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楚第一臣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4章 除夕守岁夜(第1页)

第174章除夕守岁夜如果按照时代历程,现在大楚应该相当于明朝中叶。也不知道在大楚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帝国。他们会不会按照历史那样,开辟出了大航海时代,还有工业大革命。然后在几百年之后,坚船利炮叩开国门,大肆烧杀抢掠,给中华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屈辱!陈知山并不知道海外的事情,因为大楚和历史上的明朝一样,早就实行了海禁,除了朝廷开设的船厂外,普通人禁止出海。而且朝廷对海外的事情,一向是比较保密,所以别说是陈知山在这这种穷乡僻壤,哪怕是身处在皇城的百姓,都未必能知道。但正是因为大楚和明朝一样实行海禁,所以陈知山才会担心。虽然大楚是另一条时间线,但保不齐在未来的某一年,同样的事情依旧会发生,因为当时间洪流席卷而来的时候,我们除了原地叹息外,就只能任由时间的车轮从脸上碾压过去。而陈知山知道未来多屈辱,所以他才想着该怎样改变这一切。不过,以他如今的身份地位,想要办到这一切,难啊。天空,烟花绽放的最后一丝光芒也渐渐消失,只剩下刺鼻的火药味充斥在四周。不过众人的心情还没平复下来,就看见一群衣着华丽裙装的女子涌入了正殿。她们有的拿着琵琶,有的拿着箜篌,还有的拿着横笛,总之,各种乐器层出不穷。而且她们面容和身材也十分姣好,光是看外表,就足够让人赏心悦目了。众人脸上都露出期待之色,男人嘛,肯定都喜欢美女。陈知山扭头看了一眼身旁的冯启,见他也不像之前那样板着脸,不禁咧嘴一笑。看来这老头也和其他人一样,对美女同样没有抵抗力。既然是他来到大楚的第一个新年,那肯定要热热闹闹,轰轰烈烈。“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宛转悠扬的歌声响起,在众人的注视中,十几位舞姬开始扭动着身躯,翩翩起舞。而她们口中所唱的,正是《诗经?唐风》中的《蟋蟀》,专门用来歌颂过年的歌曲。十几个人,在院中翩翩起舞,她们身上都披着银色的月光,就好像是嫦娥下凡一般。“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无已大康,职思其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歌声随着动作逐渐激烈,时而如狂风骤雨,时而犹如秋叶静美。实际上,这些人是专业的。嗯…是陈知山网罗了整个幽河县青楼的妓女,才凑出来这么一只舞蹈队伍。否则的话,他去哪里找这么多又漂亮又能歌善舞的女人?不止是众人,就连陈知山,也看的如痴如醉。等到歌舞结束之后,众人才意犹未尽的咂摸着嘴。陈知山干咳一声,道:“其实,这些人都是青楼女子,你们谁要是感兴趣的话,可以去光顾一下她们的生意。”

“哇哦…”听到这话,一群狼人们顿时就性奋了。他们不缺钱,就缺一个渠道。更何况身为官员,跑去嫖不太好。但是现在陈知山都这么说了,他们就算去嫖,也只是“照顾”人家生意,有理啥都不怕。陈知山道:“各位,现在时候已经不早了,明天除夕夜,本官就不再宴请各位,所以现在就先敬各位一杯,等过了除夕夜,咱们就能迎来新的一年了!”

“过了年之后,幽河县也会迎来崭新的未来,本官,与君共勉之!”

说话之际,又有丫鬟用托盘端着酒走过来。众人纷纷各自端起一杯酒,然后举起酒杯,神色激动道:“我等必鞠躬尽瘁,努力治理幽河县!”

“请!”

陈知山也是热血澎湃,双手捧着酒杯,举过头顶,大声道:“还是那句话,敬未来!”

“敬未来!”

二十几人共同举杯,发出了激情的怒吼。然后,便同时一饮而尽。陈知山也仰头一口饮下,同时心中还暗道:“未来,我来了!”

…一夜宿醉,陈知山第二天起床的时候,还觉得头疼难忍。今天是除夕,对陈知山而言,要做的事情还是蛮多的。首先就是跳傩舞、贴春联、封井、放炮竹、吃年夜饭,直到守完岁之后,才算过了除夕。那些烂七八糟的琐事,自然有下人去办,不需要陈知山操心。但是到了守岁的时候,这就不能让别人帮忙了,只能由他亲力亲为。除夕这么重要的时刻,陈知山自然是给下人都放了几天假,让他们回去和家人过除夕。转眼间,偌大的陈府就只剩下陈知山、如柔和华安三人。如柔学了那么久的厨艺,此刻终于派上了用场,年夜饭的菜,大多都是她贡献的。陈知山望着那色香味还算可以的菜肴,感动的不要不要的。无他,在她认真学习期间,陈府牺牲了四个厨房。四个厨房,才换来勉强能吃,不容易啊。掌灯时分,三人分别入席,没过多久,年夜饭就吃完了。接下来,才是最无聊的时候。除夕夜守岁!华安点燃油灯,而陈知山和如柔则是围坐在炭炉旁。华安望了两人一眼,嘿嘿笑了笑之后,就很识趣的离开了。如柔眨了眨眼睛,道:“这就是守岁啊,感觉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啊。”

陈知山道:“那你觉得什么是守岁?”

如柔嘟着嘴道:“我听他们说,普通百姓的守岁是很热闹的。”

陈知山挑了挑眉,“你以前从未守岁吗?”

之前庄元魁说过,如柔是他的一个小侄女,那想必也是大户人家出身。像这样的大家族,守岁应该很热闹才对,如柔怎么会没守过岁呢?见她望着炭火发呆,陈知山叹了口气,转移话题道:“对了,你是幽都人吗?”

如柔点点头,“对啊。”

陈知山好奇道:“幽都那么繁华的地方你不待,为何会来幽河县这种穷地方呢?”

如柔幽幽道:“幽都那种地方有什么好的,它就像是牢笼,关久了,就只有烦躁。”

“半年前,我第一次离开幽都,也不知道该去哪,就顺着官道一路走,不知不觉就到了越州。”

“越州的繁华让我想到了幽都,所以我没待多久,就离开了越州,然后继续顺着官道走,又到了黔州。”

“在黔州的时候,就听到有人说幽河县县令贪赃枉法,无视法纪,我一气之下,就来到了幽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