暴漏了现儿身份。你们还能这么慷慨激昂?到时他李世民怎么处理?直接公布李现是大唐嫡长子,大唐储君?或者继续隐瞒,给现儿推到朝堂高官职位?后面的肯定不行!这也是李世民一直不敢让李现出仕的原因所在。万一凭着李现的手段,立身于庙堂之高位,那还怎么为太子?前面的呢?废掉李承乾?怎么对这群大儒交待?他们会同意?愁啊!在李世民没想明白这些事之前。他绝对不敢暴漏李现的身份。就算暴漏,顶多也就在身旁几个衷心耿耿的旧将前。这是李世民现在的底线。……下朝之后。李世民便带着房玄龄,直奔平康坊。李府。李现百无聊赖,门扉被直接推开。这次的作风,李现太熟悉了!“老黄!果然是你,来了啊!快,我给改良了烈酒,这次更烈,你尝尝喜不喜欢!”

李世民喜气洋洋,春风满面。“好些日子没见,可曾想我?”

李世民笑着问道。李现挠头道:“怪想的。对了,孙姨娘怎生没来?”

李世民神秘兮兮的道:“你姨娘啊,给你筹备好事去啦。”

李现也没多问,拉着李世民和房玄龄就坐。他迫不及待的道:“老黄,此次长安危机已然解除了是不?”

李世民点头,一脸欣慰的道:“还多亏了你啊,全长安百姓都该感谢你才是。”

李现忙不迭摆手:“感谢我作甚?我旗蟠都给你立出去了,就算感谢,也感谢你‘黄正’啊。等等?是不是大理寺那群人和你玩猫腻?”

李世民心情很好,突然想试探一下李现。他叹了口气,也没说话。李现明白了。随即眼角跳了跳,整个人沉默下去。看着李现这样子,李世民突然于心不忍,就在要开口的时候。李现出声了。“老黄!我帮你!你等着,不出数日,我让大理寺,乃至李二陛下,亲自来求你为官!”

“你信我!不会用多久!”

“这群狗的!我知道会出这茬子事,真当贱民怕官?”

“老子不剥你们一层皮,老子跟你们姓!”

李世民:“……”房玄龄:“……”两人脖颈突然发凉,似乎预感到什么不妙的事。这小子,有这个手段,绝对有!不过李世民当即好奇起来。“你打算怎么做?”

李现对李世民和房玄龄道:“他不仁,我不义!”

“知道现在朝廷渔轮传播的媒介是什么?”

“纸张。”

李世民和房玄龄听的万般不解。李现冷笑道:“老黄,你和大理寺卿是不是签过契约?”

李世民点头。李现道:“你赶明把契约带来,顷刻之间,我给你印刷出数万份。届时你找几个人,在长安四门,朝天空洒下去!”

“不出意外,整个长安,十之八的读书人,都会看到大理寺和你签的这份契约。”

“我就要看看,朝廷怎么应对!”

“当初让你签契约,我就存了这份心思。我就知道朝廷那批人不是什么好鸟!”

“是啊,他们阳春白雪,我们就下里巴人?”

“凭什么?你老黄讨个官做,有什么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