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至尊皇长子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二章 北齐使团(第1页)

第五十二章北齐使团“大哥的法子忒麻烦了,不如直接出兵剿灭,不服就杀!区区匪寇算得了什么?”

秦纲对秦明的办法不屑一顾,觉得过于繁琐且无用,再次向秦赢请战。“你们兄弟五个后日去你们皇叔那里,到京军的新军大营去挑选兵卒,每个人挑选五百六十人,操练半月之后前往万岁山演武,务必尽心尽力,演武要打出我大乾的气势,给北齐人看看!”

秦赢说完,还特意叮嘱了一句。“你们谁赢了演武,谁就能最终前往真定府剿匪,朕拭目以待。”

秦明等人从养心殿告退已经很晚,秦明脑海中想的不是演武,亦不是明日北齐使团的事情,而是北直隶。北直隶被石家把持谁都看的出来,可是石家永镇燕云十六州,是太祖皇帝留下来的遗训,和沐家沐王府永镇云南一样。不同的是云南沐府位于边陲之地,且沐家每年都会前来汴梁与皇室一起过年。在京中短则待上一个月,长则住上小半年,当代沐王府的王爷和秦赢是结拜的兄弟,感情深厚。可是石家就不同了,这些年石家对北直隶的掌控越来越强,而北直隶的位置又恰恰是阻挡来自北方威胁的重要屏障。石家对于秦赢来说就是一根刺,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这次皇子前往北直隶真定府剿匪,是不是一次试探?又或者说是对石家动手的开始?……翌日,汴梁城外。远远的在官道上,就能见到视线尽头一座宏伟古老的城池矗立在那儿。“据说汴梁城距今已经一千多年了,能容纳一百万人的城市,真是不敢想象该有多么富足。”

骑着高头大马走在队伍前面的男子,三十出头一身皮甲,腰间还配着弯刀。此人正是北齐阿济格手下大将严实,在阿济格的手下能排的上前三的猛将。“祝大人,什么时候我大齐的勇士能马踏汴梁,将汴梁的美酒、美人、美食,还有金银财宝都带回草原去就好了!何等快意!”

在严实的后面有一个文士打扮的青年,模样文质彬彬,他名叫祝颂歌,在北齐任职枢密院参议,正五品。官职说不上多大,但是以他的年纪能入枢密院,足矣看出北齐皇帝对他的信任和看重。“若是大军能到这里,能真正站住脚,将汴梁城变成我大齐的国度,才是不世功勋,严将军说的那些都是过眼云烟罢了。”

祝颂歌稍稍停住了马匹,等待后面的马车赶来。“公主殿下,再有小半个时辰便到汴梁城了,您可以先出来透透气,一会儿千万不要失了礼数。”

这是符离公主博雅溪第一次出远门,来的还是汴梁,她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北齐的脸面。“祝师傅一路上都和我说了快三百遍了,你放心,每一处我都记得清清楚楚呢。”

符离公主明眸皓齿,相貌与中原的女子相比没有什么差别,除了眼睛里面的眼神多了草原上女子的飒爽与英气。“殿下记得就好,对了,等到了城里我们会前往白马驿站,公主若有什么想吃的,想喝的,告诉我和严将军就好。”

博雅溪闻言有些失望,问祝颂歌。“不能出去逛一逛么?汴梁城那么大,我们随意走走不会有问题的吧。”

祝颂歌却坚定地摇了摇头,说道。“枢密院的情报不会有错,慎肃人要对公主动手,之前他们连大乾的皇子都敢刺杀,还有什么不敢的。”

使团的队伍满打满算八十余人,这八十人除了博雅溪身边的五位侍女之外,其他都是百里挑一的锐士。汴梁城越来越近,在城门之外有前来迎接使团的仪仗队,左面的大旗上绣着一个“乾”字,右边大旗上绣着一个“燕”字。“听说大乾最近封王,封号分别是燕、秦、汉、楚、湘,来迎接公主殿下的,是皇长子秦明。”

别看祝颂歌不是大乾人,对于大乾的消息很灵通,北齐在汴梁城也是有独特的情报网的。“也不知道那秦明长得什么样子,祝师傅,会不会长得和阿济格将军一样难看呀?”

祝颂歌与严实差点没笑出声,也就符离公主敢这么说阿济格了。阿济格骁勇善战,是一等一的大将,能力强的吓人,相貌也一样吓人。据说他小时候出生就很丑,稍稍长大一点之后更加的丑,他父亲几乎想要将他给扔了喂狼。幸亏阿济格的母亲将他找了回来,这才没有死在野外。阿济格也因此特别忌讳别人说他丑陋,每次听见别人议论他的长相都要暴跳如雷。“殿下您放心,大乾皇室传了那么多代,怎么可能有丑陋的皇子呢?”

就算开国皇帝生的不好看,那么多代的传承,挑选的妃子皇后都是佳人美女,基因早就被改良了。“北齐枢密院参议祝颂歌,拜见燕王殿下。”

“北齐南境军狼骑副将严实,拜见燕王殿下!”

使团终于和大乾的仪仗队会面,祝颂歌和严实的礼节做的十分周全,一丝不苟。“两位大人远道而来,辛苦了。”

秦明领着乔玄前来见礼,说道。“一路舟车劳顿,公主殿下也辛苦了。”

他说着往最华丽的马车那边望了一眼,就见车帘后影影绰绰端坐着一个姑娘。“北齐符离公主博雅溪,见过燕王殿下。”

隔着薄薄的一层车帘,博雅溪能看得清阳光下的秦明,儒雅、俊俏,如他这样的青年在北齐可不多。“公主殿下客气了,祝大人,严将军,我们先入城再说吧。”

无论两国之间的关系多么恶劣,在迎接使臣上面做的绝对要好,这是格局和脸面。自从北齐吞并了奴儿干都司之后,就一直想要和大乾争夺大景的正统,从制度到礼仪上,对大乾多有学习。甚至近些年在北齐之内,很多女子开始流行穿大乾的汉服,并以此为荣。使团一路行进,一路观赏汴梁的景色和风土人情,第一次来到汴梁城的人都呆住了。繁华热闹,熙熙攘攘的人群,还有两侧不时投来好奇目光的百姓都让他们感觉到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