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楚第一臣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9章 麻了太麻了(第1页)

第359章麻了,太麻了什么特么的叫惊喜,这特么的就是惊喜。许多官员都有去陈府寻找陈知山,自然不可避免的碰见过赵如柔。不过见过她的人,都只认为她是一个美艳的俏丫头,因为公主对他们而言,实在是太遥远了。要换其他人说赵如柔是秦国公主,众人肯定不信。但说这话的人是陈知山,他和赵如柔的关系最好,甚至很多人都认为两人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他犯不着编出赵如柔是公主这种谎话哄骗自己,那就只有一个可能…她真是公主。乖乖,没想到自己身边,居然隐藏了一位这么了不得的大人物。而冯启却皱眉道:“大人,如果如柔姑娘是秦国长公主,那你们…”陈知山道:“这就是本官要说的第三件事,皇上见本官和秦国长公主两情相悦,于是就亲自赐婚,决定等三月国丧结束之后,由礼部制定婚事礼仪。”

“…”众人面无表情,麻了,太麻了。这惊喜还真是一茬接着一茬,而且每一茬都这么令人难以置信,这趟幽都之行,收获是不是太大了?“大人,皇上该不会真给你们赐婚了吧?”

冯启语气艰难的问道。陈知山莞尔一笑,“这话还能有假?工部过几天应该会派人来修建公主府,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这么说来,大人以后就是皇亲国戚了?”

葛回激动道。陈知山摆手道:“这些事都不重要,本官早就将在场诸位当作心腹,所以要和大家挑明一件事,不过这件事,绝不可往外传,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众人一听他语气这么正经,表情也跟着变得肃穆起来。“在幽都时,先皇召见了本官,并且交代了一件事,让本官必须完成。”

陈知山目光放在他们身上,尽量平静的说道:“先皇打算将幽河州建立成第二道防线,也就是说,要是将来大楚和南诏国与西番国发生战争,那所有的压力都将给到幽河州。”

“从各府调兵,再赶到幽河州,差不多需要一个半月,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大军到来之前,严防死守,不能让敌军破城。”

“陈大人,你这不是开玩笑吧?”

冯启咽了口唾沫,“幽河州不过五千兵马,南诏和西番若真入侵,起码有二十万兵力,用五千人挡二十万人,还要一个半月,这可能吗?”

陈知山瞥着他,悠悠道:“不然你以为,朝廷为何那么器重本官,又是封爵又是赐婚,真以为天上掉馅饼啊?”

葛回面容苦涩道:“大人,听你这么一说,我们好像死定了。”

陈知山拍了拍他的肩膀,“自信点,把好像去掉。”

众人沉默,心头都蒙上了一层阴影。西番国和南诏国的骑兵异常强大,在与中原王朝的多次斗争中,都让大楚吃了不少亏。曾经有记载称“在这样一片地方,它广袤无垠,人生来即为圣贤,民风彪悍,马匹也会奔驰如飞。”

这片地方,就是位于大楚西方的大草原。那片大草原,不仅仅是美丽神奇的地方,更是充满了杀机。要是在大唐时期,这片大草原有个统一的名字…吐蕃!没错,就是和大唐联姻的那个吐蕃。吐蕃是大草原第一个统一政权,也是唯一一个。只可惜亡于内乱,之后分裂,直到被蒙古帝国征服,在蒙古帝国分裂时代划入了元朝版图。然而,草原上各种政权林立,对中原王朝也是阴奉阳违。大楚建立后,这些政权正式脱离了中原王朝,并且和大楚摩擦不断。而在这些草原政权中,有两个政权最大,一个是南诏国,另一个就是西番国。西番国比较低调,和大楚偶尔有摩擦,但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倒是这南诏国,和大楚关系就像女人来大姨妈时的心情一样,阴晴不定。十几年前宁王造反时,还跑去南诏国借了两万骑兵,同时答应南诏国,要是他能造反成功,就从大楚南方九府中割让出三府,送给南诏国。幸好大楚举国之力平定叛乱,同时将两万南诏骑兵一网打尽。在那之后,南诏国就老实多了,就算有摩擦,也只是口头说说,不敢有实际行动。而今过了十几年,大楚修生养息颇有成效,南诏国应该也恢复了元气,所以赵永望才急着加强边关防御力量,就是怕南诏国卷土重来。这也从侧面表明南诏国的强大,用一州抗衡一个强大帝国,虽然只需要一个多月,可…在巨大的实力差距面前,能撑几天都是奇迹了。见他们情绪低落,陈知山出言安慰道:“你们也不用这么害怕,朝廷肯定不会拿我们的性命开玩笑,更不会拿边关安危做赌注。”

“本官已经想好了应对的办法,情况刻不容缓,最近大家可能要忙活一阵了。”

“冯同知,你尽快清点好幽河州的仓库、粮马,一定要保证幽河州有足够的资源和南诏国打持久战。”

冯启拱手,“下官领命。”

“葛通判,你去筛选出五千壮丁,记住一定要身体健硕和健康,再划归到本官幽河侯身后名下,不受官府调度。”

葛回拱手,“下官领命。”

陈知山呼出一口气,“其余官吏,全力配合冯同知和葛通判,三天之内,要将本官吩咐的事情全部办妥,不得有误!”

“是!”

…陈知山一声令下,消停大半年的州衙机构,终于再次运转起来。呕心沥血经营两年多,哪怕他离开半年之久,幽河州也依旧以他的意志为主,坚决执行他的命令。三天后,幽河州外的九峰山上。经过陈知山的致命打击,九峰山已经没有土匪作乱,但是这块宝地并没有被荒废,相反,另有作用。一个地形如此复杂的地方,用来当作训练场是再适合不过了。所以,葛回筛选出来的五千壮丁,就被带到了山上。这五千人,都是从剑南府逃难而来,途径其他城市的时候,当地官员都将他们视作瘟神,百般刁难。心中薄凉之际,突然听说江南府的幽河州在大力接收灾民,要是愿意的话都可以前往,保证让所有灾民都能过上温饱的日子。一传十、十传百,所以越来越多人都来到了幽河州。五千壮丁,实际上并不难找。这次白莲教造反,波及到了整个剑南府,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唯一不受战火摧残的齐州,又关闭城门,不接受任何灾民。可数十万灾民,为何只有三四万到了幽河州?一个原因是很多人不知道幽河州在接受难民,另一个原因就是,从剑南府到江南府路途遥远,那些知道的灾民在长途跋涉时,相继病的病死、饿的饿死。这个过程,少说也有上万人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