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给师妹的信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章 越石公(第1页)

第二十二章越石公

魏桓良好的感觉只保持了几个时辰。当晚,几个露着窈窕细腰的美貌胡姬来请翊将军赴宴,魏桓一路上看着她们露在外面的白生生的小腰,一直担心她们冷。

从进幽州起魏桓都一直戴着血脸面具,此刻她依然戴着面具一身盔甲凶神恶煞地步入暖融融的宴客厅。

宴客厅里嘉宾不多,除了刘琨、匹磾和勿尘,就是几个幽州官员。

宴客厅的中央,几个胡姬随着鼓点旋转,刘琨穿梭其间举着酒杯吟唱:

虹梁照晓日,渌水泛香莲。如何十五少,含笑酒垆前。花将面自许,人共影相怜。回头堪百万,价重为时年。

“好好!”

“好一首《胡姬年十五》!”

四座鼓掌叫好。魏桓在温软美人的伺候下落座在紧挨勿尘的酒案后。

段大人一身宽松常服,外衫的衣带未系,闲散慵懒地接过“人共影相怜”的美人儿递来的酒,然后转头看向魏桓,微笑着指指她桌案上明显特别多的烤肉示意她有好吃的,快吃哦!

魏桓震惊了,可她的表情都掩藏在面具下,她从未见过这样的师兄,他在建康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魏桓还未发作,两个年十五的美貌胡姬蛇一样地攀过来,扶在年十七的汉人姑娘肩上,一个拿着酒壶倒酒、一个拿着酒杯接着,欺身过来软软地给将军敬酒。

好吧好吧,没戴面具人家把翊将军认错;戴了面具人家就认为她是男人!

魏桓没好气地一把将面具掀掉,抢过胡姬手上的酒杯几口灌下一杯酒。两个美人吓了一跳惊叫一声。唱着跳着的刘琨和上首位的匹磾同时停下手中动作看过来,显然也是惊到了。没想到狰狞的血脸面具后是一个凤目剑眉白白净净的小姑娘。

匹磾举起酒杯道:“翊将军善奇袭,所战皆胜,威名享誉海内,真是英雄少……”

魏桓站起来向匹磾拱手示意,又爽快地喝了一杯,道:“不知我这样的‘英雄少女’,当不当得起北伐大军的先锋将军?”

……

隆冬腊月的幽州,北伐的事情在如火如荼地筹措着。中原的段部鲜卑将在雪停之后往并州地界行进;魏桓送往豫州张谦的信也有了回音,张谦五万大军整顿之后随即前往并州,联合幽州五万兵力及段部鲜卑两万兵力合围石勒。

以上兵力是勿尘估算出来的实际数目。在幽州几日,他进进出出地看了不少地方,查阅了不少账册,是从库房里的实物和账面的数字等等算出来的。当然统帅刘琨号称北伐的是二十万大军,并洋洋洒洒的写了一篇檄文。

这时,信使送来建康晋王的亲笔文书,随信的有一把宝刀,那都是给刘琨的。

刘琨与建康的联系就没有断过,想来也不出奇,五胡乱华以来,整个江北剩下的汉将也只有他和张谦了,而忠心可表的……长安围困时,张谦是放过皇帝鸽子的。

这一天,又是大雪。悠长的洞箫声和着风雪飘荡在夜空中,与那一夜在林海雪原中听到的一样。魏桓循声而去便在楼台上见到白衣吹箫的,正是刘琨本人。

风歇雪停一曲终了,魏桓从廊下走出,叹道:“越石(刘琨字)公好雅兴!”

“将军见笑了!”

刘琨邀魏桓上前,请她坐下,又吹奏一曲。魏桓一家与音律只限于欣赏,并不谙熟,她安静听完,然后找了个机会问道:“越石公为中原柱石,建兴三年时陛下亲封为司空、都督并冀幽诸军事……不知当年陛下亲笔的那封文书是否还在?”

“当然在,圣恩不敢一日或忘!”

“出长安的时候匆忙什么都没带,桓与陛下一起长大,一起练字,能不能借越石公的圣旨看看……看看陛下的字。”

“魏将军与陛下情同手足,看看字以解思念理所当然,等一会儿我让人给将军送到住处去。”

刘琨很好说话,没有张谦各种难缠的机锋,魏桓谢过之后想走,刘琨叫住她:“魏将军,那位段大人……字‘勿尘’?”

“是的!”

“听说魏将军与段大人是师兄妹?”

“段非是我父亲的弟子。”

“那……敢问段大人双亲可还健在?”

背后说人家父母总是不好的,刘琨这样问得唐突,魏桓犹豫片刻答道:“师兄跟随我父的时候我还小,其中细节并不知晓,如若越石公想知道不妨直接问问我师兄!”

“冒昧了,只是段大人的字……很好,很好!”

段大人的字是很好,国手之笔,书法一流。至于名字……魏桓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刘琨遮遮掩掩的问话并未引起魏桓的关注。刘琨倒是因此打开了话匣子,将魏桓留下来。一杯酒一曲萧,楼台的碳火旺盛,二人越聊越欢,大有只恨相见太晚之意。

直到夜色已浓,魏桓还要早起练兵,终于辞别话痨刘琨,急冲冲回自己住处。没想到勿尘竟然在必经之路上等着她。风大雪大的,勿尘不知在回廊外等了多久,面色比蓟城外经年不化的冰山还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