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给师妹的信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章 峥嵘岁月(第1页)

第三章峥嵘岁月

在皇都的时日当然与游走乡间时不同。自魏宁入住后,小院里便热热闹闹,来来往往的多是来找魏宁的。魏桓自懂事以来便跟随父亲大江南北的治理水患。魏宁做的是造福积德的事情,这些年来攒了不少威望,可是长安他们是头次来,想来也不该有那么多人追到长安来。那这些迎来送往的,难道都是来向父亲求字的吗?要说魏宁的字好倒是天下皆知的。

说到字,这日魏宁在书房大笔一挥,洋洋洒洒地写下“太极殿”三个大字,然后让魏桓叫来勿尘,道:“宫殿的名字就用这个吧,找人做个合适的匾额,便可做贺礼送给新皇了!”

勿尘先是认真研习了一番比划,皱皱眉,为难道:“我之前帮您准备了一副《江山如画》的匾额,已经装裱好了!”

“《江山如画》?先留着吧,你也是想得美好了些!只怕今时今日,看到这几个字,有些扎眼!”

于是,勿尘的书房多了幅字给魏桓和福乐临摹,这四个字,成了二人未来几个月的噩梦。

落实了给新皇登基的献礼,魏宁心情大好,当时正是艳阳烈烈,魏宁将剩下的事情留给勿尘,带上魏桓游城去也。

长安自汉代以来便是重要的大城,即便汉末以后的乱世里,东南方城市兴盛,都城也多落在洛阳,长安也自有它煌煌大城的地位。

魏宁父女二人从东华门登上城楼,在城墙上漫步了一个多时辰,这期间,魏宁指点着城内方方正正的街市,将华夏城池的来龙去脉、历史成因、布局结构滔滔不绝地倒给魏桓。

“看那边,宫城多在城里地势较高之地,未央宫便在龙首原上!”魏宁抬手指向远处那巍峨的宫殿,因为在得远,魏桓只能看到地势较高之地一簇建筑比不远处的街市要整齐得多。可是……宫城算得上古朴巍峨,却是灰扑扑的,甚至给人的感觉十分陈旧。

“都城从洛阳搬过来,新皇用的是汉代留下的旧宫殿!”魏宁又说。

“新皇就要登基,为何不修缮宫殿?”魏桓问。

“有银子都要紧着完善城防……还有填补军资……”

魏宁的话题突然转了向,按照常规,父亲必定不会放过这样一个教授新知识的好时机。可是这次魏宁却突然沉默了。

魏宁的话匣子关上了,转眼看向城外空旷的原野。魏桓便也随着他的目光看去。

夕阳的红光正将郊外的重山渐次染成金红色,美是美的。

……

“走啦,”魏宁喊了一声打断魏桓的思路,“你今天的字练了没有?”

“爹,出门前我正在练字呢,是你叫我出来的!”魏桓愤愤然抗议。

回到“魏府”时,天已经黑透了。刚下马车,斜对门两岁的胖小子在街边的泥坑里扑了个嘴啃泥。魏桓见状正准备过去扶一把,谁知胖小子的娘冲过来一把拎起他,一边“啪啪”地打他屁股,一边还恶狠狠地骂他到处乱跑,摔脏了衣服。

“住手!娃自己摔得已经够疼了,为何还要打他!”

对面府邸里不常见面的老爷一声厉喝,生生吓呆了那妇人。

同时吓呆的还有赶马车的尤伯。

“老爷平时那么温和,没想到……”

“尤伯,别怕,我爹就是这样的。上次发脾气还是看到有个马夫在上坡的时候用力抽马背,我爹直接上去抢了马鞭,对马夫一顿厉喝,那马夫也是被吓得不浅。”

魏桓话音未落,福乐从门里出来向魏宁道:“老爷,您刚出去就有人上门找您,大人让进正厅等着,这是名帖!”

魏宁接过名帖,笑颜逐开,将名帖递给魏桓。名帖上的人名,魏桓是知道的。老将王濬,为武帝平定东吴的首功之臣,曾是那个辉煌时代里最耀眼的将星。

魏宁并未让魏桓退避,带着她一同去了正堂。整个魏府不大,但是被勿尘弄得玲珑精致一应俱全,只是比起长安城大员们宅邸还是显得局促。不知像王将军这样的人物,会不会觉得憋仄。

老将王濬五六十岁的年纪,蓄着一把白胡子,身材魁梧精神矍铄。他已然负手立在正堂门口等候,勿尘正在一旁陪同说话。见到魏宁过来,他客客气气的将身旁的一位后生引荐给魏宁。然后又工工整整地向魏宁拱手道:“伯安,我来请你出山了!”

“惭愧,宁此来长安,正是投奔博陵公的!还望明公收留!”

说着,二人抱作一团哈哈大笑。

“师兄,这是怎么回事?”魏桓将勿尘拉到一旁轻声问,“我爹怎么和王将军……”

“听师父说过,二人是旧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