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楚第一臣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2章 就是越灵越好(第1页)

第112章就是越灵越好“你刚刚没听那年轻人说吗?他说要将病情说给菩萨,菩萨才能听见。”

陈知山冷笑,“我想,那根本就不是说给菩萨听的,而是说给那什么至善方丈听的。”

“什么意思?”

王庄问道。“百姓将病情说出来,至善就能根据病情来发放所谓的神药,我仔细观察了一下,最开始上去求药的老翁,一直在不停咳嗽,很可能是感染了伤风。”

“伤风说容易治也容易,说难也难,同样的药,每个人都可能因为体质而服用不同的剂量,治好的话,万事大吉,治不好的话,就很可能砸了招牌。”

“那至善方丈应该是摸不准老翁用药的剂量,就不敢给药,这样就是福缘不够了,第二个老妪,病状应该很普通,所以自然就求到了药。”

王庄这下也懂了,“那他和普通的郎中有什么区别?”

“怎么没有,你见过哪间医馆的生意有这么好?再说了,有病没病的人,他都会过来烧香,只求图个心理安慰,特别是那些为富不仁的家伙,就更想多求点药,好证明自己是有福缘的人。”

“烧香嘛,就是越灵越好,这样老百姓能图个安心,为富不仁能图个心安。”

陈知山笑呵呵的说道。王庄竖起大拇指,夸赞道:“大人,理解真好。”

“别废话了,回去之后,赶紧查查这个至善方丈,既然无念寺的香火这么旺盛,那这至善身为方丈,应该不难查到他的事迹。”

陈知山道。王庄点头,“好,我知道了。”

两人说话间,就已经出了无念寺,正往山下走时,陈知山忽然顿住脚步。因为他好像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王庄,那个人…是不是你娘啊?”

“啊?”

王庄顺着陈知山的目光望去,顿时脸色一白,“真是她,完了完了,这下我离娶媳妇儿又远了一点。”

“行了,别怨天尤人了,咱们躲开点,别让你娘发现了,不然被其他人察觉到我们的身份,以后再想调查就麻烦了。”

陈知山说着,就将王庄拉到路边,假意看着远处的风景。王庄的老娘和三个妇人边聊边走,所以也没注意到她儿子就路边。“我跟你们说,这无念寺的神药,那可是真神啊,就吃了一剂,我这身体就倍儿棒啊!”

王庄的老娘笑逐颜开道。另外两个妇人,看年纪不过四十岁,而王庄老娘的年纪摆在那里,这么大的年纪,身体素质却和她们这些四十岁的妇人差不多,如此健康的体魄,可让她们都很羡慕。“大娘,您身体这么好,就是因为吃了神药吗?”

一个妇人问道。“对啊,那神药可神了,谁用谁知道!”

王庄老娘的精神状态确实不错,走路虽然有些喘气,可也没落后。另一个妇人道:“听您这么说,我一定要求到神药!”

“…”四人的声音逐渐远去,陈知山眉头却是紧紧皱在一起。这就是利用宗教骗钱的可怕之处了,被骗的人不仅心甘情愿,甚至还会向其他人传播。这就像得了灰指甲,一个传染俩,然后越传越多,最后一发不可收拾。等上当受骗的人越来越多,那它就成了一种真理。曾经猖狂的白莲教,就是这么发展起来的。朝廷就是因为数次大规模围剿白莲教,劳民伤财,导致伤了元气,内忧外患之下,庞大的楚帝国才会一蹶不振。大楚西南方向的百姓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加上民风又彪悍,稍微一忽悠就晕头转向,很容易做出不理智的事情。所以,必须得尽快摸清楚无念寺的底细。如果他们真只想求财,那手段就可以温柔点,如果这群人有什么图谋不轨的心思,那就不用客气了。而且,就这种传播速度,恐怕过不了多久,整个幽河县都会被他们洗脑,然后幽河县百姓口袋里那本就不多的存款,就会彻底被无念寺掏空。从王庄他娘就可以看出,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就算目不识丁,但人生履历这么丰富,应该很难被忽悠。结果,连六十多岁的老太太都被忽悠了,可想而知其他人有多容易上当受骗。原本陈知山是因为系统任务才想对付无念寺,那么仔细了解了一下无念寺的所作所为之后,陈知山就决心,一定要想办法除掉这个祸害。…回到幽河县之后,陈知山就让王庄带着几个衙役去打探关于无念寺的情报。无念寺处于平庄县地界,所以行动必须得隐秘,因为这年头跨地区调查是一个大忌,需要一大堆繁杂的手续,可不像现代,只需要发一封协查函就够了。跨地区调查,如果是县的话,不仅要征得县衙同意,还必须得和州衙汇报。否则要是每个县的人都能随便走动,那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密谋一些见不得人的大事?所以,陈知山要是光明正大派王庄他们去平庄县,那很可能会被平庄县县衙投诉。更何况,对付无念寺这种事,暂时也不能打草惊蛇,一定要先揭穿他们的骗局,才能公诸天下!而且就凭自己,着实很难对付他们,于是陈知山又叫来葛回跟冯启二人,然后把无念寺的事情和他们说了一遍。葛回道:“大人,这个无念寺确实有问题,这些日子,下官按照吩咐,和衙役一起将感染伤风的百姓都单独隔离起来,同时请来幽河县所有的郎中为他们治病,想着能治好一个是一个。”

“谁曾想有十几个老人,死活不愿意让郎中看,还说他们经常去无念寺烧香拜佛,有菩萨保佑,百病不侵。”

冯启也严肃地点头,“这件事确实很麻烦,都说郎中最怕患者讳疾忌医,可这些百姓,何止是忌讳,甚至将郎中视若虎狼!”

陈知山皱眉道:“那如今有多少百姓死亡?”

“差不多二十个,年纪都在四十岁以上。”

“不行,你们先派人去黔州,让州衙赶紧派郎中过来支援,本官先研究一下,该怎么对付无念寺。”

“是!”

冯启和葛回二人拱手,便同时出了大堂。陈知山拍着额头,头疼道:“到底,该怎样对付无念寺呢?”

碰上这种温水煮青蛙的局,还真的很难对付,一定要想办法拆穿他的骗局,否则等信仰的人一多,再想拆穿就麻烦了。只是,该怎样拆穿呢?陈知山开始疯狂头脑风暴,他做法官的时候,有碰到过同样的案件,而且那犯罪分子同样是利用了老人单纯的心思,忽悠他们买各种保健品。当时,这件案子是怎么被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