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楚第一臣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8章 钦差巡视之旅(第1页)

第268章钦差巡视之旅做人可以飘,但一定要脚踏实地的飘,这样落地之后,才不会摔得太惨。更何况,何昌现在还没有飘的实力,那就更得脚踏实地。两人客套了一会儿,关系也算一日千里。虽然还没一日,但以后会在一起很多日呢。这下,就有很多话题了。“何大人,幽都大吗?”

“幽都好玩吗?”

“朝中哪个大臣是坏人?”

“…”何昌冷汗涔涔,没想到陈知山思维这么活跃,还八卦得很,问的都是什么问题啊。“陈大人,现在最要紧的是巡视,咱们还是说点和赈灾相关的话吧。”

何昌抹了把汗水,只想着快点回到正题。陈知山道:“何大人,你是户部之人,应该比本官更清楚赈灾的事,所以如何赈灾,就由何大人来安排吧。”

“好,我们第一站就是…”…钦差队伍浩浩荡荡从黔州出发,横穿过江南府,抵达了剑南府地界。之后,又穿过几州,到达了距离他们最近的一站,雷州。雷州在剑南府府治齐州附近,两地距离并不远,再往西,便是宣州,也是他们的下一站。雷州距离长江有些距离,所以这次长江涨大水,雷州受灾程度在几州里算是最低的。之所以是第一站,纯粹就是因为雷州是距离最近的,那肯定是择近而先。队伍到达雷州的时候,两千侍卫分成两队,一队一千,分站在城门大道左右两边,一个个金甲闪闪,威武不凡。陈知山、何昌、郝萌、杜预,四人从轿子上走下来,没多久,雷州知州蒙放就领着雷州一众官员,跑到雷州城门口迎接。除此之外,还有雷州同知秦林,通判翁秋,以及大大小小的官吏,看这数量,得有四五十人。蒙放约莫五十多岁,脸型消瘦,两边的颧骨凸起,下巴留着山羊胡,一看就知道饱经风霜。他见到陈知山等人,眼中露出一丝惊讶,看来不明白为何钦差会这么年轻。不过,有两千金甲士兵开道,眼前这人应该不是冒充的。于是他整了整官袍,便躬身行礼道:“下官雷州知州蒙放,拜见钦差大人。”

其他官吏也纷纷异口同声的自报家门,陈知山默不作声,将他们的名字和身份一一记在心里。白莲教最喜欢的就是趁着灾害的时候发展教徒,雷州乃是中州,有十万人口,而这次水灾又危害了不少百姓,保不齐他们会暗中搞事情。如果白莲教能来发展教徒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能来发展教徒的,在白莲教中应该很有身份地位,他们肯定知道很多白莲教的事情。所以,陈知山必须要记清楚这些人,看看这些人里有没有内鬼。众人在城门口寒暄片刻,相互介绍完自己的身份后,蒙放便笑着开口道:“各位大人舟车劳顿,下官已经在酒楼备好了饭菜为大人们接风洗尘,还有下榻的驿馆也收拾好了,几位大人随时都可以进去休息。”

陈知山呵呵一笑,没有开口。何昌则是拱手道:“接风洗尘就算了,本官是奉皇上之命查验粮仓,等查完之后再说吧。”

来的路上,陈知山就说过让何昌去管赈灾的事,只要没问题,他就不会过问。蒙放闻言点了点头,道:“钦差大人随时都可以查验,下官为大人们带路。”

“好,带路!”

于是,陈知山等人就在蒙放的陪同下,走进了雷州。雷州有四个粮仓,共计八万石。何昌去查了一下,每个粮仓都是满仓,而且一眼望去,都是粒粒饱满的稻米。“嗯,不错,粮仓没有问题。”

何昌点了点头,然后掏出册子涂涂写写起来。蒙放松了口气,继续道:“钦差大人,既然粮仓无恙,那还是赶紧去酒楼吧。”

何昌将目光放在陈知山身上,他才是正使,该怎么决定肯定要他说了算。陈知山看了缓缓关上大门的粮仓,心里总感觉哪里不对劲,不过既然粮仓是满的,也没必要再纠结下去。“既然蒙大人都准备了,本官要是不去的话,岂不是辜负了蒙大人的一片心意?”

陈知山笑道。蒙放连忙道:“那各位大人快请。”

说完,他就将陈知山几人请到酒楼,席间觥筹交错,最后他放下酒杯道:“几位钦差大人,其实这次雷州受灾并不严重,真正严重的是南州,也不知道南州是怎么回事,还有近千灾民跑到了雷州,唉,下官为了他们的事,可没少操心啊。”

“南州?”

陈知山也放下酒杯,若有所思道:“本官记得,南州好像距离甘州不远吧,而且听说南州的粮仓还是甘州的后备粮仓,其储备粮甚至比雷州还多,就算受灾,也不应该缺粮啊?”

雷州有八万石粮食,这是什么概念?一石粮食有一百一十斤,八万石就相当于八百八十万斤。如果一个人每顿吃二两,一天三顿,这八百多万斤,足够六十多万人吃大半年。而南州的储粮之所以比雷州还多,原因就是因为它在战略上,属于甘州的粮仓。如果哪天敌军来犯,南州就能将粮食运出来,火速支援。而南州人数并没有雷州多,那么多粮食储备,他们应该不担心这次的灾害啊。怎么会有近千灾民跑到雷州呢?蒙放咂摸着嘴,道:“这谁知道呢,反正那些灾民到了雷州,就只能接下,总不能把他们都赶走吧。”

陈知山微微一笑,道:“蒙大人,如果百姓不介意的话,可以让他们到幽河县,最近皇上下旨将幽河县改为幽河州,正是缺人的时候,他们到幽河县的话,肯定不会亏待他们的。”

“幽河县改县为州了?”

蒙放惊讶道。一般只有碰到重大战略时,朝廷才会更改地方建制,以应对突发事件。最近也没听到什么大事发生,朝廷怎么会改革幽河县呢?“唉,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好事,蒙大人你也知道,本官乃正五品官,地位等同知州,可是各州都没空缺,无奈之下,皇上就只能将幽河县改成州,但是县就是县,就算改成州,又有什么用呢?”

陈知山叹息道。蒙放想想也是,一个不过一两万人的城市,就算在名义上叫州,可实际上和县有什么区别?当然,心里这么想,他嘴上可不会说出来,“陈大人,你这就是妄自菲薄了,皇上此次任你为钦差正使,很可能就是想要重视你,说不定哪天,你就入京为官了。”

陈知山笑道:“呵呵,那就多谢蒙大人吉言,来,本官敬你一杯。”

蒙放连忙端起酒杯,小心翼翼道:“陈大人客气了,应该是下官敬你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