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楚第一臣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6章 突如其来的大案(第1页)

第146章突如其来的大案正是因为周公公知道如柔在皇宫的地位,所以他才会这么惊讶。早在几个月前,就传闻这位小祖宗离开了皇宫,当时可把皇上给急坏了,甚至还调动了数万皇城侍卫,满世界找这位小祖宗。后来这小祖宗自己回到了皇城,可转眼间,为何又到了幽河县?而且看她和陈知山的关系,绝对非同一般啊。周公公突然脑洞大开,如果陈知山成了驸马,那不也是皇室之人了?我滴乖乖,这事儿大了啊。周公公开始在脑子里回想自己和陈知山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确定没什么不愉快之后,他才松了口气。同时暗暗下定决心,坚决不能惹他!谁敢惹一个既和王爷交好,又和公主关系匪浅,同时还得到朝中重臣器重的人?“周公公,这是一百两银子的银票,你请收好了。”

陈知山拿出一张银票给他。周公公吓得魂不附体,惊恐道:“陈大人,这这这…千万不可,咱家…不对,是奴婢…不能要你的钱啊。”

陈知山看着他惶恐不安的样子,不由挑了挑眉头,奇怪道:“周公公,你没事吧?”

“我…”周公公抖着嘴唇,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如柔可是说过,必须让他保守秘密,要是敢泄露出去的话,就会阉了他。虽然他也没啥可阉的,但保不齐人家会制造点什么东西给阉了。“咳咳,没什么,只不过刚刚奴婢仔细想了想,陈大人你是国家栋梁,奴婢哪敢收你的钱啊。”

周公公干咳道。陈知山更是一头雾水,“周公公,你为何在下官面前自称奴婢啊?”

“额,呵呵…”周公公干笑一声,“那啥,习惯了,陈大人,奴婢…不是…咱家先回去了,你自个儿随意吧。”

说完之后,他就逃命似的跑走了。陈知山拿着手中的银票,满头雾水,不过周公公既然不要钱,那他还能省下一百两银子呢。…第二天中午,祝图就亲自领了一千黔州军,抵达了幽河县。随后陈知山和陆文卿二人,一起到幽河县城门口会和。陆文卿道:“祝将军,从现在开始,你必须听从陈大人的命令,如果因为违抗命令而被处罚的话,那本官也帮不了你。”

祝图咬了咬牙,“是,末将领命。”

陆文卿又转头对陈知山,道:“陈大人,黔州军就交给你了,要是他们有不听命令的地方,你尽管以军法处置!”

陈知山笑道:“陆大人多虑了,我相信他们都是明事理的人,不会做出太出格的事情。”

“嗯。”

陆文卿点点头,“黔州还有很多事情要我去处理,接下来的事情就由你自己去处理了。”

“陆大人慢走。”

陈知山道。一会儿,四个轿夫就抬着轿子走到县城门口。在陈知山的目送下,陆文卿上了轿子,然后慢悠悠地从官道上离开了。等轿子没影之后,陈知山才对祝图说道:“祝将军,今天你先驻扎在幽河县外,本官现在就让人在县里找一块空地,等布置好了后,你们再驻扎到里面吧。”

祝图不紧不慢道:“都听陈大人的。”

他的语气充满了不服,但陈知山也没理会,只是淡然一笑道:“那就请祝将军下令安营扎寨吧。”

祝图清了清嗓子,面无表情道:“陈大人说了,县里面没地方,就让我们待在幽河县外面。”

这话一出,底下众人纷纷交头接耳起来。“哼,一个县令,官威居然这么大!”

“就是,我们大老远从黔州过来,不恭恭敬敬将我们请进城里就算了,竟然还让我们待在外面?”

“什么鬼地方,要不是军令如山,老子才不来呢!”

听到那些士兵难听的谩骂,祝图心中冷笑,但脸上还是带着歉意道:“陈大人,实在是不好意思,这些都是糙汉子,平常粗俗惯了,说话难免有些难听,希望大人你别介意。”

陈知山笑了笑,“没事,本官也知道诸位都是真性情的汉子,脾气暴点也正常。”

“不过还请祝将军告诉众将士,本官并不是故意让他们住在外面,只不过是因为上千人进城,要是不安排好的话,肯定会惊扰到百姓,所以本官才要去提前安排。”

祝图随意地点点头,假笑道:“末将知道了。”

陈知山又交代了两句后,这才背负着双手,走回县衙。…今天一整天,除了让冯启去安排黔州军的住处外,陈知山还和王庄商量了一下该如何对付土匪。该说不说,黔州军虽然混账了点,可毕竟是正规军队,经历过严格的训练,在军事上,他们可比幽河县这些民兵厉害太多了。如果有他们加入的话,那对于这次剿灭土匪的把握又大了很多。晚上,陈知山躺在床上,开始整理今天的计划。九峰山地辐辽阔,那些土匪山寨也是四处分散,如果不熟悉路的话,甚至连山寨都找不到,就更别提剿匪了。所以这第一件事,就是弄到九峰山的山寨分布图。这点陈知山倒不担心,因为县衙大牢还关着几个土匪,以他们那个怕死的性格,只要稍微用点手段,就能让他们乖乖出卖其他土匪山寨。说干就干,明天就去牢房一趟,先让他们把该交代的事都给交代了!砰砰砰。而就在这时,陈知山还在研究具体计划的时候,门突然被人给敲响了。他睁开眼,皱眉问道:“谁啊?”

“老爷,冯县丞有事找您。”

外面一个丫鬟小声说道。“冯县丞?”

陈知山坐起身,疑惑道:“这都晚上了,他来找我干嘛?”

心中虽然疑惑,但陈知山不敢有任何耽搁,立刻起床穿衣,到大堂见到了冯启。“冯县丞,你这大晚上不睡觉,找本官做甚?”

冯启沉着脸,道:“大人,县衙外面有人击鼓鸣冤。”

“什么?”

陈知山闻言,眉毛顿时一挑。他之前说过县衙永不关门,所以百姓晚上同样可以告状,但是…谁这么缺心眼儿大晚上来告状啊。是什么深仇大恨会这么着急?“行,那赶紧去县衙升堂吧。”

有人击鼓鸣冤,那肯定要处理好,所以陈知山立刻和冯启一起,在两个衙役的带领下,快步去往县衙。很快,正在睡眠中的衙役就被人给叫醒,然后迅速到公堂站好。等陈知山坐到主位上后,他才一拍惊堂木,大喝道:“带击鼓之人上堂!”

“升堂!”

“威武!”

在衙役齐声高喝之中,击鼓之人慢慢走上公堂。陈知山一看,更是惊讶万分。因为,堂下不止一个人,而是几十个人!甚至于公堂都站不下,有些百姓还站在了公堂外的院子里。几十个人击鼓鸣冤,这恐怕是有大案发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