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给师妹的信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章 故人(第1页)

第四十一章故人

谯城以北六百里。

万里碧空长风送爽,绿油油的麦田在碧空下一直延绵到天边。段大人一路过来走了十来个坞堡,查账点兵看粮草辎重,今天竟然在坞堡外看起了麦田。

这里是豫州的沃土,每年出产的粮食除了养活自己,还能运到北大营里养活三万人。

勿尘行走在田垄上,先是一路走一路停下来查看,到后来疾步往前。林昆和另外几个学生去了西面和南面的几个城池和营地,剩下刘立带人跟着勿尘。

现在刘立和坞堡管事谢赋跟在勿尘后面,就要跟不上了。

“刘将军,你说这段大人就不会累的吗?来坞堡两天将我这儿翻了个底朝天,不是说查账点人吗?怎么连田里的麦子都要一根根看过?哎呦!”

刘立扶了一把腿脚不便的谢赋,连忙安慰道:“辛苦谢老了,您走稳了!”

其实刘立也不知道勿尘所做为何,自从上次谯城之战勿尘拿着刀要砍他之后,他就很怕勿尘。这位段大人与他那大大咧咧的师妹是完全不同的个性,做事相当严苛,训起人来毫不留情面。刘立在豫州军中好歹也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除非逼不得已他都不愿主动与段大人对话,就怕自讨没趣,给下属们看笑话,损了自己的威信。

勿尘停下来,俯身拉过一段麦穗仔细看了看,又抬头望向前方绿油油的天边。随后他回过头来,去看百步之外的谢赋和刘立。

碧空长风里麦浪翻滚,麦浪里白衣的段非长身玉立,气宇清隽,兵营摸爬滚打出来的糙汉刘立突然一个愣神,还是旁边的谢赋比较直接,道:“江南来的大人就是不一样啊,老夫突然对江南心生向往了!”

段大人明明是长安出来的。知道勿尘并非出生江南的刘立表情一晒,也不想过多解释了。

勿尘退回来,对谢赋道:“谢大人,最近几日田间来过蝗虫吗?”

“并未听闻!”

“非对田间事未有专研,但事关重大,非想找就近农户来问问,还望谢大人帮帮忙!”

“那简单,请随我来!”

魏桓还留在营地里,谯城里人多眼杂,她不想将段匹磾带回谯城。如此安排,其实对段匹磾的处置她心里已经大致有数。这样一个背信弃义的人,难道还要留着过年吗?

这天夜里月黑风高,营地外的河流奔腾不息。段匹磾被押送过来,看到一身甲胄的魏桓站在岸边,一手扶着剑,一手拿着……像是什么物件,走近了段匹磾才想起来,这个东西正是血魔将军杀伐沙场的必备之物——血魔面具。

说起来,魏桓就是中原女子的普通身量,甚至说样貌在女子中也是很出众的,特别那一双凤目线条优美。当然那不是她身处沙场之时。就如现在,魏桓那一身血腥里淬炼出的杀伐气,已经掩盖了她身为女子的柔美气息。

“血魔将军这是想索命?”段匹磾倒是毫不畏惧。

魏桓转过身来,暗夜里水气氤氲的江岸边,波涛的喧嚣声响彻云霄。在嘈杂中,魏桓将面具轻轻举到脸侧,戴上前她问了段匹磾一个问题:“你南下是为了去江南吧,为何?朝廷承诺你什么吗?”

“不,我是来找你的!我是来和谈的,如果你现在杀了我,我在幽州的那三万部众便会立刻倒戈石勒。魏将军,这并非我的本意。”

“哦?你杀刘琨不就是为了投靠石勒吗?如今是胡人里势力盛者,除了刘曜就是石勒,你为何又反悔了?”

魏桓的面具停在面前,她抬眼看向这个站在黄泉边上的俘虏,等着他的答复。

“要投靠胡部我会等到现在吗?当年永嘉之乱是刘氏匈奴势不可挡,以我段氏鲜卑的实力归顺于他必是镇守一方的霸主,还有后来的石勒什么事?又何必之后与汉人结盟在中原的战祸中苦苦挣扎?”

“是啊,我也不懂,你这是为何!”魏桓心中好笑,鲜卑三部中慕容氏和宇文氏两部归顺刘氏匈奴,只有段部从进入中原起一直与汉人结盟,直到刘琨罹难。当然,说再多也改变不了他背信弃义的事实。

谁知段匹磾叹道:“杀刘琨将军其实是我侄子误信了王敦……并非是我动的手,只是我阻挡不及……”

“王敦?”魏桓放下面具。

王敦一直与掌管幽州的段部保持着联系,就在魏桓与刘琨段匹磾协同北伐的同时,同盟其实已经被王敦暗地里离间了。王敦的信里说刘琨已经叛出大晋,并将通敌的信件一并送到了段匹磾的面前。

“我们段部并不为势运选强者结盟,当年王濬将军有恩于我部,我在他面前发誓永不背叛汉人。刘琨将军被杀后,我多方考证得知上当受骗,这都是王敦排除异己的嫁祸。当然,刘将军之死我难辞其咎,但我也想将事实找个人说清楚,不能不明不白的,破了当年我在王濬将军面前立下的誓言。”

王濬?那都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魏桓没想到还能扯出这一出。然而时隔多年世事变迁,她一时也找不到地方求证,只好稍后写信问问父亲是否知道这个事情了。

“那你又为何来找我?直接找皇帝岂不更好?”魏桓又问。

“且不说要见建康皇帝难上加难,光是南下道路险阻,我岂是能随便过去的?这不是才刚进豫州就被你们俘虏了吗?”顿了顿,他又说,“更何况,勿尘在你这里,他是你的师兄!”

犹如晴天霹雳,魏桓以为自己听错了:“勿……尘……”

“是啊,段勿尘……”