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娘娘被六宫盛宠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5章 改革(第1页)

第125章改革阮凌见文丞相离开,这才从屏风后走出来。“皇上,怎么样,文丞相是不是很生气。”

原来这一切都是阮凌的主意,她就想让皇上假装生病,然后等文丞相来替他发声。“哼,你还好意思说。若不是章太医开药给朕吃,朕恐怕这会还在厕所拉肚子呢?”

赵臻责备了阮凌两句。原来,昨夜章太医看出有人给皇上下药。皇上气急,他怎么也想不到有人敢给他下毒,他原本要将身边的宫女全部抓起来严刑拷问。后来,阮凌听到自己惹了大祸,这才向皇上告知是她给皇上下药。顺便将自己的计划全数告诉了皇上。皇上虽然拉肚子拉的手软脚软,但他觉得能用这个机会给周家一个教训也是很好,便联合阮凌装病不上早朝。“皇上,您幸苦了。”

阮凌撒娇地说道。“这个周秉诚真是可恶,朕昨夜已经派人去叫太医回来了,他竟敢拦着太医不让回宫。看来,朕这个皇上在他眼里真的没什么威信了。”

赵臻不知道是阮凌叫铁锋不要开门的,还以为是周秉诚不肯听他的话。“皇上,这件事也不怪他,是臣妾叫铁将军不要开门的。”

阮凌觉得那周家人太欺负人,她也想给他们些教训,尤其是那个周煜希。“你,你可真是胡闹。”

赵臻也舍不得责备她。“皇上,李太医正在门外请罪,要不要他进来?”

李长海进来回报。“叫他进来。”

皇上想起他是将军府的探子便觉得生气,无论如何他这次也要除了这个探子。“皇上,微臣前来请罪。”

李太医跪在地上,颤声说道。“李太医有何罪啊!”

赵臻黑着脸,冷眼看着底下跪着的人。“皇上,臣,臣不应该私自出宫去给周将军看病耽误那么长时间。”

李太医回道。“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朕不怪你去给周将军看病。可你知道,昨夜太后因为没有你的救治,头痛了一夜?”

赵臻语气淡淡,他可不想做一个爱生气的皇上。“臣,臣知错了。”

李太医一直给太后治病,她老人家的头痛病不是早就治好了吗?怎么又会发作?“周将军的病如何了。”

赵臻想那周秉诚故作姿态,想他能有什么病。“回皇上话,周将军其实不是生病。而是旧疾复发,他以前在战场上留下的病症随着年龄变大,也是越来越重。”

这是他们一早商量好的说辞。周秉诚觉得他周家为了大郢征战多年,皇上应该体恤他,不应该为这些小事计较。但他又担心太后的病情,万一太后有个什么事,他要如何解释。“皇上,周将军劳苦功高,微臣无能不能替他除去旧疾。”

李太医见皇上特意问起周将军,且脸上并无怒色,想来太后的病并不严重,便转过话题又开始替周将军夸功。“嗯,朕养你们这么多年。你竟然连朕的功臣也治不好,那朕还要你做什么。来人,将这庸医赶出宫去,永不录用。”

赵臻终于找到机会除掉这个探子了。“皇上,皇上,臣知错了,还请皇上开恩。”

李太医叫的凄惨。皇上哪里肯听他说废话,直接叫人把他拉出去了。赵臻看这个眼中钉被除去了,这心情忽然大好,他觉得身体也好了很多。“皇上,请您喝一碗玉薯粥。昨晚拉了一夜的肚子,您幸苦了。”

阮凌从小雪的手中接过一碗粥,亲自喂给赵臻喝。“你呀,就是个鬼灵精。以后这样辛苦的事,可别再找朕了。”

赵臻喝着阮凌喂的粥,胃里舒服了,这心里更加舒服了。“皇上,你说这次周秉诚吃了这样一个暗亏,他会不会再想什么办法为难您?”

阮凌还是担心那周秉诚会为难皇上。“朕是皇上,朕会怕他?”

赵臻也担心这件事,前几日西疆的那些蛮夷又去边疆捣乱,如果没有周家,西疆肯定大乱。这件事让他心烦,只怪朝中无大将,他还不能让周家寒了心。“李长海,你去周家看看周将军,看他身体如何了。”

赵臻刚刚除掉了他的暗探,又让文丞相联合众人去责难周秉诚,他还得安排李长海亲自去将军府安抚周家。“对了,你再叫人准备些姜汤给煜昭仪送去,就说是朕让你们拿给她的。再告诉她,朕感念她对太后的孝心,叫她好好休息,这几日不用她侍疾。”

赵臻想起昨晚整了周家又整了煜昭仪,现在还得想法子安抚她们,真是好窝囊。“皇上,臣妾呢,不是太懂朝堂上的事。但是臣妾看你如此,这心里还是很担心的。臣妾这里有个主意,不知道能不能帮到您。”

阮凌知道赵臻是因为朝中无人可用才会烦心,她便想到她从书上看到的科举制度。如果,他们能开办学校,改革科举制度,会不会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人才呢?“你说来听听。”

皇上知道她有些稀奇古怪的想法,而且还很有用,不如就听她说说看是不是真的可以帮自己解围。“臣妾知道,您是为朝中的事担忧。臣妾觉得我们可以改变科考制度,让那些参加科考的士子成为皇上您的门生。你也可以找相信的人去审阅这些人的答卷,这样那些有才之士就可以得到录用,才能大展宏图报效国家。”

阮凌缓缓说来。“你继续说。”

赵臻觉得她说的很有道理。他们大郢现在的科考制度混乱不堪,挑选上来的人也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正是,而且我们应该把骑射兵法好的人聚集在一起好好教导,这样我们就可以培养出一批精兵良将。皇上您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

阮凌将自己的想法全数告诉了赵臻。“好主意。只可惜要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人才,这个时间有些太长。”

赵臻赞同阮凌的话,但他还需要把这些想法好好的整合一下,然后再找一个合适的人来主持科考。“皇上,臣妾是随便说说的,我一个妇道人家哪里懂这些。”

阮凌不想引起赵振的怀疑,又解释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